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书》教学设计

《有趣的书》教学设计

《有趣的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漫画,观察人物的动作。

2、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积累词语,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人物的动作;积累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那么你们都看过什么书呢?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真棒,看过那么多的书,那你们看过漫画书吗?
生:回答。

师:没看过的不要着急,这节课老师就领你们到漫画的王国里遨游好吗?
生:好。

师:今天的这则漫画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系列中《有趣的书》。

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到底是一本怎样有趣的书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二)认真观察图画,一幅一幅地看:谁在干什么?
1、出示图一:
在正式看图之前老师要先教同学们怎样看漫画。

在每幅图上都有标记或是在右下角有圆点,一个圆点就表示第一幅图,或是在上边有序号的标注序号1就是第一幅图。

那么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幅图,仔细观察图中画的什么时间?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图二:
送词语,并板书。

选小组在全班交流。

明确要求
说的同学:自信、大方
其他同学:眼看、耳听、听后评价、补充
台下同学:评价
3、出示图三:
师:这幅图画了谁?儿子愿意回去吃饭吗?爸爸会说些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师:你能模仿一下父子的对话说说这幅图吗?
生:说图意。

师:那么他们回去吃饭了吗?我们看第四第五幅图。

4、出示图四、图五:
师:你能按照前三幅图的看图方法来看这两幅图吗?
生:观察图四、图五同桌交流图意。

师:指名回答,注意要说出他们的心理是怎样想的,要说出时间的变化。

生:汇报图意,互评。

师:那么爸爸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看一下最后一幅图。

5、出示图六:
师:这幅图画了谁?都在干什么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看图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二幅图和第六幅图,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生:对比两幅图说说相同和不同。

师:那么父子俩看书的动作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这本书非常有趣。

生:齐读课题。

(三)、将六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1.结合黑板上的词语自己讲一遍。

2.在组内讲。

3.在全班讲。

4.评价。

三、总结:我们要学会观察,用心积累,并且用恰当的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人,注意他们的动作。

四、板书设计:(附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