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中考必考典型例题冲刺训练(含参考答案)

生物学中考必考典型例题冲刺训练(含参考答案)

生物学中考必考典型例题冲刺训练(含参考答案)
1. 在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时,以下同学的做确的是( )
A. 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校园的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学校外边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
C. 小伟的调查记录中由蚰蜒其它同学没有,小伟决定删去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很讨厌它,但还是把它记录了下来
2. 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步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请根据图一和图二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 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的地方,在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组中,能够成对照实验的是 和 , 和 , 和 。

(2)图二表示在图一中的A 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目,共统计6次。

从第 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
的总数达到最高值。

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 (填“有”或“没有”)影响。

(3)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生态因素均是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3. 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下列现象与生物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是( )
选 项
现 象 主要影响因素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B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颈膨大 水 C 鸟类经常在不同季节飞往不同地方 温度
甲组:低温、湿土、阴暗
乙组:室温、干土、阴暗
丙组:室温、湿土、明亮
丁组:室温、湿土、阴暗 A 甲 乙 丙 丁
4.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利共生。

下列各组生物间的关系不属于共生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软腐病菌与白菜、番茄等蔬菜作物
C.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D.牛、羊与其盲肠分解植物纤维的细菌
5.下列哪项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6.判断正误
①一个池塘所有的水草和鱼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

()
③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它们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7.校园绿地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蚯蚓属于生态成分中的()
A.非生物物质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8.在2019年中国国际蔬菜博览会上,鱼菜共生生态系统首次惊艳亮相。

鱼池含有鱼粪和食物残渣的水经菜地净化后回流,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环保目标;采用植物墙、立体种植架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观赏性。

请回答:
(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输入该系统,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形式进入该系统,参与碳循环。

(2)鱼粪和食物残渣通过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

9.种植作物时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道。

这些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A.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健康
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因为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物和环境能相互影响
10.下图为植物细胞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方括号中填代码,横线上写文字)。

(1)我们用刀切开鲜橙时,流出的黄色汁液主要来自【】。

(2)如果将植物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器”是【】。

(3)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菜汤会变成绿色,但把菠菜浸到冷水中,水的颜色却没有变化,这是因为细胞中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11.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物质,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12.一株幼苗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的是()
A.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B.细胞的分裂和细胞数目的增多
C.养料和水分比较充足
D.细胞的生长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
B.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
C.细胞分类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同
14.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一烫,撕下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肥厚多汁。

仔细观察,里面还有丝丝“筋络”。

以上叙述中没有描述到的植物组织是()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
15.最容易找到苔藓植物的环境是()
A.向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B.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C.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
D.背阴、干燥、有污染的环境
16.有同学认为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小明认为它属于被子植物,下列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金鱼藻有种子
D.金鱼藻能开花、结果
17.大豆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明显变化。

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子房壁——种皮
B.受精卵——种子
C.胚珠——种皮
D.子房——果实
18.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输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③叶脉
B.结构②属于营养组织
C.⑥的细胞核是该细胞的控制中心
D.结构②的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1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动物提供能量
B.为人类提供能量
C.为植物自身制造有机物
D.以上各项都正确
20.关于我国植被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草原沙漠化严重
B.我国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
C.人均森林面积少
D.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21.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A.阴茎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前列腺和卵巢
D.睾丸和子宫
2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被吸收()
A.口腔、口腔、胃
B.胃、胃、胃
C.小肠、小肠、小肠
D.口腔、胃、胃
参考答案
1.D
2.(1)甲组、丁组;乙组、丁组;丙组、丁组;
(2)8,有;
(3)非生物
3.D
4.B
5.B
6.①×;②√;③√
7.D
8.(1)光合作用,二氧化碳;(2)分解者;(3)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9.B
10.(1)5 液泡;(2)叶绿体;(3)细胞膜;(4)4 细胞核
11.D
12.A
13.D
14.C
15.B
16.D
17.D
18.D
19.D
20.B
21.B
22.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