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杆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杆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e
下面考察该简单问题的FEA求解过程。 (1) 离散化
两个杆单元,即:单元①和单元②
(2) 单元的特征及表达
对于二结点杆单元,设该单元的位移场为 么它的两个结点条件为
,那
设该单元的位移场具有模式(考虑两个待定系数)
利用结点条件,可以确定系数a0和a1,即
将系数a0和a1代入
,可将
表达成结点位移(u1, u2)的关系,即
其中, 为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为 整体坐标系下的结点力,即
由最小势能原理(针对该单元),将 对待定的 结点位移向量 取一阶极小值,有整体坐标系中 的刚度方程
对于本节给出的杆单元,具体有
4.3.3 空间问题中杆单元的坐标变换
就空间问题中杆单元,局部坐标系下的结点位移还 是 而整体坐标系中的结点位移为
这时由全部结点位移[0 u2 u3]分段所插值 出的位移场为全场许可位移场。
由最小势能原理(即针对未知位移u2和u3求 一阶导数),有
可解出
(5) 计算每个单元的应变及应力
在求得了所有的结点位移后,由几何方程
可求得各单元的应变
由方程 可求得各单元的应力
(6) 求结点1的支反力
就单元 ①的势能,对相应的结点位移求极值,可以 建立该单元的平衡方程,即
其中
由一维问题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则该单元 的应变和应力为
其中
单元的势能
其中 叫做单元刚度矩阵。
叫做单元结点外载。
在得到“特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 结点外载后,就可以计算该单元的势能,因 此,计算各单元的矩阵 和 是一个关 键,下面就本题给出了个单元的 和 。
具体就单元①,有 单元①的结点位移向量
(5) 单元的刚度方程
由最小势能原理(针对该单元),将 结点位移向量 取一阶极小值,有
对待定的
这就是单元的刚度方程,由最小势能原理的性质 (系统的势能最小可推导出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的边 界条件)可知,上式的物理含义是:该单元的力的 平衡关系。
4.3.2 平面问题中杆单元的坐标变换
在工程实际中,杆单元可能出于整体坐标系中的任 意一个未知,如上图所示,这需要将原来在局部坐 标系中所得到的单元表达等价地变换到整体坐标系 中,这样,不同位置的单元才有公共的坐标基准, 以便对各个单元进行集成和装配。
• 所有物理量的表达(所有力学量都用结点位
移来表达)
其中
• 单元的平衡关系
上式的实质(物理含义)是对应于单元体内的力 平衡和单元结点上的力平衡。 (3) 装配集成
• 整体平衡关系
其中
(4) 处理BC并求解结点位移 目的是获得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许可位移场。
其中,qu为未知结点位移,qk为已知结点位移, Pu为未知结点力(即支反力),Pk为已知结点力。

则结点1的外力为:
(7) 讨论
如果我们在处理位移边界条件之前,先对总势能取 极值,有
在上述方程的基础上,再处理位移边界条件(BC), 即令u1=0,即可从上述方程求出u2,u3和P1,其求解 的值与前面的结果完全相同。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即,可以先 进行各单元的装配集成,以形成该系统的 整体极值方程,类似于上页的式子,最后 才处理位移边界条件,同时也可以通过该 整体方程直接求出支反力。这样可以适应 更多的边界条件工况,更具有通用性。
将上页方程代入以下两个方程表达式:
(1) (2)
可以先由(1)式直接求出未知结点位移:
(5) 求支反力 在求出未知结点位移qu后,由上页的(2)式可求出支反力
(6) 其它力学量的计算 单元和整体的应变及应力
4.3 杆单元及坐标变换
4.3.1 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描述
局部坐标系中的杆单元
上图所示的杆单元,设有两个端结点(Node1和 Node2),结点位移向量 和结点力向量 为
利用函数插值、几何方程、物理方程以及势能计
算公式,可以将单元的所有力学参数(场变量)
(
和 )用结点位移向量来表
示。
(1) 单元位移场ue(x)的表达
由于有两个结点位移条件,可假设该单元的位移场 为具有两个待定系数的函数模式,即
其中a0和a1为待定系数。 由该单元的结点位移条件
可求出上页的a0和a1,则
4.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和表达式
从上面的简单实例中,可以总结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 (以杆单元为例):
基本步骤及相应的表达式
(1) 物体几何的离散化
为具有特征的单元。
(2) 单元的研究(所有力学信息都用结点位移来表 达)
• 单元的结点描述 • 单元的位移(场)模式(唯一确定性原则,
完备性原则) 为几何位置坐标。
可重新写成
其中,
叫做单元的形状函数矩阵,即
(2) 单元应变场
的表达
由弹性力学中的几何方程(这里为一维问题)有
其中
叫做单元的几何函数矩阵,即
(3) 单元应力场
的表达
由弹性力学中的物理方程,有
其中, 为该单元的弹性模量, 的应力函数矩阵,即
叫做单元
(4) 单元势能 的表达
其中, 叫做单元的刚度矩阵,即
上图中局部坐标系中的结点位移
上图中整体坐标系中的结点位移
对于结点1,整体坐标系下的结点位移 和
其合成的结果应完全等效于 ;对于结点2,结点
位移 和
合成的结果应完全等效于

即存在以下的等价变换关系
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 为坐标变换矩阵,即
下面推导整体坐标系下的刚度方程,由于单元的势 能是一个标量(能量),不会因坐标系的不同而改 变,因此,将结点位移 的坐标变换关系代入单 元势能 公式,有
杆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本章提到的
FEM即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A即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4.1 一个简单结构FEA求解的完整过程
一个阶梯形状的二杆结构如图所示,其材料的弹性 模量和结构尺寸如下:
该结构由两根杆件组成,作为一种直觉,需 要研究相应的“特征结构”,即杆单元,将 该“特征结构”抽象为具有两个结点的单元, 如下图所示。
单元①的刚度矩阵
单元①的结点外载 其中P1为结点1的支反力。
具体就单元②,有 单元②的结点位移向量 单元②的刚度矩阵 单元②的结点外载
(3) 装配集成以得到系统的总体势能 计算整体的势能
(4) 处理位移边界条件并求解 由图可知,其边界条件为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