岁神经运动项评估方法简化
(1)肘未达中线,
(2)肘超过中线,
(3)运动过度即臂围颈部像围巾,揭示肩部肌肉几乎无抵抗,提示被动肌张力差。
9、内收肌角
平卧、腿伸直,轻轻尽可能拉开双腿,注意角度、左右腿对称性。
1-3月40-80°,4-6月70-110°,7-9月100-140°,10-12月130-150°。
10、腘窝角
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
独坐≥30秒,5月前婴儿无此能力,
5月坐时身体前倾,手臂前面支撑。
6-8月可能会坐不持续,
9月婴儿完全可独立坐。
13、手主动抓握
4月有伸手主动抓握的意识,5月双手各抓一物体,6月会两手传递物品。
异常:6月不会主动抓握。
14、翻身
4-5月时可翻身、不持续,
6月时能翻身。
15、主动爬
身体向前移动20厘米以上。
异常:1.慢角、快角均>70°;
2.“快-慢”>10°(异常加剧的伸展反射),
3.左右不对称。
主动
肌张力
12、独坐
婴儿放在座位,髋部外展至90°,下肢伸展,身体稍稍斜向前,用手臂支靠,可维持几秒钟。
异常:(1)婴儿向前倒在他的两腿之间(躯干处于低张状态)。(2)婴儿向后倒(屈肌张力不足,伸肌张力过高)。
7~9月出现。
异常:10月不出现,不对称。
19、立位悬垂反应
双手扶着婴儿腋下直立位悬空抱起婴儿,观察姿势。
正常:立位悬垂时,双下肢放松。
异常:双下肢紧张并交叉 。
20、俯卧位悬垂反应
双手托着婴儿腹部俯卧位悬空抱起婴儿,观察姿势。
正常:1月头和躯干平,2月头高于躯干,3月或以上头明显高于躯干。
异常:俯卧位悬垂时,头低于躯干,可表现为倒U字形。
拇指内收屈曲横过手掌并紧掐拳内
6、拉坐姿势和头竖立
仰卧头正中,扶持小儿两侧前臂慢慢拉起到45度,观察抬头,再拉到坐位观察竖头。
1月拉起头后垂、坐位头竖立5秒;
2月轻微头后垂、竖头10秒以上;
3月无垂头、竖头15秒以上;
4月拉起时头和躯干直线抬起、竖头稳、可左右转头。
异常: 1月小儿不能竖头;
2-4月小儿拉起时头背屈, 不能竖头.
仰卧,头转向一侧,表现射剑样姿态,即面向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背向侧上肢屈曲、下肢却伸直。反射包括上下肢,无论上肢或下肢表现均考虑为阳性。
正常:1-4月:可有、可无。
异常:5月后存在。
5、持续手握拳
新生儿手通常握拳,安静休息时,经常张开和握拳。
正常:1-2月可有握拳。
异常:3月持续手握拳,
4月无握拳,
1月:0-45度,2月:45-45,
4月:90-90以上
异常:活动度减小
3、听觉反应
仰卧头正中,用内装20粒干玉米豆的硬塑料盒(摇动时可发出“格格”声)在小儿视线外,距左、右耳7-8cm处连续揺动发声
1-3月有反应(如瞬目、皱眉、转头),
4月头能转向声源
异常:活动度减小
运动发育
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7、俯卧位抬头和手支撑
俯卧, 在头前方用玩具逗引, 观察小儿抬头和手支撑。
1月头转向一侧;
2月能抬头片刻, 下巴离床;
3月抬头超过45度, 肘支撑;
4月抬头90度, 手支撑, 左右转头。
异常: 2-3月不能抬头,
4月抬头不稳, 不能肘支撑使胸部离开床面。
被动
肌张力
8、围巾征
颈部和头保持在正中位,将婴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关系。
7-9月能爬、不持续,
10月会爬。
个别婴儿不会爬而先会走。
反射和姿势
16、膝反射
记录正常、无或过度。
也记录不对称。
17、侧面支撑反应
婴儿能独立坐时,突然猛推肩部使其倒向一边,有反应时,婴儿应伸展适当的手臂防止跌倒,且对称。
6~8月期间出现。
异常:9月不出现,或不对称。
18、降落伞反应
婴儿面向前站立,医师两手放于其腋下举起,然后从上将婴儿头向检查台面猛冲,在正常防御反应下,婴儿伸展手臂以防止跌下。
1-3月80-100度,
4-6月90-120度,
7-9月110-160度,
10-12月150-170度。
11、足背屈角
扶住婴儿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压足底,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度。先用慢的中度压力形成最小的背侧屈角(慢角),然后快的突然背屈形成(快角),正常情况下,两种角度是相等的。
正常: 慢、快角均<70°
岁神经运动项评估方法简化
0-1岁神经运动20项评估(52简化)
方法
正常
视听反应
1、视觉追踪红球
直径10cm红球,在小儿眼前20cm处晃动,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动,观察眼球和头部跟随红球移动情况。
1月:0-45度,2月:45-45,
4月:90-90以上
异常:活动度减小
2、视觉追踪说话的人脸
仰卧头正中,面对面,距离20cm,柔和的声音,吸引小儿注视,检查者分别向左、右移动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