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4.5 楼宇自控系统
4.5.1 施工技术措施
管线施工中主要注意问题
线缆、配线及设备端口的标签
所有使用的标签应为机器打印。

标签上的编号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

标签上每个字母的高度不可小于4毫米。

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防高温特性。

所有线缆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加上标签。

所有设备端口都使用标签予以标识。

所有前端设备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位置。

所有的配线及跳线都采用标签予以标识,并单独编号。

线槽与线管
施工材料(包括线槽、线管和线缆)进场时需要经过业主、监理的检查、检验、批准后才可以进场使用。

系统布线所需敷设的线槽及线管采用经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材料。

应该仔细核对设计图纸所表示的线槽及线管规格,如发现规格或数量不合理时,提出修改建议。

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线缆必须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得外露。

所有相互连接的线槽、线管必须使用裸铜线做电气导通,并接入弱电设备间的接地端子排,以保证接地电势的一致。

导通用的铜线不得焊接在线管或线槽上,必须使用压接方式。

线缆敷设
所有线缆的敷设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确认有足够空间敷设线缆。

所有的线缆应敷设在指定的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敷设多条电缆的位置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线缆的排列应避免交叉。

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

在前端设备安装位置、设备间的铜缆的预留长度一般为1米至2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控制台、机柜内的线缆应排列整齐,并绑扎在机柜内的布线槽内,同时做出标识。

线缆的敷设应便于机柜门的开启或关闭、设备的维护与更换。

接地
所有接地要求符合TIA/EIA-607标准。

保证所提供的设备都能可靠接地,并负责实施,所有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

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4.5.2 专用设备与工具
具有系统施工、测试和试运行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确保设备及工具有足够数量供施工期间使用,不得因数量或性能不足影响施工安装进度与质量。

铭牌及各类标志
提供设备的铭牌标识使用指示、警告指示、设备技术性能参数。

每项设备均应有制造厂家的铭牌,并装在显著的地方。

铭牌材料防锈、防潮,铭牌上的字体应清晰,颜色与底色成对比。

样板施工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非常重视各系统器材,设备的第一次安装过程,即样板安装工程。

我公司计划比正规的周期多一倍甚至二倍的时间,认真仔细地进行样板施工。

在自检,互检和监理检查合格后,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后,再向其他工作区域铺开施工。

材料设备质量控制要求
明确划分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供应商与供配电供应商之间材料(设备)供应界面。

双方所供设备必须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或双方签订的界面技术协议。

供货商应提供的设备和材料如下:
(1)各种电量与非电量传感器。

(2)脉冲式电度计量表(亦可由供配电供应商提供)。

(3))BAS至各供电柜的线槽、电缆等材料。

(4)与供配电、照明相连的应用软件,包括计量统计软件。

以上产品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详细的技术参数说明和质量保证书,并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

配电系统如果以通讯方式与BAS相连,则由供配电供应商对供电柜设备应提供通讯卡、通讯协议和接口软件。

并符合双方技术协议要求及产品有关的质保资料。

高压供电柜、配电箱等设备的二次线路设计必须满足BAS提出的监测和运行状态与报警的要求。

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柜、屏、台、箱、盘上应有铭牌。

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随带技术文件齐全。

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

不间断电源柜有出厂试验记录。

柜、屏、台、箱、盘器面应涂层完整、无损伤和明显碰撞凹陷,尺寸正确无变形,柜内元器件无损坏丢失,接线无脱落脱焊,柜(盘)运到现场应存放在室内,或放在干燥的、能避雨雪、风沙的场所,对有特殊保管要求的电气元件,则按产品规定妥善保管。

照明配电箱应有铭牌,回路编号齐全、正确并清晰。

照明器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符合设计技术要求或合同要求。

配电箱的器材一定符合合同要求(BAS系统提出的开关控制信号,开关运行( 手动和故障报警开关,电度计量器表)或双方技术协议要求。

检查BAS控制照明回路(系统)有关供电容量规定,用电终端器具,线缆的配套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查看产品技术说明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由BAS供货商提供的以下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详细技术参数说明和资保资料,并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

(1)各种水箱水池的液位开关或者传感器.
(2)BAS系统至给排水系统的线槽、电管、电缆等材料。

(3)与给排水系统相连的应用软件。

由给排水系统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如与BA系统以通信方式相连,则应提供满足监测和控制要求的通信卡、通信协议和接口软件。

并符合双方的技术协议或合同的要求。

给排水系统的供电设备及两次线路设计必须满足BA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要求,
并应有双方书面协议。

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现场成品保护制度,注意爱护建筑无内的装修、成品设备等设施。

施工安装前要由有关人员检查进入现场的重要设备,进行拆箱点件,并做好纪录,发现缺损机丢失情况,及时反映有关部门,在参加人员不全时,不得随意拆箱。

设备开箱点件后,对于易丢,易损部件指定专人负责入库妥善保存。

各类小型仪器以及进口零部件,在安装钱不要拆包装,设备搬运时外表面要防止碰撞。

配合土建预埋的保护管以及管口要封好,各型设备的管道接口也要封好,以免落入杂物。

加强成品保护意识,对有意破坏成品的要给予处置。

各专业遇有交叉碰撞现象发生时,不得擅自更改,须经设计、甲方等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后方可施工。

对于贵重、易损的仪器、零部件尽量在调试前再进行安装,必须提前安装的要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以防丢失损坏。

加强产品保护,防止经济损失,在业主的统一管理安排下,积极参与工地现场管理工作。

与其它工程承包商联合组成保护设备、材料的保安队伍,共同承担起工地保卫工作责任,参加施工的人员应象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爱护工程设施,确保产品完好是光荣职责,也是技术素质提高的标志。

加强施工完成区域的巡查工作,安排人员,每天一次巡查施工完成区域。

本工程采用进口设备和高档材料,价格昂贵,因此要加强退料制度,制订保管措施,对铜材等边角料及时做好回收工作。

对设备和贵重原材料的失窃与损坏,要保护好现场,报告检查、公安部门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