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色平面图的制作

彩色平面图的制作

彩色平面图的制作1.将CAD中文字部分删除后保存为EPS格式。

(在CAD“文件”菜单里面的选择“输出”命令)2.将CAD中的建筑部分输出到3ds max中。

3.设置颜色由于3ds max的操作环境是灰色的,并且所有平面线形处于选中状态时都是白色,为了方便未来在3ds max中的分辨观察和捕捉操作,将线条的颜色改成更明亮的绿色。

4.将3中图象保存成*.DXF文件格式,再给文件进行命名。

5.关闭CAD,启动3D,将刚才保存的CAD文件导入到3D中。

6.建模操作(1)制作左上角单栋楼房A.最大化顶视图,并将左上角单栋楼房放大。

B.用线工具绘制外围轮廓。

C.将B中轮廓线进行复制,并对复制后的线进行轮廓命令,轮廓的大小根据CAD图中大小确定。

D.将Line02挤出成屋顶边线,数量为124。

E.选择Line01,并将其挤出,数量为120。

F.绘制高出平顶的楼体部分,在顶视图中将该部分放大。

G.用线命令绘制其外围轮廓线。

H.复制外围轮廓线后将其进行轮廓命令,轮廓的大小根据CAD图纸决定。

I.生成屋顶边线。

将轮廓后的Line04进行挤出操作,数量为164。

J.将Line03进行挤出操作,数量为160。

K.给物体重新命名,将楼体Line01、Line03分别改名为L-01、L-02;屋顶边线Line02、Line04改为:W-01、W-02。

(2)制作联体楼房A.将联体楼房放大。

B.用线命令分别绘制三段墙体线,并命名为L-03、L-04、L-05。

C.用线命令绘制一条整个的屋顶线,并命名为W-03。

D.将屋顶线进行轮廓,轮廓的大小根据CAD确定。

E.对D中图象进行挤出,数量为154。

F.同时选中L-03、L-04、L-05,将他们挤出150。

G.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另一个三联体的楼房,注意它们的高度与以上的完全相同。

(3)制作其他楼体其他楼体的创建方法和上面的基本相同,只是在高度上有点差别。

A.该楼体的参数为楼高:130,楼顶边线:134。

B.该楼体的参数为楼高:120,楼顶边线:124。

C.该楼体的参数为楼高:130,楼顶边线:134。

D.该楼体的参数为楼高:120,楼顶边线:124。

(4)制作其他构筑物A.在顶视图中将八角棚架最大化显示。

B.用线命令绘制大体轮廓。

C.将顶点转化为贝兹角点方式后,使线条与棚架外轮廓相重合。

D.将C中图象复制后进行轮廓命令,并将其轮廓线调整到CAD图中位置。

E.将D中图形进行挤出,数量为64。

F.将C中图象进行挤出,数量为60。

G.绘制另一个棚架。

注意用线命令绘制图形的时候取消“勾选新图形按钮”。

H.对G中图形进行挤出,数量为60。

(5)制作材质创建简单材质A.在漫反射选项后面增加位图贴图方式,选择wuding.jpg文件进行贴图。

将材质赋予给所有楼顶部分。

B.给各楼体添加UVW贴图坐标,并根据其楼体的方向调整Gizmo的方向。

如下图:C.选择新的样本球设置漫反射颜色的RGB值,R、G、B:242。

设置灯光设置两盏泛光灯,其大致放置位置如图。

渲染输出渲染时设置其输出尺寸为:4000×3000。

将顶视图中所有物体(除灯光以外)全部渲染输出后保存为TGA格式。

后期处理1.将EPS和TGA格式文件分别导入到PS中。

在EPS打开到PS中时设置其参数为2.按住Ctrl键的同时在图层1上单击。

系统将自动将物体的轮廓线选中。

3.执行菜单中编辑/填充命名。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直接确定后回车。

(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填充的为前景色)4.新建图层,使用快捷键Ctrl+A将其全选,然后将背景色与前景色调换(快捷键为X),然后再执行菜单中编辑/填充命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直接确定后将图层1拖到图层2上面。

5.将3ds max输出的TGA格式文件导入,并将该图层拖到制作场景中。

6.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变换/大小。

然后将其移动,按住shift键的同时不断将其缩小到大致尺寸。

回车以后,再执行一遍上述命令将其上下左右调节到应该的大小。

7.添加投影。

确认当前图层为“图层0”,执行菜单命令图层/图层样式/投影,将弹出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8.将“图层0”拖到图层面板上的最顶层。

9.图层调整。

双击图层名称将“图层0”更名为住宅,并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图层1,图层2命名为线框,白地。

(多复制几层EPS文件后,对其合并,可以增加显示的清晰度和像素)绘制大体效果1.绘制交通体系(1)车行道A.关闭住宅的房屋图层显示。

B.新建图层。

在图层面板上,单击按钮,新建一个图层组,并将其命名为“交通系统”,再单击新建按钮,新建一图层,将图层命名为“车行道”。

C.将工作区域放大显示。

D.绘制路径。

选择钢笔工具,并在工具选项栏中单击路径方式钮,沿着车行道的线框进行绘制。

(绘制时可以配合空格键启动抓手工具进行图象的移动)E.调节路径。

确认仍然是钢笔工具的使用状态,按住ctrl键,钢笔工具会直接转换到描点工具,可用其移动路径描点的位置。

按住alt键,钢笔工具可以直接转换成“转换描点工具”,可用其将路径描点转换成曲线方式,并可以调节曲度。

F.选择颜色。

单击前景色,设置其RGB为178,165,143。

G.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单击路径面板,按住ctrl键的同时左键单击工作路径,就可以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H.填充颜色。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填充”后直接采用默认设置将前景色填充到选区中。

I.填充完成后,采用ctrl+D键对选区进行取消。

(2)地面和广场A.删除车行道的路径。

在路径面板上,将车行道的路径拖动到垃圾桶按钮上将其删除。

B.绘制上部的地面新路径。

用钢笔工具将上半部的地面绘制出一条新的闭合的路径。

C.将路径转换为选区,方法同前。

D.选择颜色。

采用渐变填充的方式对该部分进行填充。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206,203,203,背景色RGB值为149,146,146。

E.选择渐变工具,单击工具箱面板上的图标,选择“从前景色到背景色”的渐变方式,在选择中心渐变按钮,然后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拖拉,如图。

(3)步行道A.调整视图。

将左边的步行道部分放大。

B.绘制路径。

同样用钢笔工具绘制轮廓。

C.调节路径。

确认仍然是钢笔工具的使用状态,按住ctrl键,钢笔工具会直接转换到描点工具,可用其移动路径描点的位置。

按住alt键,钢笔工具可以直接转换成“转换描点工具”,可用其将路径描点转换成曲线方式,并可以调节曲度。

D.将路径转换为选区,方法同前。

E.选择颜色。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181,170,171。

F.填充颜色。

新建一图层,并命名为步行道。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填充”后直接采用默认设置将前景色填充到选区中。

(4)右侧步行小道A.调整视图,将工作区放大。

B.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C.新建图层,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并命名为小路。

(方法同前)D.选择颜色。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197,190,193。

E.填充颜色。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填充”后直接采用默认设置将前景色填充到选区中。

(5)水边的步行道A.调整视图,将工作区放大。

B.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C.新建图层,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并命名为水边步行道。

(方法同前)D.选择颜色。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202,197,188。

E.填充颜色。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填充”后直接采用默认设置将前景色填充到选区中。

F.降低图层的Fill值,将其设置为33%。

G.绘制挖空路径。

先在路径面板上,删除原来的工作路径,降低图层的透明度之后,可以通过图层“水边的步行道”找到水面和草地的轮廓线,接下来,再用钢笔工具沿着这些轮廓线绘制几段闭合路径。

H.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I.删除。

确定图层“水边的步行道”为选中状态和路径选区已浮动,按Delete键将水面和草地部分删除。

J.恢复操作。

将图层“水边的步行道”的Fill值设置为100%即可恢复正常显示。

在路径面板上,将原来的工作路径删除。

(6)下部的路面A.调整视图,将工作区放大。

B.新建图层,命名为下部-路面。

C.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D.选择颜色。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187,179,182。

E.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F.填充路面。

(7)上部的车道A.调整视图,将工作区放大。

B.新建图层,命名为上部-车道。

C.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D.选择颜色。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200,182,183。

E.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F.填充路面。

(8)铺装地面A.调整视图,将工作区放大。

由于铺装的地面比较分散,首先将其中之一放大。

B.将图层“上部-车道”的透明度设置为30%后,新建一图层,并命名为“铺装”,在路径面板上将原来的路径删除。

C.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D.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E.选择颜色。

设置前景色的RGB值为224,177,161。

F.填充颜色。

G.恢复操作。

将图层“上部-车道”的透明度恢复为100%,在路径面板上,将工作路径删除。

(9)绘制水系A.新建一图层,命名为水系。

B.调整视图,将工作区放大。

由于铺装的地面比较分散,首先将其中之一放大。

C.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D.设置颜色。

采用渐变色彩的方式进行填充。

首先将前景色的RGB值设置为:166,220,243;背景色设置为:89,186,216。

E.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F.选择渐变工具填充颜色。

渐变方式为前景色到背景色,渐变类型为中心渐变,然后从中心向右下方拉出一个渐变色,不要拉的太长。

G.添加效果。

执行图层/图层样式/内阴影,参数如图。

H.将工作路径删除。

绘制绿化系统1.草地(1)新建一图层,命名为草地。

(2)绘制路径。

方法同前。

(3)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4)设置颜色。

首先将前景色、背景色的RGB值均设置为:79,188,135。

(5)采用渐变色彩的方式进行填充。

(6)编辑选区,用多边形工具结合ALT键,将左上部分框选,将这一部分减除。

(7)设置颜色。

首先将前景色的RGB值设置为:60,166,111;背景色设置为:2,111,62。

(8)选择渐变工具填充颜色。

渐变方式为前景色到背景色,渐变类型为线型渐变。

然后,由左上向右下进行渐变填充。

(9)添加杂色。

取消选区,执行滤镜/杂点/添加杂点,设置数量值为12。

(10)将工作路径删除。

2.乔木、灌木(1)调整图层,将图层线框拖到最顶层,然后新建一图层组,并命名为乔木。

(2)打开一张蒲葵图片。

(3)选择移动工具,将素材拖入到制作中,并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4)调整素材大小。

(5)浮动选区。

按住ctrl键的同时,左键单击“蒲葵”图层,系统将自动按其外轮廓浮动选区。

(6)拖动复制。

在图层面板上,确认当前图层为“蒲葵”图层,按住alt键的同时使用移动工具将其拖动到下一棵蒲葵的位置上,将位置效准后,释放左键。

(7)重复复制。

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蒲葵复制好,当蒲葵的大小不一至的时候,可以将其处理成同样大小,也可以进行大小变换,在进行拖动复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