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胶囊
、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尿液及皮肤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0 倍;水疱皮肤中约为2倍;唾液、痰、水疱液、指甲中与血药浓度接近; 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本品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4%~85%。 本品少量在肝脏代谢。主要自肾排泄,以原形自尿中排出占给药量的80% 以上,血消除半衰期(t1/2)为27~37小时,肾功能减退时明显延长。血 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部分清除本品。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年4月第5卷第2期
HIV阳性患者的隐球菌感染治疗方案
– 皮肤感染:可选用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 局部病灶可手术切除后酌情使用抗真菌药。
– 肺隐球菌感染:轻到中度病变患者推荐使用氟康唑首剂400mg,后改 为200 mg/次, 2 次/d; 或伊曲康唑首剂400 mg,后改为200 mg/次, 2 次/d,疗程为6 ~12个月;重症患者或合并中枢感染的患者应按照隐球 菌性脑膜炎来进行治疗。
定义
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 多烯类:二性霉素B等。 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氟胞嘧啶
氟康唑胶囊简介
抗真菌谱较广:念珠菌感染(包括免疫正常或免疫受损的人和动 物的全身性念珠菌病)、新型隐球菌感染(包括颅内感染)、糠 秕马拉色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皮炎芽生菌 、粗球孢子菌(包括颅内感染)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斐氏着色菌 、卡氏分枝孢霉等有效。
球孢子菌病 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
– 播散性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4g,以后一பைடு நூலகம்0.2g,一日1次,持续4周。 – 食道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至少持续3周,症状缓解
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一日1次。 – 口咽部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单剂量,0.15g。
本品的作用机制: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 ,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适应症
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 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 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 ,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氟康唑-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球孢子菌病
近年来,由于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新的治疗技术如骨髓移植、 器官移植和强化化疗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侵入性检侧设备,胃肠外 营养,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以及危重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替代治 疗、老龄人口的增多等原因,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特别是一些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继发感染以 及器官移植失败等医院内感染问题常常由真菌感染所致,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大大增加了临床的治疗难度,已引起高 度重视。
用法用量
小儿治疗方案尚未建立。有资料报道起始剂量按体重一日3~ 6 mg/kg,一日1次,治疗少数出生2周至14岁的小儿患者, 结果是安全的。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良好,且不受食物、抗酸药、H2受体阻滞药的影响。 空腹口服本品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单次口服本品100mg,Cmax为4.5
~8mg/L。 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1%~12%),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皮肤、水疱液
美国胸科学会(ATS)肺部真菌感染治疗 指南(2011)
芽生菌病:对于免疫缺陷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予两性霉素 B 0.7mg/(kg·d)联合静脉或口服氟康唑400~800 mg/d治疗至症状改 善(BⅢ),其后继续使用氟康唑≥12个月(BⅢ);艾滋病患者应继续 长期口服氟康唑(400 mg,qd)至免疫重建(AⅡ)。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①两性霉素B(0.7~1mg/ (kg·d) )联合氟胞嘧啶(100 mg/(kg·d) )诱导治疗 2周,继用氟康唑(400 mg/d)治疗至少10周,然后氟康200 mg/d,终生维持 。 ②两性霉素B (0. 7~1 mg/ (kg·d) )联合氟胞嘧啶(100 mg/(kg·d) )6~10 周,氟康唑200 mg/d,终生维持。 ③伏立康唑(首个24 h给予负荷剂量,每12h给药1次,每次6 mg/kg静脉滴注;之 后每12 h给药1次,每次4 mg/kg静脉滴注, 2周后停用伏立康唑,继续使用两性 霉素B +氟胞嘧啶进行治疗)与两性霉素B(0.5~0.7 mg/( kg·d) )加氟胞嘧啶 (100~150 mg/ ( kg·d) )联合应用2周后,停用伏立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 和氟胞嘧啶12周,后改用氟康唑200 mg/d,终生维持
球孢子菌病:
– 对于有中到重度临床症状或症状持续6周不缓解者,建议予三唑类药物抗真菌治疗3~6 个月,若无好转可延长疗程(BⅡ)。
用法用量
– 预防念珠菌病:有预防用药指征者0.2-0.4g,一日1次。 – 肾功能不全者若只需给药1次,不用调节剂量;需多次给药时,第一及第二日应给
常规剂量,以后应按肌酐清除率来调节给药剂量,如下表所述:
肌酐清除率(ml/分钟) >50
11~50 进行常规透析的病人
剂量 常规剂量 常规剂量的一半 每次透析后给药1次
药代动力学
已报道的儿童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所示:
用药经验分享
对免疫功能抑制的重症患者应进行抗真菌药物的预防治疗 (推荐级别A级) 氟康唑对预防大部分非光滑、非克柔的念珠菌感染能起到有益的作用,通
常口服氟康唑 400mg/d。有部分研究建议首剂量加倍(800mg)。当肌酐 清除率低于 25ml/min 时,剂量要降至 200mg/d。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同时也可选择其他 唑类、 棘白菌素类等药物. 氟康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