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张爱玲小说研究
2.王确《艺术信仰的逃避——儒家文化与赵树理的 文学工具理性》,《文艺争鸣》1999年第4期;
3.陈思和《民间的沉浮——对抗战到“文革”文学 史的一个尝试性的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4.魏家文《民间文化立场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范家进《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赵树理 模式的当代境遇》,《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2年第1 期;
6.赵福生《鲁迅、赵树理、高晓生贯通论》,《山 西文学》1990年第1期
7.萨支山《赵树理小说的农村想象》,《中国现代 文学丛刊》2006年第4期
2.唐再兴、郑乃臧《赵树理创作论》,南京大学出 版社;
3.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 版;
4.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 出版社1995年版;
5.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共构——赵树理和“山药 蛋派”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
1.郑波光《接受美学与“赵树理方向”——赵树理 艺术迁就的悲剧》,究
(一)研究重点:
1.地域文化与赵树理小说的内在联系研究:
2.现象反思与知识分子立场研究;
3.小说艺术(语言特色、情节结构、落后农民形象等) 与流派研究;
4.比较研究(与鲁迅、高晓生、浩然、汪曾祺、沈从文 等比较);
5.赵树理与山药蛋派研究
(二)研究重点资料:
书目:
1.黄修己《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