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管理办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处方管理办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2.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要在修改处签医师(全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每张处方修改不得超过(两处),否则应重新开具。
3.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处方已达( 5 )种药物且正文无空白处时可省略斜线。
4.一些临床诊断对心理产生影响的疾病或涉及患者隐私的疾病等,可使用(标准疾病)代码。
某些疾病在首次门诊或急诊( 不能确诊 )时可写某症状待查。
5.儿童患者到急诊科或其他临床科室就诊时,要使用(儿科)处方。
6.医师处方时,须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7.只有(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可将麻醉药品注射剂(带出医院)使用。
8.执业医师经有关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分别在本院(开具麻、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但不得为自己开具麻、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9.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剧痛。
癌症病人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盐酸哌替定(度冷丁))。
10.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 抗焦虑)、( 抗惊厥)、( 肌肉松弛 )、镇静和催眠等作用,主要适应证(焦虑),还有失眠、惊恐发作、癫痫、酒精戒断等。
11.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剧痛。
12.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要使用法定剂量单位。
以(克(g))为单位时可以略去不写,液体剂型或注射剂以容量为单位时,须注明药物(浓度)。
二、选择题:
1.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于( B )实施。
A. 2007.1.1
B. 2007.5.1
C. 2007.4.1
D. 2007.10.1
2.医师开具处方应遵循(C )原则。
A. 安全、经济
B.安全、有效
C. 安全、有效、经济
D.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3.西药和中成药( B),但要保证能在一个药房取出处方所列的全部药品。
A.必须分别开具处方
B.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4.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C )种。
A.
3 B.
4 C.
5 D. 6
5.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 C)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
6.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B )种. A.1 B.2 C.3 D.4
7.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经处方医师在“诊断”栏注明有效期限的不
得超过( B)天.
A.2
B.3
C.5
D.7
8.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D )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 B )日用量.
A.1
B.3
C.5
D.7
9.为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C )日常用量。
A.1 B.2 C.3 D.5
10.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B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
A.2 B.3 C.4 D.5
11.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 B )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A.1 B.2 C.3 D.4
12. 医师开具处方不能使用( D )
A. 药品通用名称.
B. 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C. 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
D. 药品的商品名或曾用名.
13.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要在(B )栏注明理由。
A.处方空白处;B.临床诊断;C.处方底部(处方后记)。
14.我院对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次处方量不得超过(A )日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经处方医师在临床诊断拦内注明理由后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至(B)日用量。
A.7;B.14;C.3。
15.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C )日常用量。
A.3;B.7;C.1。
16.盐酸哌替啶处方均为( C )次常用量,药品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A.3;B.7;C.1。
17.为门/急诊一般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D )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B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A )日常用量。
A.3;B.7;C.5;D.1。
18.布桂嗪为中等强度的镇痛药,对皮肤、黏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
属第(A )阶梯镇痛药。
A.2;B.1;C.3。
19. 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是( AC ):A.二氢埃托啡;B.吗啡;C.哌替啶。
三、简答题:
1.请写出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2.对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如何处置?
3. 简述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
4. 简述疼痛治疗初期药物剂量调整过程?
三.问答题:
1.麻醉药品:芬太尼针、瑞芬太尼针、哌替啶针、吗啡针、可待因片、吗啡缓释片、布桂嗪针
一类精神药品:丁丙诺啡注射液、氯胺酮针.
二类精神药品:苯巴比妥钠、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咪达唑仑针.
2.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开具处方时,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并且应当要求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3. 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南,癌症疼痛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
(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等。
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
(2)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
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
(3)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
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
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
(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
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
(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治疗效果。
4. 如患者突发性疼痛反复发作,需根据个体耐受情况不断调整追加药物剂量,增加药物幅度一般为原用剂量的25%~50%,最多不超过100%,以防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呼吸抑制的发生。
对于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长期应用阿片类患者,可逐渐下调药物剂量,一般每天减少25%~50%,药物剂量调整的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并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
当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首先停药1~2次,再将剂量减少50%~70%,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用有反应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