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方案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方案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方案
印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

为了把握高校课堂的灵魂,把课堂还给学生,按照“预习引导、分组探究、分层训练”的思路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学校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理念先导,以回归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轴线,以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关键,特制定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方案。

一、科学创建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偏科现象、家庭背景等要素,将每组学生分为四层,分别命名为1至4号。

二、组长的选拔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

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

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应该优秀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三、学习小组的培训
培训是保持小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动力机。

学习小组的培训要多层次,制
度化,经常化,使培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培训的时间要短但是培训的频次要多。

学习小组培训的基本要求是:1、搞好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

2、培训学习小组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且培训要经常化。

3、老师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正面引导,保证课堂的“安全”。

4、培养组员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指导组织、管理的才能;适当给学生加“餐”。

5、培养合作能力:学会条理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学会修改完善等。

四、组长培训
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定期召开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给组长加自助餐。

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

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有例题,有规律方法总结,有针对性习题,有答案;量上由小见大;对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适时进行肯定、表扬、激励。

五、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

小组组建后,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创新性地确定小组的组名,确定小组的口号、组规、组训,制作小组宣言及小组奋斗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

这样做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六、小组评价策略
评价是最好的管理,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包括小组评价和教师
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

小组评价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和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评价。

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

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1、学生考勤。

小组有无故迟到、缺席学生扣1分,无迟到、缺席学生不评价。

2、课前检查。

课前检查是课前教师检查学生上次课内掌握知识的情况,或预习情况。

小组成员完成任务较好的加1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基本达标的不得分。

3、完成学案。

预习过程结束后,教师检查学生学案独立完成情况,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较好的加1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基本达标的不得分。

4、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组长组织认真负责,小组成员讨论积极,没有讲闲话、做闲事、互相推诿现象。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较好的加1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基本达标的不得分。

5、展示过程。

该过程要求小组成员主动、积极、快速、定位展示,语言得体,声音亮,仪态大方。

每欠缺一项扣一分,每组每节课扣分1次.
必展部分:科任教师指定小组成员必须展示的内容,回答基本正确的加1
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不正确不得分。

抢展内容:科任教师提出问题,小组争抢展示时,回答基本正确的加1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不正确不得分。

6、质疑答疑。

质疑:在组间展示过程中,学生质疑要有一定深度,富有启发性。

质疑时方向基本正确的加1分;有一定深度,富有启发性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不正确不得分。

答疑:在组间展示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时,小组学生答疑时,积极参与,表现得体,且回答正确,该小组加1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不正确不得分。

7、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环节中,完成较好的,该小组加1分,优秀的加2分,特别优秀的加3分,基本完成的不得分。

8、课堂纪律。

课堂有讲话、睡觉、打跳、抄袭、专注度不高等违纪行为的1人次扣1分,无上限;课堂课纪律正常不加分。

备注:1、每个班选一名学生记录分、登分,其他学生不得随意篡改。

2、量化时,加分减分以加减号(+、-)和阿拉伯数字填写在相应栏目和组别里。

如加1分,则填写为“+1”,减1分则填写为“-1”;不得分则不填写。

七、小组奖励策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

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也可以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

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有机联系起来。

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需要定期对小组表现进行汇总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个人方面:每周评出“周星”,每阶段评出“阶段星”,每学期评出“学期星”,给予奖励。

小组方面:每周评出“周小组星”,每阶段评出“阶段小组星”,每学期评出“学期小组星”,给予小组奖励。

每周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并给予流动奖杯,放在教室显眼的地方,并写出是哪个小组获得。

学校方面:每学期会评出“十佳星”、“十佳小组”,给予奖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