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羲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王羲之题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6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
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ē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
棐,通榧,木名。
②真草:楷书、草书。
③蕺(j)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④老姥(mǔ):老年妇女。
⑤王右军:指王羲之。
⑥重:看重,推崇。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2分) (1)持六角竹扇卖之(2)人竞买之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2) 羲之书其扇()(3)姥初有愠色()(4) 皆此类也()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6分)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10.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7.⑴持六角竹扇/卖之⑵人/竞买之(每句1分)8.⑴到去⑵写⑶恼怒,生气⑷像(每个词解1分)9.句子翻译:⑴(这些字)后来被这个弟子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下人连着懊恼了好几天。
(3分)⑵(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3分)10.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4分,每一点2分。
)篇二:古文阅读(含答案) 南京【古文阅读】水仙(清)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9.(4分)(1)季节(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B 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每小题2分) 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意对即可)陕西【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抚百姓,示仪轨抚:安抚,抚慰()(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益:利益()(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亲:亲人()(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爱:爱戴,拥戴()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2分) 17.(1)√ (2)× (3)√ (4)√ 18.C 1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2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湛江(二)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
”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注】①市井:指做生意。
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欲:欲望 D.卒为良民卒:最终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2分) 21.C 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
棐,通“榧”,木名。
②真草:楷书、草书。
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④老姥(mǔ):老年妇女。
⑤王右军:指王羲之。
⑥重:看重,推崇。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尝:(2)姥初有愠色愠: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译文: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3分) 14.(1)曾经(2)生气、发怒(2分) 15.(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2分)16.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3分)仙桃(二)文言文阅读(6分)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
将置后③,不知所立。
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
问其简,已失之矣。
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
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
③〔置后〕选立继承人。
④〔二简〕两片竹简。
⑤〔识(zhl)〕记住。
⑥〔甚习〕很熟。
习,熟悉,熟练。
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以彰其咎 C.问其简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
(4分)(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
(用原文作答)(2分)(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13.A(2分) 14.(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
②要选贤任能。
(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绍兴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19.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3分)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2)适异国来贡狮猫(▲ )(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4)既而鼠跳掷渐迟(▲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 22.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 )(3分)A.釜底抽薪B.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E.声东击西衢州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①。
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
密语曰:“非秀才之文。
”对曰:“某②苦心忧课③,非假手也。
”公曰:“此某所为文。
兼④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