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课后强化训练7人体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2)

最新课后强化训练7人体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2)

最新课后强化训练7人体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2)
一、选择题
1.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
...的是(B)
A. 红细胞
B. 卵细胞
C. 血小板
D. 白细胞
【解析】卵细胞只出现于生殖系统中,不可能出现在血液中。

2.如图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C)
,(第2题))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解析】②管壁厚为动脉,③为毛细血管,①管腔大为静脉。

3.健康人排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
..有(C)
A. 水
B. 尿素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肾小管会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到血液中,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

4.人体下列结构内的液体成分里,含尿素最少的是(A)
A. 肾静脉
B. 肾小管
C. 肾小囊
D. 出球小动脉
(第5题)
5.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D)
A. ①能起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B. ②能运输养料和二氧化碳等废物
C. 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③的功能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解析】图中①为白细胞,②为血浆,③为红细胞,④为血小板,输血时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而不是血小板。

(第6题)
6.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D)
A.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 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解析】甲血管血流方向为由分支到主干,甲为静脉;丙血管血流方向为由主干到分支,丙为动脉。

(第7题)
7.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

如图为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B)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解析】左心室输送血液至全身各处,需要血压最大,腔壁最厚,①是左心室。

8.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B)
A. 主动脉
B. 肺动脉
C. 入球小动脉
D. 出球小动脉
【解析】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均流动脉血。

9.如图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
(第9题))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葡萄糖
D. 尿素和无机盐
【解析】肾脏细胞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和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进入静脉,故肾静脉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和葡萄糖减少;尿素和无机盐由肾动脉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肾静脉中尿素及无机盐应减少。

(第10题)
10.如图为人体肺内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 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 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
C. 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 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解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

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因此a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肺
静脉内流动脉血。

(第11题)
11.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 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
B. 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
C. 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解析】①为血小板,能促进凝血;②为白细胞,数量最少,能够吞噬病菌;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12.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则体循环的途径是(A)
(第12题))
A. ④→⑩→⑨→⑧→①
B. ③→⑤→⑥→⑦→②
C. ②→④→⑩→⑨→⑧→①→③
D. ①→③→⑤→⑥→⑦→②→④
【解析】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二、非选择题
13.氧气被人吸入肺泡后,交换进入血液,与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

造血干细胞经过图甲所示的变化成为血细胞,此变化过程为细胞分化。

当血液流经肾脏
时,通过肾单位经图乙所示的过程,形成尿液,表示重吸收过程的是④(填序号)。

(第13题))
【解析】氧气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输送;图甲由干细胞产生不同形态的子细胞,这是一个分化过程;④所在部位为肾小管,表示重吸收过程。

(第14题)
14.下面表中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右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表示结构)。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品C是尿液。

(2)据图分析,肾单位由2、3、5组成。

(填图中序号)
(3)在图中,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使得样品B变成样品A。

(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填名称)
【解析】(1)表中样品A含有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为原尿;样品B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葡萄糖,为血浆;样品C中有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为尿液。

(2)肾单位由[2]肾小囊、[3]肾小管和[5]肾小球三部分组成。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使血浆进入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其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若原尿中出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

15.如图表示的是人体中几种重要的生理过程。

图中的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F表示其中的一个生理过程。

请据图并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
(第15题))
(1)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口腔,物质a是葡萄糖。

(2)物质a通过小肠处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血液中a的含量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

(3)下列描述最为准确的是(D)
A. 图中b表示吸入肺泡的空气,c表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B. 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 正常情况下,图中d物质含有大量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D. 正常情况下,图中d、e两种物质都不含红细胞
(4)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重吸收。

【解析】(1)淀粉消化起始于口腔,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进入组织细胞。

(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浓度受胰岛素调节。

(3)d为原尿,e为终尿,正常状况下两者均不含蛋白质和红细胞。

(4)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

16.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其中A、B、C表示相关的器官,①②③④表
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第16题)
(1)B中蛋白质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氨基酸。

“毒胶囊”中的有害物质经①过程后至少需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对肾脏造成伤害。

(2)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皮肤(填结构)完成。

(3)生理过程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图示中的细胞通过②过程分泌的某种激素长期不足时,会导致糖尿病,那么由这种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解析】(1)蛋白质只有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毒胶囊”中的有害物质到达肾脏所经过的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

(2)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由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3)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回毛细血管,而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

胰岛素是由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