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刑法试题姓名:分数:2012.3.4上午8:30-11:30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a.阶级性b.战斗性c.严厉性d.调整、维护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处罚方法的严厉性2.我国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1997年3月14日b.1996年10月1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0月1日3.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4.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是( )a.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b.危害社会c.违反法律d.应受法律惩罚5.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a.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d.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6.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b.预防犯罪c.改造犯罪d.消灭犯罪7.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遵守监规监纪b.积极参加劳动并有科技发明创造c.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和时间、地点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a.12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14周岁10.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
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即遂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11.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的提包拿走,内有人民币5000元。
甲与丙的行为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任意共犯d.不构成共同犯罪12.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13.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14.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 )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15.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a.缓刑b.减刑c.假释d.免除处罚16.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a.半年b.1年c.2年d.3年17.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a.应当从重处罚b.可以从重处罚c.应当加重处罚d.可以加重处罚18.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 )a.挪用公款罪,b.挪用资金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不构成犯罪19.某甲潜入一商店盗窃现金5000元,被保安人员抓住后,向保安人员捅了一刀,夺路而逃。
某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故意伤害罪20.犯罪未得逞是指( )a.未发生任何危害后果b.犯罪行为未实行完毕c.犯罪目的未能实现d.未能齐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21.某甲为了杀害乙,与丙相约,并连续两天跟踪乙,考察其生活规律。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行为b.犯罪未遂c.已着手实行犯罪d.犯意表示22.某甲欲害其妻。
某日将毒药放入其妻服用的中药之中,让其服下。
其妻服后,痛苦万分,其状目不忍睹。
甲见状,急忙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
但因深度中毒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既是犯罪中止,也是犯罪未遂23.李某与赵某有仇,欲伺机杀赵某。
某日李某驾驶一辆货车,见前面一行人极像赵某,便驾车将该人撞死。
后发现该人不是赵某,李某驾车逃跑。
李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交通肇事罪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24.走私淫秽物品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 )a.出于犯罪故意b.以牟利为目的c.以传播为目的d.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25.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行为构成犯罪的数额起点一般是( )a.500元b.1000元c.2000元d.5000元26.某甲为骗取保险金,先为其母投保订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后又伺机杀害了其母,然后伪造意外伤害现场,骗取巨额保险金。
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保险诈骗罪从重论处b.以故意杀人罪从重论处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27.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受贿的,对其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b.以受贿罪论处c.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8.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当( )a.以盗窃罪论处b.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c.以诈骗罪论处d.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29.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b.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c.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谋取不道德利益的目的30.某甲参加恐怖组织后,受头头指派,使用爆炸方法将乙杀死,某甲构成( )a.故意杀人罪b.爆炸罪c.参加恐怖组织罪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31.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2.我国刑法13第“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33.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A.未逐犯B.防卫过当C.犯有较轻之罪面自首D.预备犯34.把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的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A.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B.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C.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D.按照共同犯罪入的社会危害性大小35.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36.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有的有影响有的无影响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37.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D.犯罪行为是否多次完成38.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39.伪证罪只能发生在()A.立案侦查以前B.起诉之后C.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D.判决宣告以后40.伪造货币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秩序B.社会主义国家利益C.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D.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二、多项选择题:4l一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41.洗钱罪的犯罪对象是( )a.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b.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c.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d.贪污贿赂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e.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42.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具体犯罪是以下几种:()A.武装叛乱罪B.投敌叛变罪C.巴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D.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43.唐某是中国边境居民,某日其利用熟悉地形的条件,驾船运送秦某等人偷越国境,但由于船只经不起风浪,致使船只失事,秦某落水淹死,则唐某()A.构成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44.甲某是某国有银行经理,其非法收受乙某2万元,为乙某挪用本行资金60万元,半年未还。
事发后,甲某又挪用公款10万元,准备潜逃之用,则甲某构成()A.挪用公款罪B.贪污罪C.受贿罪D.挪用资金罪45.彭某于一日酒后驾车,将行人孔某撞成重伤,彭某将孔某抱上车将车开到荒郊野外,再将孔某放下,事后离去,孔某数小时后死亡。
对于彭某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彭某以交通肇事罪论处B.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C.不以交通肇事罪论D.以故意杀人罪论处46.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B.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C.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D.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47.以下列选项中,哪些情形只以一罪论处而不实行数罪并罚?()A.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B.刑讯逼供致人重伤、死亡的C.将妇女强奸后迫使其卖淫的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时,对被组织人进行伤害、强奸的48.某电子产品生产厂商阎某对外出口电子产品,先行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60万元,产品出口之后,夸大出口数额,骗取退税款100万元,按实际出口数额税务机关只应退税20万元,阎某构成何罪?()A.偷税罪B.骗取出口退税罪C.诈骗罪D.隐匿会计账簿罪49.某国有A公司总经理的甲某,明知乙某提供的报关单、提货单、发票及业务合同全是伪造和变造的,仍以A公司的名义,代理B公司与香港C公司签订虚假进口化工原料合同共15份,并在M银行购汇共计60亿元港币。
A公司从中共收取代理费600万元人民币。
此外,甲某有20万美元的收入,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并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
甲某还指使公司出纳丙某提取公司购汇业务款30万元私分,其中甲某分得18万元,丙某分12万元。
()A.A公司犯骗购外汇罪,对A公司应当判处罚金,对甲某应当以骗购外汇罪追究刑事责任B.甲某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C.甲某构成贪污罪D.对甲某应当以骗购外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贪污罪,数罪并罚50.陶某见他人拷制计算机软盘出售获利颇丰,便购买一台计算机拷制50多种淫秽软盘,然后以电脑爱好者交流计算机软盘的名义,出售给全国各地的计算机软盘使用者。
甲先后非法拷制计算机软盘1000多张,获利2万多元。
甲的行为不构成:()A.复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B.传播淫秽物品罪C.非法经营罪D.组织淫秽表演罪三、简答题:51~5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51.简述不作为犯罪中作为特定义务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