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2.1空气6-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2.1空气6-人教版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思考】氮气、二氮氧气化碳、红二磷氧、化空碳气、河水、矿红泉磷水等物质空,气哪些是混
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河水
矿泉水
纯净物
混合物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空气是由 什么组成 的
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 含量
空气的 成分
混合物和 纯净物
原理 现象 结论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32)
1.空气的成分以 氮气 和 氧气 为主,其中按体 积计, 氮气 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氧气 约占 空气体积的21%。 2.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 氮;④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 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③⑤ ; 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人体呼出的 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 夹等等。 (3)某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后, 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 改进后的优点是:
装置始终密闭,没有空气逸出,实验 结果准确。
图2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空气的成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 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 实验一一发现。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 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又称惰性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化学九年级上册
想一想 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斯 特


(1733—1804) (1742—1786)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 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实验2-1】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作上记 号,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 并加以标记;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 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 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 到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实 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谢谢观看
例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氧气
B 其他成分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氮气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3 纯净物和混合物
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 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 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称之为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小组讨论】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 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 减少的体积小于1/5?
我们的实验中引起测定氧气的体积偏小的可能原 因有: ①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②装置漏气; ③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练习与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