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新选.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新选.

财务会计复习
一、简答
1.什么是发出存货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2.简述企业亏损弥补的途径。

3.简述现金折扣条件下,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
二、综合分析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

该企业2010年5月份甲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500元。

(2)6日,企业发出100公斤甲材料委托A公司加工成半成品(注:发出材料时应计算确定其实际成本)。

(3)15日,从外地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元,增值税额10370元,企业已通过银行付讫全部货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4)22日,上述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期内自然损耗。

按实际数量验收入库。

(5)31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5000公斤(不包括6日发出的材料),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2.日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所得税率为25%,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该公司200×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购入原材料一批,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2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元,款项已付,材料尚未收到; (2)收到原材料一.简述现金折扣条件下,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批,实际成本为l00000元,计划成本9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3)公司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为股票投资)抛售兑现,投资成本50000元,股票市值58000元(税费忽略不计),存入银行; (4)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一批,价款3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4000元,收到354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5)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1400000元,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38000元,货款及税款已收到并已存入开户银行。

要求:编制日成公司以上业务的会计分录。

3.红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所得税率为25%,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该公司2013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 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1400000元,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38000元,货款及税款已收到并已存入开户银行; (2)收到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l00000元,计划成本9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3)公司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为股票投资)抛售兑现,投资成本50000元,股票市值58000元(税费忽略不计),存入银行; (4)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一批,价款3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4000元,收到354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5) 购入原材料一批,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2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元,款项已付,材料尚未收到
要求:编制红星公司以上业务的会计分录。

4.北良股份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采取公允价值进行期末计量。

假设该公司2007年l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的资料如下:项目成本(元)公允价值(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甲企业债券 15 100 16 000 乙企业债券 100 350 98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 A企业股票 60 200 95 000 B企业股票 60 100 54 000 要求:请计算该公司2007年l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余额,并编写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会计分录。

(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5.2006年1月l日,我国A公司购入一台新设备,设备原值为50万元,预计可使用4年,净残值率为10%。

假定A公司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请计算年折旧率,以及从第1年至第4年,每年的折旧额分别为多少?(答案金额单位统一用“万元”表示)
一、简答
1.什么是发出存货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发出存货计价是指对会计期间销售等发送出去的存货的单价进行计量。

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划成本法、零售价格法、售价金额核算法。

2.简述企业亏损弥补的途径。

答案:企业经营发生亏损,其弥补途径有:
①用下一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但连续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年
②5年内不足补亏的,可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
③用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弥补;
④用出资人投入的资本金弥补。

3. 简述现金折扣条件下,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答案(1)两者确认现金折扣的时间不同。

采用总价法,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时才予确认;净价法把客户取得现金折扣视为一种正常现象,现金折扣在应收账款发生时就予确认。

(2)两者对应收账款发生时的入账金额的确认方法不同。

总价法按未扣除现金折扣的金额(即原发票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净价法将扣除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

(3)两者对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不同。

总价法将给予以顾客的现金折扣作为理财费用,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净价法将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直接冲减了销售收入,顾客超过折扣期付款、企业因此多收入的金额视为企业提供信贷的收入,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

二、综合分析题
1.(1)6日发出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1000(100*10)
贷:原材料1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12.5(1000*500/4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12.5
(2)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6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370
贷:银行存款71370
(3)22日收到15人购入的材料时:
借:原材料59800(5980*10)
材料成本差异1200
贷:材料采购61000
(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500-12.5+1200)/(40000-1000+59800)=1.7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50000*1.71%=855(元)
借:生产成本50000
贷:原材料50000
借:生产成本855
贷:材料成本差异855
(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00-1000+59800-50000)+(500-12.5+12000-855)=49632.5(元)
2. (1)借:材料采购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2)借:原材料 9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0
(3)借:银行存款 58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00
投资收益 8000
(4)借:应收票据 35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54000
(5)借:银行存款 163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38000
3.
(1)借:银行存款 163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38000
(2)借:原材料 9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0
(3)借:银行存款 58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00
投资收益 8000
(4)借:应收票据 35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54000
(5)借:材料采购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4.交易性金融资产=16000+98000+95000+54000=263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63000-(15100+100350+60200+60100)=25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50
5. 第1年折旧=50×2/4=25万元
第2年折旧=(50-25)×2/4=12.5万元
第3、4年折旧=(50-25-12.5-50×10%)/2=3.75万元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