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发现:
神农尝百草之经验式和文献式众所周知,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是经过原始的经验积累而完成的。
这一过程是人类进行的无意识的自然药物筛选过程。
随着人类对医药知识认识的深人,才开始了有意识的主动药物筛选过程,神农尝百草就是人类主动进行药物筛选的具体实践。
最早的药物来自天然植物、动物及矿物原料。
药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早期人类为维持生存不断的与伤痛疾病作斗争。
在捕捉动物、采集植物为食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些天然的动物、植物、矿物质有减轻伤病或解除疾病的功效,便逐步有意识地应用它们来治疗伤病。
药物的发现与发展:偶然发现和随机筛选。
随着时代的进步药物的发现也逐步由机遇筛选向合理设计、由偶然向必然的漫长历史过程。
本草时期的药物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偶然发现的,到了近代也有的药物是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的。
例如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是在研究偶氮染料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后来成为人类系统地用于预防及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类化学合成药物,这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是近代药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抗菌药物发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药物是青霉素,青霉素是由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在研究葡萄球菌的实验中偶然发现的。
随机筛选主要是从广泛的天然资源中寻找,如植物中的化学成份,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从中发现特定结构和作用特点的先导化合物。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结构改进,可能发现一系列的有治疗价值的新药。
例如当前人们常用的药品其中很多是从植物成份中筛选出来的。
而抗生素就是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发展起来的。
从文献中发现:我国《史记纲鉴》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
汉代-《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书,该书收载了365种中药,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它所指出的大黄导泻、麻黄治喘至今仍然行之有效。
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颁行于公元659年,有世界最早药典之称。
全书收载药物共844种。
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通过毕生对于药物的调查去伪存真写成《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幅,药方11000余条,对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功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记述,对后世从文献方式发现药物提供了丰富的
资料参考。
如麻黄是传统中药,已有5000年的临床使用的历史。
李时珍说因其味麻色黄,故名麻黄。
《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麻黄能改善循环、发汗、止咳和退热。
1887年日本人长井长义从麻黄草中分出了麻黄碱单体。
1929年中国陈克恢研究阐明了它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药效后,麻黄碱成为最常用的经典药物用于治疗气喘病和预防支气管痉挛。
中医药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全面而深人的认识,而且其丰富的药物理论体系,既是指导用药的原则,又对中药活性筛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对芳香药物解表作用的认识,苦寒药物清热解毒作用的认识,等等,都对新药的发现和认识有重要指导意义。
因此,对中医药文献的分析比较,可初步发现药物的药理作用或可能的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