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导航——《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姓名
一、【走进历史,整理史实】(认真回忆,提取有效信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
口号
(主张)
代表人物
政治派别
经过
性质
(地位)
影响
(作用)
二、【感知历史,评价史实】
1、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的探索之路上(即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分别举出事
例。
2、对比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有何不同?
3、学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你有何启示?
4、学习了先辈们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事迹,作为中学生的你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三、【中考再现,巩固知识】
1、1.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量也大大减少。
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6、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7、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9、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
B .不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训练新式军队
D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10、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哪个省?( ) A .沪 B .赣 C .湘 D .鄂
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人文主义
B .启蒙思想
C .三民主义
D .社会主义
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1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族主义
1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5、若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
A .思想解放的作用
B .民主革命的影响
C .政治改革的意义
D .民族战争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某班决定举办一期历史图文展览,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并整理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试比较上述三次运动中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
2)请你为本次展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请再增加一个人物并简介其功绩。
奕 主要功绩:为挽救清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他与同僚发起一场以“自
强”、
“求富”为口号的运动。
康有为 主要功绩:为救亡图存,他把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推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孙中山 主要功绩:创立同盟会,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人物:
主要功绩:
主题:
人物:
功绩:
2、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
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
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
在各色的梦里,20 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2)据材料二,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4分)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分)
观点:正确。
(1分)理由: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分)
(2)梦想:实现社会平等;实现民族团结;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建立民主法治国家。
(言之有理,答对三条即可得3分)
原因: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国家处于内战状态;日本扩大侵略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缓慢;民主思想传播;人们渴望民族振兴等。
(言之有理,答对二条即可得2分)
(3)措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言之有理,答对二条即可得4分)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答案只要符合“中华民族振兴”的主题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