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检测(PI法)
一、实验方法原理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通常由G0/G1期、S期、G2期和M期组成。
G1期:细胞开始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体。
S期:DNA开始合成,这时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介于G1期和G2期之间。
当DNA复制结束成为4倍体时,细胞进入G2期。
G2期的细胞继续合成RNA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
因此,单纯从DNA含量无法区分G2期和M期。
一旦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这两个细胞或者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静止期(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同样无法与G1期区分。
因此,整个复制周期可以描述为G0/G1、S、G2/M期。
通过核酸染料PI标记DNA,并由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各个时期的分布状态,计算出G0/G1%、S%、G2/M%,了解增殖能力,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通常以S期细胞比率作为判断肿瘤增殖状态的指标。
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是将待测细胞放入样品管中,在气体的压力下进入充满鞘液的流动室。
在鞘液的约束下细胞排成单列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形成细胞柱。
通过对流动液体中排列成单列的细胞进行逐个检测,得到该细胞的光散射和荧光指标,分析出其DNA特征。
细胞周期检测的原理:PI法是较常见的一种周期检测方法。
PI 为插入性核酸荧光染料,能选择性的嵌入核酸DNA和RNA双链螺旋的碱基之间与之结合,其结合的量与DNA的含量成正比例关系,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细胞周期各个阶段的DNA分布状态,从而计算出各个期的百分含量。
PI染色后,假设G0/G1期细胞的荧光
强度为1,那么含有双份基因组DNA的G2/M期细胞的荧光强度的理论值为2,正在进行DNA复制的S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2之间。
细胞周期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二、材料及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
试剂、耗材名称品牌货号
细胞培养瓶corning
6孔板corning
10ml离心管国产
1.5ml EP管国产
胰酶(无EDTA)贝博试剂盒中包括
RNase-A 贝博试剂盒中包括
PI 贝博试剂盒中包括
无水乙醇国产
PBS 自配
2. 试剂配制
10XPBS液体配方(0.1MPBS pH 7.4)
以1L量为例:
NaCl 80g
Na2HPO4·12H2O 32.3g
NaH2PO4·2H2O 4.5g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和二水合磷酸二氢钠)
加双蒸水900mL 左右,用HCl/NaOH 调pH至7.4,最后定容为1000mL。
使用时用去离子水稀释成1XPBS
3.仪器设备
流式细胞仪;细胞培养孵箱;离心机;水浴;冰箱;离心管;封口膜;移液器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采用贝博公司的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
1.细胞样品的准备:
①单次流式细胞仪检测,1份样品细胞数量约106(我校8楼免疫教
研室的要求)
②收集细胞培养液备用。
③用胰酶(无EDTA)消化细胞,至细胞可以被轻轻用吹打下来时,
加入前面收集的细胞培养液,吹打下所有的贴壁细胞,并轻轻吹散细胞。
④将细胞悬液收集到10ml的离心管内。
800g左右离心5min,沉淀
细胞。
小心吸除上清,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培养液,以避免吸走细胞。
⑤加入1ml冰浴预冷的PBS,重悬细胞, 800g×5min。
为减少细胞
损失可用1.5ml离心。
⑥再次离心沉淀细胞,小心吸除上清,残留约20ul左右的PBS,以避免吸走细胞。
重复第5步操作,用预冷的PBS再次洗细胞,并离心收集细胞。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用250ul预冷的PBS重悬细胞。
2. 细胞固定:
缓慢加入750ul冰浴预冷无水乙醇,轻轻吹打混匀,4℃固定2小时或-20℃固定1小时,封口膜封口(此步可停止,-20℃保存样品,1周内样品检测不受影响)。
3. 染色:
①1000g左右离心3-5min,沉淀细胞。
小心吸除上清,可以残留约
50ul左右的70%乙醇,以避免吸走细胞。
③加入约1ml冰浴预冷的PBS,洗涤细胞一次。
再次离心沉淀细胞,
小心吸除上清。
④用200ul预冷的PBS重悬细
⑤加入Rnase A溶液20ul,37℃水浴30min。
⑥每管细胞样品中加入400ul碘化丙啶染色液,缓慢并充分混匀后
4℃避光孵育30 min。
染色完成后宜在24h内完成流式检测。
⑦. 流式检测和分析:用流式细胞仪在激发波长488nm波长处检测红
色荧光,同时检测光散射情况。
采用适当分析软件进行细胞DNA含量分析和光散射分析。
注意事项
1.RNaseA用PBS配制,但是注意要沸水浴去除DNase的活性。
试剂
盒中带有配制好的酶。
2.流式分析时需要的是单个细胞悬液,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充分混悬细
胞。
3.固定过程中不直接加70%乙醇的原因是:直接加入乙醇会导致细胞团聚的现象,很难重悬成单细胞。
乙醇固定之后没有细胞沉淀。
3. PI液体4℃避光保存。
FlowJo分析细胞周期数据的过程
1.把细胞周期样品拖入FlowJo软件,双击打开原始数据。
如(图二)
所示:
(图二)
X轴选择FSC,Y轴选择SSC。
分析细胞周期的细胞选择上图所示的细胞群体进行分析。
2. 在SSC/FSC图中双击分析的细胞群体,如(图三)所示:
(图三)
X轴选择FL3-LIN,用来表示PI的线性信号。
Y轴选择FL3-PEAK,用来表示PI的峰值信号。
本实验数据采集采用的是贝克曼仪器采集的数据。
(如果是BD的仪器采集的数据,X轴选择FL2-W,用来表示PI
的宽度信号。
Y轴选择FL2-A,用来表示PI的面积信号),如上图所示多倍体或异倍体细胞不予分析。
3.在FlowJo工作台中选中“用于周期分析的二倍体细胞”这个结点,在工具栏的“工具”中选择“细胞周期”。
如(图四)所示
(图四)
说明:
1) 分析的模型有Watson和DJF两种,用户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进行
分析,两模型间没有实质的差别。
模式右边是两种模型的显示方式。
2) 细胞周期拟合原则:G1峰限制和G2峰限制。
根据实验结果拟合
情况,对G1峰限制和G2峰限制进行适当的调整。
曲线调整原则:粉色的曲线为模型曲线,黑色的为样本曲线,理想状况是粉色和黑色曲线吻合一致为最佳。
拟和的好坏可以
●根据右边的RMS值来判断。
RMS(root mean square)值越小
越好。
但是这只是一个相对值,只在同样本不同模拟情况下,
选取最小值来达到最佳拟和。
你可以选中G1期的峰或G2
期的峰,根据调节按钮调节峰的宽度
●通常来说,G2的位置为G1的2倍。
你可以根据相对固定
的那个峰来确定另外一个峰的位置,如G1峰相对固定的话,
就选择G2峰的均数为G1的2倍(2G1);如果G2峰相对固定
的话,就选择G1峰为G2峰的0.5G2细胞周期结果解读:
G0/G1期细胞占总的61.2%,峰位于横座标的45.76
G2/M期占13.07,峰位于横座标的91.43
S期占25.73
G2/G1为2.0(即G2期为4倍体细胞,而G1期为2倍体细胞,比值为2)
峰的变异系数为4.54%(好)
细胞碎片为0.48%,细胞聚集体有0.06%。
总的细胞数(仪器检测到的)为17525个,
在细胞周期中分析的细胞数为17431个(即排除了碎片及聚集体后)CV是变异系数。
一般CV越小,峰形越好,越尖锐。
能控制在5%左右是比较好的结果,一般小于10%就可以认可了。
细胞周期分析常用术语:
•CV:变异系数。
不同细胞群体DNA含量的细微差别可能有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因此DNA含量的流式分析中分辨率尤其关
键。
通常检测分辨率或精度由G0/G1峰的CV来反映。
影响CV
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仪器因素和样品制备及染色过程对标
本的人为影响。
•Ploidy:倍体。
原指染色体数目。
流式中用来描述总的DNA含量。
二倍体细胞有正常细胞的DNA 含量但不排除染色体的异常。
S期含量 :S期细胞占总细胞周期的比例。
细胞周期数据结果输出
1. 细胞周期结果的输出根据最终的需求可以有多种输出方式
•在细胞周期分析窗口工具栏中选择“文件”并单击,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重新命名文件名以及文
件保存的文件类型(SVG、PNG、EMF、JPG)。
把上述样品的分析应用到组中,在Flow Jo软件界面中单击打开布局编辑器,在工作台的样品空间把“分析的细胞群体结点”拖入布局编辑器中,单击布局编辑器右上角的Batch工具。
输出整个实验组的数据。
如(图五)所示
(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