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虾常见问题解析

养虾常见问题解析

一、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有虾壳漂浮在水面或塘边是什么原因?答:这种现象,常见于养殖中后期,通常有两种原因会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1)塘底污染,变脏,缺氧,而导致塘底不稳定,在水体对流的过程中是虾壳上浮。

2)虾壳缺乏钙盐和磷盐,虾壳密度小,以及长期体质较差后虾壳有效成壳物质不足,虾壳变轻。

解决方法:先解毒以后,然后进行改底,强力底改菌,每亩(以1米水深)用本品1-2公斤与2-4公斤腐植酸纳+1公斤红糖混合发酵4-6小时后在晴天上午直接全池泼洒。

?二、氨氮的升高和降低对养殖有什么影响?答:氨氮的高低决定了水体营养供给的水平,养虾要喂料,养水也要定期补肥。

养水要注意水体营养的供给,中后期有氨氮说明藻类营养充足(浊水塘等藻类缺乏的池塘除外),藻类容易大量繁殖,溶解氧基础高,水体容纳虾的数量大,没有氨氮的池塘藻类易因营养供给不足而老化,天气变时容易出现水变(注意所说的的氨氮是在0—0.4毫克/升范围内)。

解决方法:先解毒以后,进行肥水,水必肥每亩(以1米水深计)用本品1-2公斤与2-4公斤有机肥+红糖混合发酵4-6小时在晴天上午使用,直接全池泼洒。

三、前期氨氮、亚硝酸盐同时存在好不好?答:通常下苗前加地下井水后会出现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现象,此时下苗易出现氨氮中毒蜕壳死亡现象,从而影响到虾放苗后的成活率,放苗时,水体氨氮最好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最好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

有一定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有利于肥水,氨氮亚硝酸盐过高会因为毒素过多而抵制藻类生长。

解决方法:首先我们用强力底改菌每亩用本品1-2公斤与2-4公斤腐植酸纳加红糖1公斤浸泡过夜,第二天中午泼洒,一星期后,再使用氨硝净1公斤+腐植酸纳浸泡过夜,第二天中午泼洒。

四、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同时存在好不好?答:中后期,少量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存在对藻类营养供给从而促进水体稳定有重要意义。

保证水体自净功能,加快物质代谢速度(从而加快虾生长速度)都是有益的。

但注意要保持足够的溶解氧。

解决方法:首先我们用强力底改菌每亩用本品1-2公斤与2-4公斤腐植酸纳加红糖1公斤浸泡过夜,第二天中午泼洒,一星期后,再使用氨硝净1公斤+腐植酸纳浸泡过夜,第二天中午泼洒。

五、增氧机底长期看不到虾壳是什么原因?答:正常虾都有定期蜕壳的规律。

如果在塘边或增氧机底长期看不到虾壳,说明虾的生长情况不好,体质差,易发病。

池塘水质或底质存在严重问题。

解决方法:首先解毒,然后用拌料王加红糖1公斤+VC混合拌匀,拌料投喂。

六、亚硝酸盐高硬壳死虾应如何处理?答:亚硝酸盐高常会引起虾蜕壳不遂死亡,或者蜕壳后缺氧软壳死亡。

亚硝酸盐如果进入虾血液中,可以和血液中的载氧细胞结合,降低虾血液的运载氧气的能力。

从而导致虾耐低氧能力降低,容易缺氧等现象。

通常出现红身、红尾巴、红须等。

处理中要增氧外,还要促进虾蜕壳,另外还要找时机将亚硝酸盐降低。

解决方法:每亩用氨硝净1-2公斤与4-8公斤腐植酸纳加红糖1公斤每亩混合发酵4-6小时,第二天中午晴天泼洒。

七、PH偏高一段时间为什么虾易“游水”?答:PH长期偏高易引起烂鳃、溃疡,使虾的呼吸功能降低,形成慢性或亚急性的生理性缺氧。

长期缺氧体质差,抵抗能力差导致发病或直接生理性缺氧“游水”。

另外气泡病发生也会引起虾“游水”。

解决方法:每亩用红糖3公斤溶解后当天上午泼洒,再用调水宝直接兑水中午泼洒。

八、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出现红眼是什么原因?答:主要是底层污染加重,耗氧物质多,长期底氧不足引起,常伴有黄腿、红腿或红脚、红尾的症状,虾须过长蜕壳不好等现象。

红眼睛症状也是池塘缺氧,尤其是塘底缺氧的重要表现。

解决方法:先解毒,然后以每亩用本品强力底改菌1-2公斤与2-4公斤腐植酸纳加红糖一公斤混合发酵4-6小时,第二天中午泼洒。

九、中后期亚硝酸盐高,如何处理?答:亚硝酸盐进入虾血液循环系统使虾的血液载氧能力降低,虾呼吸功能出现障碍,尤其是在虾蜕壳期会直接引起虾因缺氧而死亡。

同时亚硝酸盐偏高也说明池塘水体代谢循环出现了问题,物质转化或来源和代谢水平之间的不平衡都会导致亚硝酸盐等物质的积累。

解决方法:首先降亚硝酸盐,氨硝净加腐植酸纳加红糖浸泡过夜,第二天中午泼洒,本品用之前停2-3投喂,第四天可以用拌料王,拌料喂养。

十、用大量肥为什么水还是肥不起来?答:正常条件下藻类在有营养,无限制生长因素,不缺氧的条件下都可以顺利长生。

除恶劣天气外,经1—2次肥水,藻类如还是肥不起来,不需要考虑是否有限制生长因素(轮虫高峰期,毒素多,氧气不足)的情况。

解决方法:先解毒,然后每亩用水必肥1-2公斤与2-4公斤有机肥混合发酵4-6小时,第二天晴天中午全池泼洒。

十一、水肥起来后很快变清是什么原因?答:主要是因为培养藻种单一,水体肥力不持久等原因造成。

大多数池塘以单胞藻为主,同时藻类数目少,并且所施肥缺乏某些营养盐限制藻类生长。

解决方法:先解毒,然后用水必肥1-2公斤与氨基酸加单细胞藻类素,混合匀全池泼洒。

十二、广东地区,东风为什么容易水变?答:在广东地区,东风天气大多是受海洋性低压槽控制,所以东风来临时,空气压强降低,水体饱和溶解度降低,也就是说水体溶氧总量降低。

池塘易出现缺氧情况。

如果在水生生物大量存在或繁殖的池塘,就非常容易因为氧气不足而导致浮游动物或藻类大量死亡,形成水变。

通常表现为虾吃料慢,增氧机底易出现死虾,易水变,虾易红身,水面易出现泡沫偏多等现象。

解决方法:在下雨来临之前,用本品鱼虾健1-2公斤与氨基酸混合匀全池泼洒。

十三、阴雨天亚硝酸高怎么办?答:阴雨天物质代谢速度慢,藻类代谢速度也慢。

此时亚硝酸盐高多数因为含氮化合物的供给速度大于水体转化和利用速度。

再加上阴雨天氧气不足,亚硝酸盐很难被转化成硝酸盐,所以亚硝酸盐积累下来很难降低。

如果此时强行降低亚硝酸盐或者将亚硝酸盐转移塘底,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水体平衡,引起水质不稳定,造成发病。

解决方法:先解毒,然后用调水宝1-2公斤与红糖1公斤浸泡4-6小时,第二天晴天上午全十四、虾腿发红是什么原因?原因:水质,底质恶化,底脏,底层缺氧,塘底大量致病性细菌,还原生物质增多,继发感染细菌等一切可以导致虾出现应激、生理变化和免疫反应的原因使虾自身机体产生一种生理性的反应红色素沉积,形成红点或红身。

虾腿发红,虾红身也是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虾脚关节处发红是因为急性缺氧形成的)。

解决方法:先解毒,用底改剂1-2公斤与腐植酸纳,浸泡4-6小时,第二天晴天上午泼洒,当天就可以拿拌料王加大蒜素混合匀拌料喂养。

十五、如何判断虾长的好不好?答: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虾的生长状况是否正常,如吃料快慢,肠道粗细,虾身透明好不好等都可以体现出来虾的生长情况,但是如果虾生长不好的时候这样的方法都不能及时发现部分虾问题出现。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准确观察所有虾的生长情况。

其实虾生长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虾蜕壳情况的好坏,没有问题的虾都会出现生理性的周期蜕壳,所以我们在增氧机底是否可以经常观察到虾壳就可以判断虾的生长情况了,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增氧机底有虾壳了,很有可能虾已经出现异常情况了(通常是某种原因导致虾蜕壳不遂)解决方法:主要用拌料王拌料,可以提高采食量,促消化、改善肠道。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PH值偏高,我们可以用调水宝加红糖浸泡4-6小时第二天晴天中午泼洒。

十六、虾便长好还是短好?答:虾“上筝”以后随着虾的生长阶段不同,虾筝内可以观察到的虾粪便的粗细、长短、颜色深浅等都有一定变化。

正常虾开始吃料以后虾粪便智短而粗且颜色偏淡是说明虾吃料代谢都比较好的时候。

1)粪便太长-----粪便中夹带肠粘膜,说明肠道内菌群失衡,肠粘膜容易脱落。

2)粪便太细-----虾食欲不振奋,胃口不好粪便颜色太深-----饲料消化转化率低,饲料浪费多。

解决方法:直接用拌料王加VC拌料喂养,拌料王1公斤用量30-50斤饲料(前3天),中期100斤。

十七、中后期虾易跳水是什么原因?答:中后期塘底缺氧,底脏,底层毒素增加都会引起虾跳水。

虾应激时易出现跳水,一般这种情况都伴随有虾体发白,有“弯弓”的现象。

解决方法:用强力底改菌1-2公斤加腐植酸纳2-4公斤加红糖1公斤混合发酵4-6小时全池泼洒。

十八、阴雨天转睛后,虾吃料减慢是什么原因?答:阴天转睛天后,池塘水表面温度增加,水体溶解气体向上运动,水对流明显,塘底毒素、细菌等有害物质向塘水移动增加,俗“返底”,而使塘底氧气迅速减少,水体毒素,细菌易迅速增加,吃料减慢是初期症壮,如处理不及时或不正确都会导致发病。

解决方法:用调水宝加红糖浸泡4-6小时过夜,第二天晴天中午泼洒。

十九、虾放苗后为什么会出现集群规则的“游水”?答:前期藻类浓度小,虾的天然饵料少,虾苗因饵料不足而集群觅食,因而有虾苗集群“游水”的现象。

虾是昼伏夜出的水产动物,大量虾白天被阳光直射,造成虾生理性应激,会降低虾的体质和影响到虾的放苗成活率。

解决方法:放苗5-7天就可以直接用鱼虾健1公斤每亩兑水泼洒。

二十、虾出现部分空肠是什么原因?答:1)虾体色正常,末端有部分空肠是正常虾排便后都会出现,属于正常现象。

2)虾体多黑点或红点,中间或前端肠出现空肠是由于虾体质差,肝胰消化功能降低,或肝胰腺内有细菌感染后而形成的一种病变反应。

此时在肝胰腺内取部分组织经压片处理后用高倍镜观察有细菌存在。

解决方法:先解毒,用拌料王加VC直接拌料加1公斤红糖投喂。

二十一、如何避免肥水中“水蛛”的产生?答:“水蛛”(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繁殖数量主要是受其食物来源控制,像小型藻类多,肥水或放苗后水变清都会使水中的“水蛛”大量繁殖。

另外,水中大量悬浮有机物过多和使用过多不可溶的大包有机肥也可以加速“水蛛”的产生。

所以在肥水中,选择可溶性的有机肥。

解决方法:先解毒,用底改菌1-2公斤加腐植酸纳2-4公斤浸泡过夜第二天中午泼洒。

二十二、大量使用肥水产品后,是否会导致藻类老化?答:大量使用不可溶的有机肥,使池塘中无法利用的有机质严重过剩,耗氧物质增加,藻类因氧气不足老化、死亡。

所以,池塘中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藻类是不是易老化的。

池塘中出现藻类老化和死亡的现象,最多的不是因为池塘的肥力过剩,而是大量耗氧物质的积累导致的缺氧。

正如在池塘水面多老化藻类和死藻的时候,池塘在肥水过程中,尽量使用可溶性的有机肥,减少过量不可溶氧物质产生,并在培肥过和程中保持充足氧气,加速物质分解利用,真正做到水肥而不老。

解决方法:可直接用鱼虾健1公斤加1公斤红糖浸泡4-6小时全池泼洒。

二十三、如何判断虾苗体质好不好?答:虾苗在苗袋中经过缓慢摇摆1~2分钟后,将苗袋一角向下垂直地面静放,观察虾苗沉底数量和浮在上面的数量。

虾苗沉底数量越多,说明虾苗整体体质越好。

这个方法是在实践中最简单直接的观察方法,操作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