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一.选择题(共17小题)1.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A.F<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甲2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则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A.F>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甲4.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A.P>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甲5.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6.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甲7.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D.乙物块与丙物块的质量相等8.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甲C.F=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甲10.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11.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A.0B.0.3N C.0.5N D.0.8N12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14.关于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C.潜水艇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D.潜水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15.粗细均匀、密度为ρ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ρ水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髙度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则的关系是()A.B.C.D.16.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C.弹簧称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17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A.悬浮,1.0×103kg/m3B.漂浮,0.95×103kg/m3C.下沉,1.2×103kg/m3D.漂浮,0.90×103kg/m3二.填空题(共4小题)18.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b)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___;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19.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20.将一实心小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从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则物块漂浮时与未放入物块时相比较.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若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1m3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为_________kg.21.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种类有关;(1)根据经验,你还能提出的一个猜想是:_________.(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某同学利用相关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验证猜想B,应选择的图是_________(选填序号),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3)铁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是浮力是_________N.(4)该实验主要运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5)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是根据_________原理制成的.三.解答题(共9小题)22.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23.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装有深4cm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求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2)求塑料块的密度:(3)当物体所受的浮力为2N时,所加水的体积为多少?24.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容器的横截面积;(2)塑料块的密度:(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水面升高了多少?(4)加水400cm3时,塑料块的浮力是多少?25.如图,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g取10N/kg)(1)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F/N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_Pa.26.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_________N.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g取10N/kg)(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_Pa.27.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80cm3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 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不计细线重,g取10N/kg)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1)除图1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九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F/N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2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_Pa.28.小明选用了如图1中的质量约600g 的金属皇冠模型,若能测出模型所受重力G模型、模型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且知水的密度ρ水,就可以根据=,求出模型密度ρ模型(1)证明式子=成立.(2)现有足量的水和图2中的各种可选的器材,要利用=测出模型的密度,根据实验要求从器材A、B、C、D、E、F 中选择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并写出测模型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所需记录的数据.a.选择的器材(填代号):b.实验步骤及需要记录的数据:29.受阿基米德辨别真伪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1)碗的体积为_________cm3;(2)碗的质量为_________g;(3)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3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A.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E.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发现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E“)(3)分析比较实验____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一.选择题(共17小题)1.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A.F<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甲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同一物块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块受到的重力;得出了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从图可以得出物块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解答:解:∵物块漂浮,∴F浮=G,∴物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块受到的重力G,即F甲=F乙=G;又∵ρ液gV排=F浮,∵由图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V乙,∴甲、乙液体的密度为ρ甲<ρ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漂浮的条件F=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浮2.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推理法.分析:知道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物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确定在水中存在的状态,是下沉在水底、悬浮还是漂浮?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解答:解:(1)∵物块的密度:<ρ水,∴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将漂浮.(2)∵物块漂浮,∴F浮=G排=G物,即:m排g=m物g,∴m排=m物=30g,所以溢出水的质量为30g;(3)∵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水深h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比较复杂,特别对“F浮=G排=G物”(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综合使用)要注意灵活使用.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则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A.F>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甲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力.分析:知道球漂浮、悬浮、沉底(同一小球重力相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由球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水v排g比较受浮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球漂浮,∴F甲=G,∵球悬浮,∴F乙=G,∵球下沉,∴F丙<G.∴F甲=F乙>F丙.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型的题目主要是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推导.4.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A.P>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甲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分析:放入液体的木块完全相同,由浮沉条件可知两物体所受浮力相等,由浮力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由压强公式可知对底部的压强.解答:解:两木块完全相同,它们在液体内都是静止的,故受力平衡,即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由于物体在甲中浸入水面的体积比乙中的小,故由F=ρgV,得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P=ρgh 得,由于液面高度相同,则P甲>P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浮力公式及压强公式,两式要注意区分.5.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推理法.分析:吸气时,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水进入烧瓶中自重增大,但v不变,浮力不变,根据浮沉排条件分析.解答:解:若从A管吸气,液体进入烧瓶内,自身重增大,但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自重大于浮力,将下沉.故选C.点评: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无关.6\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甲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压轴题;推理法.分析:(1)在左图中,液体甲装入塑料瓶内放入水中,下沉一些,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2)在右图中,液体乙装入塑料瓶内放入水中,上浮一些,可知乙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据此综合分析.解答:解:(1)左图:F=ρ水v排g=ρ甲vg浮∵v排甲>v,∴ρ甲>ρ水;﹣﹣﹣﹣﹣﹣﹣﹣﹣﹣﹣﹣﹣﹣﹣﹣﹣﹣﹣﹣﹣﹣①(2)右图:F浮=ρ水v排g=ρ乙vg∵V排乙<V∴ρ乙<ρ水;﹣﹣﹣﹣﹣﹣﹣﹣﹣﹣﹣﹣﹣﹣﹣﹣﹣﹣﹣﹣﹣﹣﹣﹣②由①②可得:ρ甲>ρ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从图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也可以这样分析:因为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那么甲乙两种液体在水中状态分别为悬浮和漂浮.所以甲液体密度=水密度;乙液体密度小于水密度,所以甲密度大于乙密度.7.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D.乙物块与丙物块的质量相等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浮沉的应用.分析:(1)两种情况下甲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的浮力相同;(2)只分析甲物体,左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等于甲物体重加上绳的拉力,右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等于甲物体重加上丙物体重;由此可知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3)乙物体要给甲物体向下的拉力,乙物体受到的重力要大于浮力,因此乙物体的密度要大于水的密度;(4)把甲乙、甲丙分别当做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因为都是漂浮体,浮力都等于自重,而甲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比甲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所以乙物块的重比丙物块大,据此分析乙丙两物块的质量关系.解答:解:A、∵F=ρ水v排g,两种情况下甲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A正确;B、左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甲+F拉,右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甲+G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F拉=G丙,故B正确;C、乙物体受重力、拉力和浮力,则重力大于浮力,故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故C正确;D、乙物体受重力、拉力和浮力,由于拉力等于丙的重力,故乙的重力大于丙的重力,则乙物块的质量大于丙物块的质量,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应注意将物体分开分析,会利用物体平衡时合力为零的特点,充分将阿基米德原理F=ρ水v排g和漂浮浮条件F浮=G联合使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8.)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动态预测题.分析:当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由F浮=G排=G船,m船g=ρ水V排g,所以m船=ρ水V排,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g减半,ρ水V排=m船,V排不变、吃水深度不变.解答:解:因为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即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4.9N,即g=4.9N/kg,所以船的重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都将减小一半,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船的吃水深度不变.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灵活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是g在变化是本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