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有答案)

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有答案)

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倡导使用节能灯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D.随便丢弃废电池
2.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氦
B.硫
C.锰
D.溴
3.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饭菜变馊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5.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果冻
B.玉米
C.桃子
D.鸡蛋
6.下列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涤纶衣
B.塑料杯
C.铁桶
D.尼龙袜
7.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必需的仪器是( )
8.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
A.尿素
B.硝酸钠
C.磷矿粉
D.硫酸钾
9.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Cl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层数是3
B.核内质子数是17
C.最外层电子数是7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0.SiO2中“Si”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2.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二氧化碳
B.食盐水
C.烧碱
D.熟石灰
13.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使用的试剂是()
A.硝酸钡
B.氯化钡
C.氢氧化钡
D.氯化钠
14.要配制100g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
B.用量筒量取90mL水
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
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1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16.关于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减少
C.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D.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1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18.下列所用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试剂
A 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木条
B 鉴别氯化钡溶液与氯化钙溶液碳酸钾溶液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水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19.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物必需都溶于水
C.反应物一定是酸
D.生成物一定有盐
20.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镁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消耗a、b、c 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

下列关于a、b、c的推断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 )
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
B.a、b、c与金属镁反应的速率:b>a>c
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
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6分)
2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⑴钾离子;⑵2个磷原子;⑶甲烷;⑷二氧化硫。

22.现有①金刚石、②氯化钠、③酒精、④生石灰、⑤小苏打、⑥一氧化碳,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序号。

⑴用于治疗胃酸过多;⑵用于配制生理盐水;⑶用作食品干燥剂;
⑷用于刻画玻璃;⑸用于冶炼金属;⑹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2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⑴生铁和钢中最主要的元素是;用铝壶烧水主要利用铝具有良好的性。

⑵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

⑶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字母序号)。

A.Zn、Ag、CuCl2溶液
B.Cu、Ag、ZnSO4溶液
C.Zn、Cu、AgNO3溶液
D.Zn、Cu、Ag、稀硫酸
24.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看图回答:
⑴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⑵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⑶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

2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⑴下列常用净水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⑵右图表示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①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物质是。

②t2℃时,将40g硝酸钾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的质量为 g。

③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④t4℃时,其它条件不变,把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到t5℃,观察
到的现象是。

⑤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提纯的方法是(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2分)
26.淀粉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粉末。

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产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

⑴淀粉的组成元素是氧、、。

⑵列举淀粉的两个物理性质:、。

⑶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27.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
H、O、C、Cl、Na、Ca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
乙、丁都能发生反应。

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右图所示相互滴加,
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

⑴甲、乙、丙、丁都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⑵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⑶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填化学式,下同)
或。

四、科学探究(共2小题,共15分)
28.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图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片比黄铜片的硬度(填“大”或“小”)。

⑵图2煤粉和木屑最先燃烧的是,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⑶在实验室中用图3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图4、图5为两种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填数字序号)。

29.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
II.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
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

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结论与反思】
⑴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五、计算题(共7分)
30.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是炼铁的原料。

现取
20.0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测
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FeCO3+H2SO4=FeSO4+CO2↑+H2O
②菱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

请计算:
⑴20.0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 g。

⑵列式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
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