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法制史 第十章 英国法

外国法制史 第十章 英国法


第一,议会立法权大大加强,制定法地位提高。 第二,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第三,普通法和衡平法在内容上得到充实,并被赋 予新的含义。
1.选举制的改革 2.制定法数量大增,地位提高 3.法院组织和程序法更加简化 1.立法程序简化、授权立法增多 2.选举制度完善 3.社会立法增多 4.欧盟法成为法律渊源
再次,英王虽然统而不治,但其象征性权力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构 成了对议会和内阁的制约。 最后,司法权由法院掌握,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无经证实的失职行 为得终身任职。
(三)责任内阁制原则 根据责任内阁的原则,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执政,内 阁若失去议会下议院的信任,就只有辞职。不过在实际中,这种情况并 不常见,因为英国下议院只有多数党才掌握内阁首相的提名和选举权, 所以多数党的领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首相。而其他内阁成员则由内阁首 相拣选成为内阁大臣。 (四)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的字面含义是“法律的统治”,是现代宪法广泛采纳的 基本原则。它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 权,政府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力范围内活动,不得滥用权力侵犯个 人自由和权利。
形成过程: 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一是将巡回审判变成定期和永久性的制度; 二是将陪审制普遍运用于刑事司法与土地争端中。三是令状制度形成。
(三)衡平法的兴起
衡平的观念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万民法则是衡平观念的具体 体现,不过根据著名法律史家梅因的观点,英国法中的衡平法与罗马法 并无关联。英国法中的衡平法是14世纪左右由大法官法院的审判实践发 展起来的一整套法律规则,因号称“公平”、“正义”而得名。 衡平法兴起的原因:
第一,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延续性。 第二,英国宪法渊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 第三,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
英国行政法是关于公共行政的全部法律,内容不以行政诉讼为限, 还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权力、义务、权利和责任在内。简而言之,行 政法就是支配行政活动的法律。 (一)宪法基础 (二)同一法院 (三)同一法律 (一)越权无效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三)程序公正原则
普通法是英国法最重要的渊源。从法源的意义来看,普通法是指由普 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判例)。 在普通法中,“遵循先例”是最基本的原则。 普通法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特征是“程序先于权利”。
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 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 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 衡平法被称为“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所谓制定法,是指依据立法程序提出立法议案,经国会上、下两院讨 论通过后,再由女王陛下批准颁布施行的成文法律(令)。 制定法的种类有:欧洲联盟法、议会立法、授权立法。
信托制是英国法所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当事人约 定:一方(信托人)将其一定的财产(土地或动产)转让给他方(受托 人),而由第三人(受益人)享受收益。 (一)受益制 英国中世纪的受益制又称为“用益权制”,即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占有 和使用土地。它产生于13世纪中叶。分为消极受益制和积极受益制。亨 利八世当政后,于1535年颁布了《用益权法》,取消了消极受益制,积 极受益制得到承认,并逐渐发展为信托制。 (二)信托制 信托制是财产所有人为了第三人的利益, 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的一项制度。它来 源于中世纪的受益制,到资产阶级革命后, 便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信托制。在现代 社会中,信托制最明显的作用是利用信托 财产进行投资活动。
(二)对价的分类
(1)待支付的对价
(2)已支付的对价 (3)过去完成的对价
(三)对价的一般规则
(1)对价无需对等 (2)过去的对价无效 (3)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 (4)平内尔原则 (5)不得自食其言原则
(一)发展过程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私人利益的民事过错行为。早期英国沿袭日耳曼 法,侵权和犯罪不分,14世纪以后开始,民事侵权概念开始形成。至17 世纪,英国侵权行为法逐步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侵权行为法的一般理论 (一)对人身的侵害 (1)非法身体接触。(2)恐吓。(3)非法监禁。(4)诽谤 (二)对财产的侵害 (1)非法侵入土地(2)妨害(3)侵占 (三)其他侵害 (1)对婚姻的侵害。(2)经济侵权行为。(3)其他经济侵权。 (4)精神折磨。 (四)英国侵权行为法的特点
(一)过失责任原则
即“无过失即无责任”
(二)比较责任原则 它以个人的过失为基础,但确定赔偿时,不仅要考虑被告的过失,也 考虑到原告的过失,对双方的责任进行比较,根据双方过失的轻重以确 定责任的大小。 (三)严格责任原则 是19世纪以后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也称作无过失责任原则,其含义为: 侵权行为人即使没有过失,也要对侵权行为负无条件的赔偿的责任。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1909年,议会通过了《行业委员会法》,规定了劳资双方通过谈判, 确定最低工资水平,以保障工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1937年的《工厂 法》中,专章规定了劳动安全和卫生制度。战后,英国制定并颁布了大 量社会保障立法。 1948年,英国政府向全球郑重 宣布已经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 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福利国家”。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济贫法
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1834年以“新济贫法”取代了原先的济贫法。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济贫法
Hale Waihona Puke (1)《1908年养老金条例》。(2)《国民保险法》。(3)《职业介 绍法》。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1802年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1819年、1825年、1831年和 1833年几次颁布新的《工厂法》、1876年,议会通过《工会法修正案》
诺曼征服对于英国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 法律史学家梅特兰称之为是“一场决定整个英国法未来历 史的巨大变革”。 诺曼征服后,逐渐形成了英国法的三大渊源:普通法、 衡平法和制定法,从而使英国封建法律体系得以确立,在 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英国法很少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因此,有些西方学者认为,英国法的真正历史开始于诺曼 征服。
信托制和受益制 的差别
“从身份到契约”(梅因) 契约是一种以发生、变更或消灭某项法律关系为目的而达成的协议。 契约的要素: 第一,须以发生法律关系为目的。 第二,须有协议存在。
第三,存在对价或者以盖印契约代替。
第四,须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 第五,标的合法。
(一)对价的概念
对价又称约因,就是以自己的诺言去换取对方的诺言;或者说,是为 了使对方作出某些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以自己对等的行为来作保证。
家庭法和继承法在英国实际上属于两个基本独立的法律部门。家庭法 主要规定婚姻、夫妻关系、夫妻财产、父母子女关系、收养、监护以及 未成年人保护等制度;继承法主要调整遗嘱继承、法定继承和遗产管理 等问题。
(一)婚姻关系 (二)夫妻关系 (三)父母子女关系
(一)财产继承 (二)身份爵位集成
凡是依据社会政策制订,用以保护某些特别需要 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的立 法,便是社会立法。 (一)济贫法的起源 1601年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长期指导和规范着英国的济贫工作。
(二)普通法的形成
作为一种法律渊源,普通法(common law)指的是12世纪前后发展起 来的,通行于全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普通法的形成是以中央集权制为 前提、以统一的司法机构的建立为条件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遵循先 例原则和程序先于权利原则。 形成的基础:
一是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二是统一司法机构的建立。三是各地存在分 散的习惯是普通法的源泉。
英国是“近代宪法之母”。英国是一个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国家没有成文的宪法典。其宪法渊源包括三部分: (一)宪法性法律 1.1215年的《大宪章》 2.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 3.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 4.1689年的《权利法案》 5.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6.1911年《议会法》和1949年《议会法》 (二)宪法性判例 (三)宪法惯例
(一)议会主权原则
议会主权就是议会至上——议会拥有
最高立法权,议会立法不受限制;英国 议会的权力在法律上具有最高性、永久
性和不可分割性。
(二)分权原则 首先,议会拥有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并有权对政府进行行 政监督,上、下两院各司其职,彼此制约。
其次,行政权由内阁行使,但必须向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
英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至今没有颁布成文刑法典的国家之一,然而英 国刑法的发展却几乎伴随着整个英国法律史。从整体上看,英国刑法的 渊源在历史上主要为以判例形式体现的普通法。 犯罪是指一种作为或不作为,其本身或后果被认为是有害的,为国家 所禁止的,其行为人应该受到刑法的某种惩罚的行为。 分类:以1967年为界 1967年前将犯罪划分为叛逆罪、重 罪与轻罪。 1967年《刑事法令》颁布后:可起 诉罪、可速决罪和既可起诉又可速决罪 的新分类。
(一)财产的概念 指可以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物或权利,或者是一种“可以交换的权 利”。 (二)财产的分类 划分标准与大陆法系不同。大陆法系:按财产移动后会不会改变性质 为标准。 英美法系:按诉讼划分。动产:来自对人诉讼,意即这种诉讼要求特 定人归还原物或赔偿损失。不动产:来自对物诉讼,意即这种诉讼要求 收回实体的、特定的物。 英国传统观念:无土不王。土地所有人是国王,其他土地土地拥有者 享有的权利称为地产权。地产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所有权,因为它是以 国王为根源的,私人持有地产一般都须向国王承担若干封建义务。 1925年以后,地产权仅剩下两种:一种是完全保有地产权(不限嗣继 承地产权),一种是租借地产权。此时的完全保有地产权已与真正的所 有权没有多大的区别。
(一)诺曼征服及其对英国法的影响
古代英国法的发展与两次异族入侵及军事征服有密切关系。
五世纪中叶起盎格鲁萨克逊的入侵在英格兰确立了日耳曼法的主导 地位;
1066年的诺曼征服及后来诺曼王门的法律改革为英格兰带来了普通 法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