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案
部编版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案
小
组
讨
论
二、互学
1.组内互相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帮助订正错误完善相关笔记等。
2.阅读材料,完成五四运动探究: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二6月5日,(上海)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也……各华商店门前,皆贴有白纸上书“罢市请命、商学一致、挽救学生、罢市救国”等字。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上海纱厂一律停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现代史》·魏宏运
编号: 课题: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生学案
教师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2、注意从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中领会五四精神;
3、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
出示目标2分钟
自主预习与检测
一、独学: 阅读教材,建议在书上规范勾画、标注(准备双色笔)。教师巡查,回答学生在独学中提出的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开始: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②口号:他们要求“,内除国贼”、取消“”、反对在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③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有什么变化。
主力
地点
1919年5月4日
学生
北京
1919年6月3日后
_________
_________
④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3、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4、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______________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1)根据上述材料说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主力和斗争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种重大变化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交流
展示
三、质疑
1.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复述五四运动的基础知识)。
2.提出独学中没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并讨论解决。
3.展示“互学2”的探究成果
四、点拨:(5分钟)
A.劳动节B.青年节C.国庆节D.端午节
6.下列人物既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又领导了五四运动的是( )
A.陈独秀B.鲁迅C.国胡适D.蔡元培
7.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戊戌变法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新文化运动中D.五四运动中
3、“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
5.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五四运动相关的节日是( )
1.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的框架结构。
2.教师简要介绍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指导学生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分析运动的性质。
五、小结:
知
反馈
六、检测与反馈:
1、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取消“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