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方案随着全世界低碳环保的推行,装修中的环保问题却日益突出。
装修中难免出现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多种人造板材、胶粘剂、墙纸、油漆、涂料、合成纤维板、石材等建筑材料而产生的,是带来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由于影响装修环保的因素多种多样,在装修的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不严或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导致室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既有装修材料本身的问题,也有装修施工工艺方面的问题。
实现环保装修已成为消费者迫切愿望,然而由于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复杂,要做到环保装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探索,深入了解污染来源及特点,然后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材料应用、施工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室内环境污染,达到标准的要求。
一、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污染来源和防治(一)、甲醛: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国际上已经将甲醛是为致癌物。
来源很广泛,最主要的是人造板材和粘结剂。
如主要来自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使用人造制板制作的家具,含有甲醛成份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它各类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
在实际检测中发现,甲醛的污染是最严重的,绝大部分室内环境污染物超标主要是房间的甲醛超标,所以防治甲醛污染是防治室内环境污染的重中之重。
防治甲醛污染首先是要选用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装饰装修材料,装饰装修用的人造板材如刨花板、胶合板、纤维板等是用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作为粘结剂,板材中甲醛的含量比较高,会缓慢释放在环境中,但在板材外露的部分必须采取涂覆措施。
从选材来说,首先应该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无机材料板材,如石膏板、纤维混凝土板以及其它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新型板材,尽量减少房间内有机人造板材的使用;其次应选用甲醛含量和释放量较低的人造板。
在施工过程中的涂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未释放到空气中的甲醛是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所以人造板材暴露于空气部分都应该进行涂覆,而且板材尽量要做封边处理,所有的接缝也都要进行涂覆封闭,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甲醛释放到室内空气中。
(二)、苯:苯为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苯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强烈致癌物,危害很大,而且苯有芳香味,没有什么刺激性,不易被察觉,所以更要引起重视。
室内环境中的苯主要为化工原料中的杂质,一般来自于油漆、各种装修胶(107胶、白乳胶、建筑胶等)以及各类装修用涂料、稀释剂和溶剂、粘结剂等。
在实际检测中,发现室内空气中的苯含量超标的情况相对较少,因为我国对苯危害非常重视,并从(2008年开始就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国家对这些化工产品中的苯含量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但是市场一些劣质的化工材料往往含有大量的苯,所以在选择这些材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三)、氡气:氡是一种惰性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特点。
氡气是很强的致癌气体,所以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室内环境污染物中的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下的土壤,二是建筑装饰装修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砂、石、墙体材料、石材、建筑陶瓷等。
对建筑工程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放射性检测也逐步引起重视,要求这些建筑材料在出厂时要提供放射性检测报告,如果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标超标,使用到工程中,是很难采取补救措施的,其释放的氡气要加以封闭也比较困难,一般释放氡气的矿物质还会产生射线,可以远距离对人体产生外照射,它的粒子穿透能力很强,极难加以防护,所以在选材上要特别注意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放射性问题,防患于未然,切实把好材料关是控制室内氡气污染最有效的办法。
(三)、TVOCTVOC是指总的有机挥发物,TVOC有嗅味,表现出的毒性、刺激性、组织成分极其复杂,不断被合成出新的种类,是多种有毒性有害气体的综合。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卤化烃、氧烃、脂肪烃、氮烃等,多达90O多种,其中部分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
室内装修TVOC的主要来源有:化学物质的挥发、涂料、杀虫剂、空气清新剂。
实际检测中,TVOC超标的情况比较多,绝大多数的有机建筑装饰材料都会释放出TVOC,一般的装饰装修工程中都能检测到几十甚至上百种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复杂,大多数组分以较低的浓度存在,其中芳香烃含量相对较高。
TVOC中包含了苯和甲醛,它们的防治方法也大体是相同的,首先是在选材时把好关,选择TVOC 含量合格的建筑材料,推广使用水性涂料和粘结剂。
对人造板材外露部分进行涂覆处理,以降低其释放量。
但同时也要注意慎重选择涂覆材料,因为涂覆材料本身也是新的污染源,会带来新的污染。
装修完毕还须加强通风换气,加速建筑装饰材料表面污染物的挥发,使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尽快降低到较低水平。
(四)、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但是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室内的氨气主要是混凝土、防冻剂、阻燃剂等产生的。
在正常室内装修的施工过程中,是不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不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
但是如果在装修过程中使用了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含尿素混凝土防冻剂,就会有大量的氨气或氨类化合物产生,进而室内环境中氨气的浓度较高,危害人体健康。
因为氨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冬季施工时混凝土中所加的含氨外加剂,如防冻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早强剂、阻燃剂以及板材、家具、装饰材料中使用的添加剂。
大量含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混凝土和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所造成的氨气污染往往要持续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板材、家具、装饰材料中添加剂中的氨释放比较快,不会在空气中长期大量积存,只要加强通风就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消除,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二、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有关规定,对所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进行进场检验,要求所有材料必须有厂家出具的检测报告,必要情况下,分批抽查送样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确保所有材料合格。
材料环保指标的控制如下:选用有信用的正规厂家的产品。
严格执行材料进场复测制度,超标材料一律退回。
对石材等可能具有放射性污染的材料,采取每样、多点并请国家权威部分检测的方法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施工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监控施工全过程。
(2)当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进行检验,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有关规定时,严禁使用。
(3)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文件要求。
确需更改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4)当施工完毕时,先对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其他项目施工。
三、环保材料、环保施工工艺的应用以及竣工后室内环境质量保证措施1、环保材料的使用我们在本工程全面实施环保体系,为业主提供既经济又实惠的环保型材料。
本工程施工期间对材料的选购及现场施工必须做到高质量、高标准,材料需选用符合国家规范并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后的环保产品。
对部分产品采用场外采用环保工艺生产加工,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
环保型材料选择方法如下:采用环境标志产品,加强环境管理体系。
把苯、二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1)选择环保型油漆、乳胶漆、粘接剂、木夹板等材料,避免或减少挥发性有害气体对人体和大气的损害。
(2)选用低辐射的A级天然石材。
(3)优先采用纸面石膏板,复合地板等材料。
下面对材料厂商选用及材料监控措施进行阐述。
(1)材料厂商的选用本工程的施工是材料厂商与施工单位的配合施工的过程,材料厂商的选用是保证本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厂商的选用上我司将严格控制。
1)目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及制造商以符合公司的质量管理要求,确保稳定的产品质量;追求质量、成本、交货期的适当性。
2)合格供应商定义包括主要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公司与施工安装单位。
3)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流程内部服务部编写需采购材料的技术要求,通知采购部;采购部通过各种媒体或其它渠道获取供应商资质信息,筛选后确定初选名单向初选的供应商进行相关方面的书面调查或电话咨询,专职采购人员对书面调查或电话咨询得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后,列出待审定合格供应商名单,并附详细调研记录,交由内部服务部评估。
内部服务部组织技术部、定单部及生产部门与质管部进行实地调研,并形成调研结论报告,由参与调研的部门经理在《合格供应商评审表》上签署意见,对共同确认符合合格供应商要求的单位,报总经理批准。
(2)材料监控措施本工程施工期间对材料的选购及现场施工必须做到高质量、高标准,所有材料选用国标、环保或免检的产品,且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齐全或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的。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制定以下控制措施,即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1)目的:对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业主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作业流程①过程监控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监控,包括产品制造全过程,也包括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根据公司总目标分解与质量有关的过程,转化成具体质量目标,如生产部门的工序产品合格率、技术研发部的设计输出文件失误率、采购产品的合格率。
质管部负责对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监督,确定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质管部应及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责任部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质管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②采购产品监控质管部负责编制各类检测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对生产所需采购进物资进行监控,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验区,并填写《进货检验报告》。
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具体依据《进货检验规程》执行。
专职检验员根据《进货检验规程》进行全数或抽样检验。
若检验合格,检验员在《验收单》上注明合格记录交仓库,仓库根据合格记录办理入库手续。
当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③半成品监控首件检验: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前3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由组长进行复验,填写首检记录;如不合格应要求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组长确认签字才能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