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科专病验收标准

专科专病验收标准


不符合要求,扣 10 分;每降低 5%再扣 2 分。
20
2.7 执 行 行 业 有 关技术标准 与规范
抽查优势病种出院病历 10 份、运 行病历 10 份(现场随机抽查,专 科门诊病历必须建立完整档案); 每 1 份病历中,每 1 处未执行扣 1 分。 以门诊为主的专科,可不检查住院 病历,但抽查门诊病历 20 份。
分值
得分
2.16 院 内 中 药 制 剂
10
2.17 中 药 饮 片 使 用率
专科住院及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均 要求达到 90%以上。
抽查优势病种出院病历 10 份、运 行病历 10 份,检查临床应用情况, 每降低 1%扣 2 分。 以门诊为主的专科,可不检查住院 病历,但抽查门诊病历 20 份 ①未开展整体护理,扣 10 分; ②无中医护理常规,扣 10 分;执行不严格,扣 5 分。 未建立随访制度,不得分;随访制度不完善,扣 5 分;随访没有达到 60%,扣 5 分;每降低 1%再 扣 1 分。
抽查优势病种出院病历 10 份、运 行病历 10 份,以门诊为主的专科, 门诊、住院其中 1 项低于标准,扣 10 分;每降 可不检查住院病历,但抽查门诊病 低 5%再扣 2 分。 历 20 份。
50
2.13 发挥中医特色 措施明确具体, 可操作性强, 并取得 查阅医院、科室管理文件资料及说 的具体措施 明显成效。 明取得成效的证明材料。
评审标准 ①未开展中医难点分析工作,每个病种扣 40 分; ②提出的中医难点不符合临床实际,酌情每个病种扣 3-5 分; ③难点针对性不强,酌情每个病种扣 3-5 分; ④通过中医方法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 酌情每个病 种扣 3-5 分; ⑤难点解决措施不符合临床实际, 酌情每个病种扣 3-5 分。
附件 3
庆阳市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检查标准(试行)
一、综合(60 分)
项 目 建设要求 建立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查阅文件。 评审方法 评审标准 未建立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不得分,组织领导不健 全酌情扣分。 分值 5 得分
1.1 组织领导 1.2 科室名称 及床位数
①科室命名符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 查医院科室设置及床位分配文件, ①科室命名不符合规定扣 4 分; ②低于要求,每少 1 张扣 1 分。确不需要住院的 室名称的通知》 ; 并现场检查。 专科(专病),需有充分的说明。 ②专科病床(原则上不少于 15 张) 。 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①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 ②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质量管理 与费用控制措施; ③医疗安全。 ①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②本院对专科建设按计划足额投入 专项经费。 门诊候诊区、 病房走廊设立专科中医 药文化宣传栏, 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 疗特色、中医药疗效等内容。 查阅医院与专科相关的诊疗设备 清单并实地检查。 查阅建设周期内单病种质量管理 文件、病历资料及针对各环节问题 所采取措施的文件资料。 查阅建设周期内财务报表及原始 凭证。 设备不能满足临床开展业务工作要求,扣 5 分, 无中医诊疗设备扣 5 分, 专科设备使用率低于 90% 者,酌情扣分。 未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扣 5 分;在有关病种的 病历资料中未能体现管理内容,扣 3 分;未建立 质量控制体系,扣 3 分;质量管理不完善,扣 2 分;没有费用控制措施,扣 2 分;出现医疗事故 的,不得分。 经费未做到专款专用,不得分;经费未按规定范 围使用,扣 5 分;本院未投入专项经费,扣 10 分;没有按计划足额投入,扣 5 分。 门诊候诊区及病房走廊未设立专科中医药文化 宣传栏不得分,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及疗 效不全酌情扣分。 无规划、 工作计划或在规划与计划中无发挥中医药 特色与优势的措施,不得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 势的措施不具体或落实不到位,扣 5 分;无确定的 重点病种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中未体现中医药特 色与优势,不得分。
1
9
二、医疗(800 分)
项 目 建设要求 ①优势病种在全市医院同类科室中 较高,并逐年增加; ②占医院门诊总量 5%以上。 ①在全市医院同类科室中较高, 并逐 年增加; ②占医院收治病人总量 5%以上。 专科病床使用率达到 80%以上。 评审方法 评审标准 ①没有逐年增加,扣 20 分; ②建设周期末没有达到在医院内所占比例,每下 降 1%扣 5 分。 ①建设周期末收治病人数(出院病人数)低于建 设周期初,不得分; ②建设周期末没有达到在医院内所占比例,每下 降 1%扣 5 分。 没有达到 80%,每降低 1%扣 1 分。 高于全市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天数,扣 2 分;建设周期末平均住院天数没有达到建设计划 指标,每多 1 天(不足 1 天的按四舍五入计算) 再扣 2 分。 重点专科的病种中,1 个病种高于本地区同病种 平均住院费用,扣 5 分;每高 5%再扣 1 分。 分值 得分
未制定具体措施,不得分;措施不明确具体、操 作性不强扣 10 分;没有明显成效,扣 10 分。
20
2.14 临床经验整 理与应用
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 方药、 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 整 理、提高、应用。
查阅整理的资料及应用的证明材 料。
没有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诊 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 每缺 1 项扣 5 分; 收集、整理后不能证明应用,扣 10 分。

2.1 门诊量
查阅建设周期内医院统计资料。
50
2.2 收治病人数
查阅建设周期内医院病案室统计 资料。 查阅建设周期末医院统计资料。 查阅建设周期末医院统计资料并 对照全市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 天数。
50
2.3 病床使用率
20
2.4 平均住院日
低于全市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 院天数。
10
2.5 平均住院费用
不高于本地区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 用。
查阅建设周期末医院相关资料。
10
2.6 收治病种
收治病人中本专科病种≥70%,优势 病 种 收 治 人 次 占 本 科 收 治 人 次 的 查阅建设周期末医院统计资料。 50%以上。 严格执行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 《 、 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 法部分)、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 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等技术标准 与规范。
项 目 建设要求 建设周期内应有围绕提高优势病种 中医疗效, 解决难点课题 (市科技立 项)1 项以上。 建设周期内在合法医学期刊上发表 论文 3 篇以上。 建设周期内有 1 项新技术或成果推 广。 每年主办本专科县级以上学术讲座 不少于 2 次。 建设周期内主办或承办全市性学术 会议不少于 1 次。 评审方法 查阅建设期间承担的科研课题目 录及相关证明材料。 查阅发表论文期刊原件。 查阅新技术或成果推广开展的情 况记录。 查阅建设期间学术讲座的通知、 报 到册、照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查阅文件及相关资料。
50
4


建设要求 ①重点专科 (专病) 有至少 1 种院内 中药制剂; ②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的 30%以上。
评审方法 查阅院内制剂批准文件,抽查出院 病历 10 份、运行病历 10 份,检查 临床应用情况,以门诊为主的专 科,可不检查住院病历,但抽查门 诊病历 20 份。
评审标准 ①无院内中药制剂扣 10 分; ②使用率未达到要求,扣 5 分;每降低 1%再扣 1 分(以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的不扣分)。
110
2.10 疗效评价
①无中医疗效评估报告,每个病种扣 20 分; ②评估结果不客观,每个病种扣 20 分; ③中医疗效不明显,每个病种扣 20 分; ④缺乏年度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扣 30 分;未对 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扣 20 分;总结、 分析、评估不到位,酌情扣分。
160
3


建设要求
评审方法
分值
得分
2.8 诊断水平
①实行中、 西医双重诊断, 并严格执 行相关的诊断标准; ②中西医双重诊断准确率≥90%; ③ 专 科 的 ICD-10 诊 断 正 确 率 达 98%。
抽查优势病种出院病历 10 份;以 门诊为主的专科,可不检查住院病 历,但抽查门诊病历 20 份。
50
2.9 临床诊疗 方案
30
2.15 特色疗法
查阅特色疗法操作规程等有关资 ①大于 2 项,并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料,抽查出院病历 10 份,以门诊 ①无特色疗法,不得分;少 1 项扣 20 分;临床 ②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重视特 为主的专科,可不检查住院病历, 优势不显著,扣 10 分; 色疗法的应用。 但抽查门诊病历 20 份,检查临床 ②未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扣 20 分。 应用情况。
15 10 10
10
四、人员(80 分)
项 目 建设要求 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0%; ②医师职称结构:高级比例≥10%; ③医师学历结构:本科学历≥40%。 评审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 评审标准 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每降低 1%,扣 2 分; ②无高级职称扣 5 分,每降低 1%,扣 2 分; ③本科学历每降低 1%,扣 2 分。 没有系统学习四大经典的扣 10 分,系统学习比 例每降低 5%扣 1 分; 抽考中药方剂每人次不合格 者扣 3 分。 分值 15 得分
30
2.18 护理
查阅出院病历,检查护理文书中整 ①开展整体护理,辨证护理; 体护理、护理常规的实施情况。对 ②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 住院病人进行调查。 ①逐步完善随访制度; ②大于出院患者的 60%。 抽查随访登记资料、实地抽查。
20
2.19 随访
10
三、科研、论文、学术交流(60 分)
8
1.3 设备配备
10
1.4 质量管理
10
1.5 经费投入
10
1.6 中医药 文化建设
现场检察。
8
1.7 规划、 计划与 重点病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