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水锅炉启动操作规程

热水锅炉启动操作规程

热水锅炉启动操作规程目录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3)4锅炉的启动 (7)5锅炉的运行 (8)6锅炉的停炉 (10)7锅炉的保养 (12)附录A-水压试验(规范性附录) (14)附录B-风机操作规程(规范性附录) (15)附录C-水泵操作规程(规范性附录) (16)附录D-热水的绝对压力与饱和温度的关系(规范性附录) (17)附录E-水泵操作规程-配粉罐车往煤粉仓打粉操作规程 (1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水锅炉启动、运行、停炉、保养等内容的操作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76-2002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3.1 水压试验新安装、移装、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和距上次水压试验已达六年的锅炉,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方法参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3.2 烘炉新安装、移装、长期停用的锅炉或炉墙、炉拱经修理、改造的锅炉,需根据炉墙的情况进行烘炉,烘炉方法按照炉墙材料厂家提供材料。

3.3 煮炉新安装、移装、长期停用的锅炉或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改造的锅炉,需根据受压元件内表面的油污、铁锈的多少进行煮炉,煮炉方法参有关规定。

3.4 锅炉的检查锅炉投运前应做的检验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3.4.1 锅炉受压元件的检查:a) 锅炉受压元件无鼓包、变形、裂纹、渗漏、腐蚀、磨损、过热、胀粗等缺陷,拉撑牢固,胀口严密;b) 受热面管子及锅炉范围内的管道畅通;c) 锅筒、集箱和管道内无遗留的工具、螺栓、焊条、棉纱等杂物时,关闭全部人孔门和手孔门。

3.4.2 锅炉炉墙及烟风道的检查:a) 锅炉炉墙、烟道无破损、裂缝;b) 炉门、看火门、清灰门等牢固、严密并开关灵活;c) 炉膛内无积灰、结焦、炉拱的隔火墙完整严密;d) 烟道、风道及风室严密、无积灰,其调节挡板完整、开关灵活,开启度指示准确并有可靠的固定装置;e) 空气预热器完好,空气预热器无积灰;f) 炉膛和烟道内无杂物和人时,关闭炉门、清灰门和烟道检查门孔。

3.4.3 安全附件、保护装置及仪表的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各种热工测量仪表(包括流量计、煤量表等计量仪表)应齐全、灵敏、可靠,且清洁、照明良好;a) 安全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整定和校验;b) 严禁将阀芯卡死等手段任意提高安全阀始启压力或使安全阀失效;c) 压力表装用后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校验时在刻度盘上用红线标出最高允许压力;d)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1)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2)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3)封印损坏或超过检验有效期限;4)表面泄漏或指针跳动;5)其它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

3.4.4 补水装置、排污管道的检查:a) 锅炉补水管道、排污管道及放水管道通畅,管道上金属盲板全部折除;b) 管道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c) 管道保温完整、漆色符合规定、表示管道内介质流向箭头符号正确、鲜明;d) 管道和阀门连接完好、严密不漏(包括阀门关闭时不内漏),阀门开关灵活、有标明开关方向的标志,阀门填料有适当压紧余隙。

3.4.5 燃烧设备辅助设备的检查:a) 粉仓及送管道完整,无漏粉现象,温度计及压力表指示准确,料位计刻度与实际相符;b) 煤粉闸门平齐完整、操作灵活,其标尺正确且处于工作位置;c) 星形卸料器与叶轮给粉机外观完整、操作灵活,计量准确;d) 各风机正常,达到备用状态;e) 检查空压机完好无损,达到备用状态;f) 灭火系统达到备用状态;g) 除尘设备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3.4.6 其他检查:a) 楼梯、平台、栏杆等完好,墙壁、门窗、地面修补完整;b) 设备及其周围通道上清洁无杂物,地面无积水、积煤、积油;c) 锅炉各部位照明齐全、亮度足够;d) 操作工具齐备;e) 锅炉房内备有足够、合适的消防器材;g) 煤粉仓内有足够的煤粉。

3.5 锅炉运行前的准备锅炉经检查符合升火条件后,方能进行锅炉升火前准备工作。

3.5.1 调整阀门启动前状态:a) 锅炉总进水阀、出水阀、气分水器、集水器总阀、补水阀;b) 锅筒和各联箱的排污阀、放水阀关闭,排污总阀开启;c) 压力表三通旋塞处于工作位置;d) 流量表一次阀开启;e) 排空气阀开启(无排空气阀的可抬起一只安全阀阀芯)。

3.5.2 引风机入口调整门关小,烟道内其它挡板开启。

3.5.3 开启风机、除渣机等冷却管阀。

3.5.4 关闭除尘器锁气器。

3.5.5 对炉膛、烟道进行自然通风不少于10分钟或机械通风俗不小于5分钟,维持炉膛负压50~100Pa。

3.6 向系统充水3.6.1 系统充水顺序系统充水顺序:锅炉-外网-用户;a) 向锅炉充水从下锅筒、下集箱开始,至锅炉顶部放气阀冒出水为止;b) 向外网充水,如存在多路循环系统,须各路分别充水,充水从回水管开始至处网各放气阀冒出水为止;c) 向用户系统充水从回水管开始,至各系统顶部集气罐上放气阀冒出水时,关闭阀门;d) 过1~2小时后,再放气一次。

3.6.2 系统充水后,锅炉压力表指示值不应低于外网中最高用户的静压。

3.6.3 充水期间,检查入孔、手孔、阀门、法兰以及压力变化情况,若发现漏水,立即停止充水并予以处理。

3.6.4 系统充水后,应有人进行监护。

4锅炉的启动4.1 锅炉点火方法4.1.1 先后启动引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风机操作参见附录B。

4.1.2 启动循环泵,水泵操作参见附录C。

4.1.3 启动油枪,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整二次风门,保证油压正常,燃烧稳定,火色正常,雾化良好。

4.1.4 调整一次风量,启动叶轮给粉机投入煤粉。

4.1.5 待煤粉正常着火后,逐渐加快给粉速度。

4.1.6 停用油枪,油枪停用后,用蒸汽吹扫干净,(燃烧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应及时可投入油枪助燃)。

4.2 锅炉升火注意事项4.2.1 点火后注意调整燃烧,尽量保持炉内温度缓慢均匀上升,使承压元件受热均衡膨胀正常。

4.2.2 升火时注意观察锅炉各部件,发现特殊响声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

4.2.3 升火期间,出口水温不得超过95℃,如超过规定温度可开大锅炉管道上的阀门或增开循环泵,以增加水流量。

5锅炉的运行5.1 燃烧的调节5.1.1 燃烧调节的主要要求:a) 运行中,根据锅炉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给煤量和鼓、引风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 锅炉出口处烟气氧含量为5~7%;c) 炉膛出口处负压保持-50~150Pa,不允许正压运行;d) 看火门、拨火门、清灰门等关闭严密,发现漏风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e) 经常注意锅炉各部位的烟气温度和阻力。

g) 经常注意煤粉仓内有足够的煤粉,保证锅炉正常生产。

5.1.2 锅炉燃烧调节:a) 锅炉增大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减少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b) 加风时,先加大引风,后加二次风,减风时,先减二次风,后减小引风;c) 控制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为1.2~1.4,相应烟气中氧含量为6%左右,当烟气中氧含量升高,空气预热器后的风压明显降低或引风机负荷显著增高时,应检查各部烟道、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的严密性,并采取措施施予以消除;d) 运行中,注意清除烟道内积灰。

5.2 转动机械的运行:a) 锅炉运行中,对转动机械检查的主要项目除包括启动前的检查项目外,还应检查轴承温度转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60℃;b) 转动机械电动机电流和温升不得超过规定值;c) 轴承润滑油品种和质量应符合要求,每班巡回检查,发现缺油及时补加;d) 用润滑脂的轴承,应定期拧入适量润滑脂;e) 备用转动机械,应每周启动试用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5.3 除尘器的运行a) 除尘器完好无损,其锁气器动作灵活,关闭时严密不漏;b) 干式除尘器定时放出积灰斗中的烟灰,积灰斗不得装满,并避免二次扬尘。

5.4 排污操作每班按以下要求进行一次排污:a) 排污在低负荷时进行;b) 排污时,先开一次阀(靠近锅炉的排污阀),再微开二次阀,预热排污管道,无水击时全开二次阀,进行排污;c) 排污完后,先关二次阀,后关一次阀,再将二次阀开关一次,放出两阀间残水;d) 使用同一排污总管的锅炉,应单台进行排污。

5.5 巡回检查锅炉运行中,运行人员应定时对锅炉房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和维护,巡回检查主要内容如下:a) 压力、温度正常、安全附件和测量、控制仪表以及保护装置灵敏可靠;b) 受压元件各可见部位无鼓包、变形、渗漏等异常现象;c) 炉墙无裂缝、倾斜或倒塌、炉门完整,开关灵活;d) 水管路、排污管道和阀门无泄露(包括内漏)现象,阀门开关灵活;e) 锅炉燃烧工况良好,炉内无异响(主要是漏水声),有无结焦现象;f) 燃烧设备及其他转动机械完好、冷却、润滑正常;g) 煤、水、电等计量仪表指示正常;h) 环保设施运行正常;i) 空压机疏水、灰仓泵状态等是否正常j) 发现异常现象,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消除;暂时不能消除的,及时向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视,防止发生事故;k) 巡回检查中所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情况应予记录。

5.6 运行注意事项:a) 严密监视炉水压力变化情况,发现压力下降时,应及时启动补水泵或打开水箱自然补水阀进行稳定补水,并根据水压下降情况通知管工检修补网。

系统经济补水量控制在每小时低于系统水容量的5‰;b) 锅炉用水必须符合GB1576的规定;c) 锅炉房应有足够照明,且备有应急照明装置;d) 锅炉出水温度不高于额定出口温度,并低于额定压力下饱和温度20℃;e) 每班擦洗压力一,温度表一次,保持表盘清洁,如损坏,立即更换;f) 经常检查安全阀是否正常,安全阀每周应手动一次。

6锅炉的停炉6.1 正常停炉或计划停炉6.1.1 接到正常停炉通知后,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将缺陷予以记录。

6.1.2 减少给煤和鼓、引风量,逐渐降低炉负荷。

6.1.3 煤仓内存煤粉用完,据燃烧情况停止鼓、引风机。

6.1.4 停炉4~6小时内,应紧闭所有的门孔和烟道挡板,防止锅炉急骤冷却。

6.1.5 停炉4~6小时后,可逐渐开启烟道挡板自然通风。

6.1.6 停炉8~10小时后,如有加速冷却的必要,可开启引风机。

6.1.7 关闭引风机后,锅炉出口水温降至50℃以下时,才能停循环泵。

6.1.8 停炉后,应将停炉过程中主要操作及所发现问题予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