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期末统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分)说理总是让人看到思考的力量,陶行知强调教育是创造,平凡单调不能创造,只是懒惰者之dùn()词;毕淑敏自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小屋,盛()放爱恨、事业和自身;顾颉刚告诫我们要保有怀疑的态度,不能mò()守前人的旧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因为有一大批社会“脊梁”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B.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C.不认真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D.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燥热的感觉荡然无存。
3.对下面的文段中的病句类型的判断及修改有误的一项是()(2分)①第三届“留动中国”活动面向来华留学生,组织定向越野、篮球三对三、体育艺术展示三类比赛,丰富了在华留学生,②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和认同感。
③记者在大赛现场看到,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个省市、23所高校的大约24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④《汉风皖韵》《相亲相爱》《红色芳华》等节目精彩纷呈,导致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A.第①处成分残缺,“在华留学生”后增补“的文化生活”。
B.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认同感”和“融入感”互换位置。
C.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大约”或“多”。
D.第④处语意重复,应删去“掌声”或“喝彩”。
4.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A.林冲,绰号豹子头。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
被当朝权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沧州。
后看守草料场,高俅又派人纵火,企图将他烧死。
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屡建战功。
B.徐宁原是禁军金枪班教头,善使钩镰枪,绰号“金枪手”。
在其表弟汤隆的引荐下,投奔梁山,大破连环马,击败呼延灼。
C.在宋江因题反诗而遇险时,晁盖与其他梁山好汉一同劫法场相救;后在讨伐曾头市战役中,晁盖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
D.武松武艺高强、爱憎分明,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可以看出他血性的一面。
5.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
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着。
(2分)6.默写(8分)①面对“左迁”的现实,诗人韩愈借“,。
”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面对“赐金放还”的处境,诗仙李白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发出“,”对未来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②苏轼的豪放体现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
鬓微霜,又何妨!”他的旷达体现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但愿人长久,。
”③,秋容如拭。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④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二、综合性探究(共5分)2018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
下面是两则相关材料,请认真阅读,完成7~9题。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汽车、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被誉为“大国工匠”、历上百万次錾刻而制出“和美”之作的孟剑锋曾表示,在他看来“做事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对于作品“梦和天下”他说“雕漆月季花钮是手工雕刻,花托则采用3D打印,手工尺寸和机械尺寸一定要配合好,花不能大也不能小”。
7.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2分)8.综合两则材料,用词语归纳工匠精神的特点。
(2分)9.有人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宝剑锋从磨砺出”,请将以下词语连成下联。
(1分)词语:细琢精自和美来下联: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就。
沃:浇。
这里是“洗”的意思。
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右备容臭()②或异二者之为()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④少有大志()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日再食C.不以物喜/每以天下为己任D.当余之从师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2.用现代汉浯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4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甲文中宋濂“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结合选文,你认为宋濂、欧阳修的“初心”是什么?(2分)四、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3分)木笛赵恺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
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他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场。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
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
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
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珍惜。
”朱丹说:“可是——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
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
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
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
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
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
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
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
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
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广,仿佛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去木笛,轻轻吹奏起来。
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
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
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
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诚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
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5.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的木笛手。
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证明?请结合选文内容,分点概述。
(3分)16.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7.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18.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