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河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
河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
河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 标准和备案程序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畜牧业管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畜牧业生 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备案,是指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符合备案范围的畜禽养殖场、养殖 小区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管理的行为。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兴办畜禽养殖场(含种畜禽场)、养殖小 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本办法向所在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 门办理备案手续;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殖 场、养殖小区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小区是指畜禽生产相对集中或封闭,建 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防疫健全的养殖区域。 第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条件。 (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 1畜禽养殖场备案规模标准:生猪养殖场常年存栏100头以上;奶 牛养殖场常年存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常年存栏50头以上;肉羊养殖 场常年存栏200只以上;蛋鸡养殖场常年存栏2000只以上;肉鸡养殖场 常年存栏3000只以上;养兔场常年存栏300只以上。养狐(貉、貂)场 常年存栏300只以上;养鹿(鸵鸟)场常年存栏50只以上。 2畜禽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生猪养殖小区常年存栏200头以 上;奶牛养殖小区常年存栏150头以上;肉牛养殖小区常年存栏200头以 上;肉羊养殖小区常年存栏300只以上;蛋鸡养殖小区常年存栏5000只 以上;肉鸡养殖小区常年存栏10000只以上。 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由县(市、区)畜牧兽医 行政主管部门自行确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由省畜牧 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牧业发展实际进行调整。 (二)建设选址。场址选择在农户聚集区下风向,地势平坦干燥、未 被污染、无疫病的地方;距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 等公共场所500米以上;距离其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1000米以上; 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
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水、电、路 等公共设施完善。 (三)技术力量。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四)饲养管理。用水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不得使用国家禁 止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并严格落实休药期的规定;同一场和小 区只饲养一种畜禽;饲养畜禽实行全进全出。 (五)卫生防疫。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规定的防疫条件。 (六)无害化处理。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 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第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依法向所在县(市、区)畜牧兽 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畜禽养殖代码由县(市、 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备案顺序统一编号,每个畜禽养殖场、 养殖小区只有一个畜禽养殖代码。畜禽养殖代码由6位县(市、区)行 政区域代码和4位顺序号组成,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第七条 备案程序。申请备案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向所在县(市、 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河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 小区备案申请表》。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备案申 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人员现场核实。情况属实的,登记备 案,发给畜禽养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码。 第八条 档案资料。 (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及 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 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 处理情况;畜禽养殖代码;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 容。 (二)种畜场饲养种畜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 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种畜调 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 携带。 (三)养殖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等为2年,牛为20年,羊为10 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四)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及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格式按 农业部规定文本填写。 第九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应申请备案而未申请备案的养殖场
或养殖小区,当地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发放畜禽标 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对已备案内容进行变更的,应当以书面形 式向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备案内容的申请。 第十一条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 应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二条 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本行政区域内养 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情况于每年11月底前报设区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 门,设区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省畜牧兽 医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的相关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