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集第一篇导论第1章组织行为学导论[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者应该能够掌握和了解组织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理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初步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观察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事件。
[重点和难点]: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探讨学习组织行为学的价值,并列举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二、选择题(1-7单选,8-11多选)1. 你刚刚上过了组织行为学的第一课,从这堂课的学习可以知道,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不包括以下选择中的哪一项?( d )a. 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b. 员工带给组织的独特的观点c. 人类行为与组织的界面d. 竞争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2. 从事设计工作、将工作分组为可管理的单元、在工作间和工作群体间建立权力模式,这些工作的管理者所承担的是哪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 b )a. 领导b. 组织c. 规划d. 协调3. 人们把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的时间为( b )a.1932年b.1949年c.1958年d.1961年4. 组织行为学可以描述为:()a. 本质上是科学的和个体的b. 本质上是行为的和组织的c. 本质上是创新的和传统的d. 本质上是多学科的和描述性的5. 组织行为学研究哪三个层面的结果?( )a.组织、产业、事业部b.组织、事业部、部门c.部门、个体、群体d.个体、群体和组织6.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 霍桑试验c. 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7.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测验法8.管理就是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a.计划b.组织c.激励d.领导e.控制9.研究组织行为的三个层次为()a.环境层次b.个体层次c.群体层次d.组织层次e.管理层次10.组织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a.制造活动b.管理活动c.娱乐活动d.营销活动e.作业活动1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调查法b.面谈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e.观察法三、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2、观察法:3、调查法:4、实验法:5、个案研究法:四、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家庭单元是否是一个组织?请解释?2、简述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五、论述题1、论述劳动力多元化对管理的意义。
2、论述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六、道德困境工作于个人生活之间什么样的平衡是恰当的?当你思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时,可能更容易想到那些在组织中职位较低的员工。
但是,近期一项针对179名首席执政官进行的调查揭示,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在为这一问题而苦恼挣扎。
例如:31%的人说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47%的人承担资金为了更多一点的个人生活不得不牺牲一些收入;16%的人称近6个月内的工作变化是为了减轻个人生活压力,或减少对于个人生活的牺牲。
调查中的大多数高层经理人员承认,为了处于组织中的顶层地位,他们放弃了很多东西,并且还在不断放弃。
他们常常对密集而枯燥的出差要求感到厌倦,更不说每周平均60小时的工作时间。
不过很多人还是认为,为了爬到CEO这个职位,做出什么样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琼·斯通(Jean stone)也许算不上这以群体的代表,但从她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些高层人员不得不付出的一些代价。
Dukane公司是一家以伊利诺伊为基地电子通讯设备生产商。
作为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多尔称自己是高成就取向者,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看重,并坦言因此而忽略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
最近,也就是在她结婚10年之后她离了婚。
并承认“工作与职业压力是原因之一”。
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多大时算是过度?工作于个人生活之间什么样的平衡算是恰当?在一家大型企业中,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放弃CEO这个职位?如果你是一名CEO,你认为自己承担多大的道义责任来平衡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责任?七、案例分析王丽的烦恼王丽从大学毕业,情绪高涨地开始了她的新工作——联想的销售代表。
最初的个几月,她忙得不可开交,参加了大量的正式职业培训,了解她将负责销售的产品,还要费力去理解她那个高深莫测、兴趣多变的上司。
这天晚上,下班回家的王丽满心困扰,辗转难眠。
几周来她在工作中留意观察,许多问题萦绕脑海:“为什么一些同事会比另一些更加成功?在主要用电脑来交流的今天,当我们走出家门走入工作时,怎样才能像一个团队一样共同合作?怎样才能学会应付完成销售额的压力?当我叫同事李明帮忙的时候,她为什么不跟我合作?为什么经理征询我的意见,但随后又不理睬我的建议?新的联想文化和旧的有什么差别?它为什么总在不停的变化?”思考题:王丽为什么感到困扰?你能给她一些意见吗?第二篇个体行为基础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中的认识过程、人格心理特征等涉及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要求掌握人格的概念及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并将它们应用于组织管理实践中,以便学习者能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起来。
[重点和难点]: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中的认识与组织管理实践相结合。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不是导致实现人—职匹配非常困难的原因。
( )a.人的改变b.组织的改变c.每个人都是独特的d.所有前面这些原因2.下列哪一个“大五”人格维度与更高的工作绩效有关?( )a.感觉b.责任心c.直觉d.判断3.甲认为只要学习努力就可以得到好分数,乙认为学习多数与成绩无关——分数取决于教授出题的难度。
他们两人的区别在于( )a.权威主义b.马基雅维利主义c.自尊d.控制点4.亚当是一位有进取心的员工,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并希望保住这份工作,但他也知道这份工作升职的希望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亚当会体验到( )a.负面情感b.自我效能c.经验开放性d.认知失调5.一般而言,人—职匹配不好可能导致( )a.负面情感b.自我效能c.离职d.绩效6.惠特妮•休斯顿的嗓音、刘易斯的奔跑、马拉多纳的球技等等,我们称这些人具有()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综合能力d.情绪智力7.一个人心理和行为反应灵活、活泼开朗、善于交际,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的气质类型偏向()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8.国外最先研究气质的人是()。
a.华生b.盖伦c.希波克拉底d.马斯洛9.下列关于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建立合理的人才能力结构b.合理分配工作,做到人尽其才c.通过特定的方法,了解员工能力水平d.员工的能力水平是固定的,因此培训主要在心态方面10.下列关于性格与管理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性格与管理方式有着密切关系b.性与企业氛围有着密切关系c.性格与个人生产效率没有关系d.性格与创造力和开拓精神有着密切关系11.在下列内容中,不包括在个性中的有()。
a.需要b.情感c.动机d.性格三、名词解释1、人格:2、特质论:3、个性性格类型论:4、气质:5、能力:四、简答题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2、试分析比较几种主要的个性理论?3、气质差异的应用?4、能力差异的应用应遵守的原则?五、论述题1、如何运用人格理论提高管理水平?2、你认为针对高层管理岗位而言,那些能力对成功尤为重要?六、案例分析“搬运工也需要理解!”如果你沿着新奥尔良海岸,走过越洋公司(Transocean Sedco Forex)的一架钻井时,会看到一些可能令你颇感困惑的事情。
很多工人的硬质工作帽上贴有三个标签。
一个上面写着“开始理解我”,另两个则是彩色的圆点。
这都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彩色圆点是在告诉他的同事,帽子下面的这个人的人格特点。
公司相信,如果人们知道与自己打交道的人有着什么样的人格特点,那么人们可以更好地彼此理解和相处。
越洋公司从外部聘请了一家顾问公司对全球8 300名员工进行了人格评估。
他们给员工28个题目,每个题目中,4个词汇为一组。
让工人选择一个最准确描述自己和一个最不准确描述自己的词汇。
例如,其中一个题目是:挑剔的、顺从的、固执的、好玩的。
然后,员工在指导下对自己的测验计分,并找到两种主要的颜色。
例如,黄色是情绪化的、多言多语的、喜欢与人打交道的;绿色是谨慎而严肃的;红色是意志坚定和行动果断的;蓝色不喜欢变化并有一点犹豫不决。
钻井工人在帽子上画上这些圆点,地面员工则把它们贴在办公室的门上。
公司并不要求每个人必须显示自己的颜色,而且,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做法太涉及隐私了。
越洋公司负责操作安全的顾问提姆·考莱斯(rrim Callais)说,那些质疑该项目可信度的人“可能就是蓝色的人”。
很多员工似乎发现这些圆点很有帮助。
托姆·基顿(Thorn Keeton)是二位“红+绿”的钻井经理,他始终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颜色对比表,以便快速查询。
汤姆·沃特金斯(Tom Watkins)是一位钻井船上的资深钻探手,也是“红+绿”,他认为这两种颜色准确反映了’他的人格特点:坦率鲁莽、直来直去,不喜欢过多交谈。
戴维·格雷(David Gray)是“绿+黄”,他说这些彩色圆点帮助他与那些非常容易兴奋的“红+绿”者打交道,他指出,那不过是更为直截了当而已。
’这种方案并不仅仅在越洋公司一家使用。
不少有着大量蓝领工人的地方,都使用类似的基于人格的编码系统。
肯德基的装配线工人就使用这一系统,此外还有堪萨斯的警察、得克萨斯的电工、佛罗里达的建筑工人以及纽约市的木工和水管工人。
思考题:1、你对钻井工人会接受这种方案感到吃惊吗?2、你认为对你的人格评估采用颜色编码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如何?3、你是否认为让员工“在帽子上带着自己的人格特点”这种做法是一种个人侵犯?是否不够道德?4、越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支持这一方案,并说“我可以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颜色”。
你是否赞同他的说法?请解释你的理由。
第3章价值观与态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价值观的概念、形成及类型;态度与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要求掌握在实践中价值观是如何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并掌握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若干因素。
[重点和难点]:个体倾向性中的有关态度的知识及其转变方法。
二、选择题1.满意的员工应当有以下行为,除了( )a.低缺勤b.高生产力c.低离职d.积极的贡献2.态度成分的核心是()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3.在说服宣传中,如果被宣传者最初的态度与宣传内容不一致时,说服方式宜使用()a.单方面宣传b.双方面宣传c.单向沟通d.正式沟通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态度与行为有着一一对应关系b.态度与行为不存在一一对关系c.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非常复杂d.态度表现出行为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5.态度的三大心理成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