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健康课件

环境与健康课件

环境与健康
3.生物放大作用
n 污染物随着食物链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 内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逐级 放大,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n 生物放大作用与食物链有关,还和生物蓄积 和生物浓缩作用有关。
n 例如:海水DDT浓度0.00005ppm→浮游生物 0.04ppm(约1000倍)→鱼2.07ppm(约4万 倍)→海鸟75.5ppm(约100万倍)
环境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污染的人群健康效应谱
人类疾病谱的变化
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 的反应呈金字塔形分 布:
(1)无效应负荷, (2)生理性波动, (3)代偿状态, (4)患病, (5)死亡
环境与健康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2.长期性; 3.多样性; 4.复杂性。
n 环境自净能力有限,超过能力:环境污染
环境与健康
5.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归的特点
大多数情况下:
1)高浓度 → 低浓度; 2)高分子有机物 → 低分子有机物 3)有毒物 → 低毒或无毒物。
→ 无机物;
少数情况下:
1)低浓度 → 2)无机物 → 3)低毒性 →
高浓度; 有机物; 高毒性。
汞的甲基化
NO → NO2 Cr3+ → Cr6+
环境与健康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环境与健康
环 境
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的定义
WHO 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 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 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 生近期或远期的作用。
环境与健康
二、人类环境的组成
1.自然环境
大气、水、土壤、阳光、森林 等
环境与健康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 急性中毒 2. 慢性危害 3. 远期危害 4. 间接效应
环境与健康
1. 急性中毒(1)煤烟型烟雾Fra bibliotek件时间:
1952年12月5日— 9日
地点:
英国·伦敦
主要污染物: 烟尘、二氧化硫
结果:
一周内多死亡4000人;
45岁以上死亡数为平时3倍,
1岁以内婴儿死亡数为平时1倍。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地点:
日本· 熊本县水俣湾
主要污染物:工业废水中的甲基汞
1953年 1- 2天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环境与健康
【光化学烟雾】
1.定义: 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太阳 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一种刺 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
2. 主要成分: O3( >80%)、PANs(10%)、醛类; 3. 对健康的危害:
刺激作用: 眼---PANs和醛类;呼吸道---O3 免疫抑制作用: 变态反应: 全身影响:影响氧的输送
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 状态发生了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平衡, 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严重的环境污染称为公害.
环境与健康
二、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n 环境污染物 :
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n 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1.化学性污染物 2.物理性污染物 3.生物性污染物
环境与健康
三、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2.社会环境
经济、政治、文化等
环境与健康
三、生态平衡
(有生命物质) (无生命物质)
生物系统 + 环境系统 →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
(动植物微生物) (阳光空气水土岩石)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 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动态平衡
环境与健康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人与环境通过
4.标准: 一次:0.5mg/m3, 日均:0.15mg/m3 环境与健康
(2)光化学烟雾事件
时间: 1943年、1946年、1953年; 地点: 美国洛杉矶 主要污染物:
汽车尾气 :NOX 、烃类等 光化学烟雾 :O3 、过氧酰基硝酸酯
(NOX + 烃类
紫外线
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烟雾)
结果: 数千人眼、咽喉刺激、疼痛、支气管炎症;
环境与健康
【NOX 】
1.来源:机动车辆、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
2.理化特性: 难溶于水
3.危害:
刺激腐蚀作用:
组织乏氧:NO+血红蛋白 (亚)硝酸基高铁血红蛋白
促癌作用: 102.8mg/m3
形成光化学烟雾
COPD形成原因之一
4. 标准: NO2一次 0.15mg/m3
环境与健康
2. 慢性危害
(1)水俣病
“新陈代谢” 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3.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动性
环境与健康
据计算,人的一生中 (60y)要从外界环 境吸收:
324吨空气
54吨水
32.4吨食物
也向环境排放数量 大致相同的废弃物。
空气
环境 土壤


代谢 产物
约410.4吨
环境与健康
环境污染
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与健康
4.环境的自净作用
n 定义:少量的污染物暂时性进入环境,经 过各种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仍可使 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生态平衡不致被 破坏,环境的这种功能称之为自净作用.
n 物理作用:扩散、稀释、沉降 n 化学作用:氧化、还原、中和 n 生物作用:光合作用、植物吸附作用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
1.生产性污染:工业三废、农业污染等 2.生活性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生活
炉灶;生活垃圾、粪便。 3.交通污染:汽车排气污染、噪声 4.其它污染:战争、核电站、地震、洪水灾
害、森林火灾……
环境与健康
四、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环境与健康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 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 食物链。
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种群间得以循环 和流动。
食物链对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蓄积起重要作 用。
环境与健康
2.生物蓄积和浓缩作用
n 生物蓄积作用:指同一生物个体对某项物质 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因而在生命过程中该 项物质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
n 生物浓缩作用:指生物机体摄入环境中某种 元素或化合物后加以浓缩,使生物体内该物 质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环境与健康
【SO2】
1.来源:80%来自于燃料燃烧
2.理化特性: 易溶于水,易被上呼吸道富水粘膜吸收
3. 危害:
刺激腐蚀作用: 上呼吸道
与烟尘的协同作用: 比单独危害作用大得多
全身影响:低浓乏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等;
并发肺炎等
高浓喉头水肿、痉挛窒息,
促癌作用: 10mg/m3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重要病因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