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卷命题人:刘振北审题人:刘艳(满分:11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共计48分,选对不全2分,错选或未选0分)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零,速度也可能发生变化2.关于质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一定相等B. 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则它的速度可能不变C.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一段时间物体的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 平均速率一定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南昌二中物理著名陈伟平老师某日早上8:00从学校开车带着刘老师出发去梅岭研究运动学,仪表盘上显示行驶45km后在9:30到达梅岭某处山脚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汽车经过短桥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陈老师车上的刘老师却感觉车没动,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C. 这里的8:00和9:3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陈老师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4.控制汽车油耗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国相继出台在不久的将来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而大力研发电动汽车。

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从开始经1s与3s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1∶3B. 2∶3C. 1∶6D. 16∶25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23 m/s 2B.43 m/s 2 C.89 m/s 2 D.169m/s 2 6.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0~10 s 内加速度向下,10~15 s 内加速度向上B .0~10 s 、10~15 s 内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C .0~10 s 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D .10~15 s 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7. 目前我省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位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 =2 s 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 mB .如果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下C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D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8.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 ,位移为x ,该质点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B. 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C. t=0到t=b 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D. t=0到t=b 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9.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 a 和曲线b ,由图可知( ) A. b 车运动过程中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t 1时刻a 车与b 车速度相同C. t 1到t 3时间内a 车与b 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 t 1到t 2时间内有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10.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 3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 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 图象,已知物体在t =0时速度为5 m/s ,则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11.一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 m ,则时间t 可能为( ) A.1 s B.3 s C.4 s D.5+412s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 B ∶v C ∶v D ∶v E =1∶2∶3∶2B.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E =2t B =2t C =23t D C.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v =v 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 -V A =V C -V B =V D -V C =V E -V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 =50 Hz 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正常接入电压为________V,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 点时纸带的速度EV =___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6d =65.00 cm ,3d =19.00 cm ,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 >50 Hz ,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4.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__________,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____________.三、计算题(15题8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15.(8分)一篮球以60 m/s 的水平速度垂直于篮板与篮板发生碰撞,碰撞后以碰撞前速度大小的4/5水平反弹,碰撞时间为0.5 s ,求碰撞过程中篮球的加速度.16.(8分)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的站台前观察,第1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 ,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8s ,忽略车厢之间的距离,车厢长度相等,求:(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2)第9节车厢通过他所用的时间为多少?17.(10分)一个粗糙.斜面长度为4 m ,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 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 与初速度二次方20V 的关系图象(即X -20V 图象)如图所示.(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18.(10分)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19.(10分)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保障行驶安全,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开始实施,对危险驾驶罪等规定作了重大修改完善.高速公路上根据不同路段一般有不同的限速要求,对于不遵守规定的驾驶行为进行相应处罚,图甲是在某段高速公路上前后有两个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周期性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车辆反射回的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反馈给运算单元,测出汽车的速度.图乙是两个测速仪中其中一个的测速情况,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乙可知的情况,求:(1)图乙是前后哪个测速仪工作时发出和接收的信息?(2)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3)汽车的速度是多大?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共计48分,选对不全2分,错选或未选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1) 0.1 220 交流(2)2 63 (2)225d d f-(3) 3.00(4) 偏小14. 1:8:27 1:4:9三、计算题(15题8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15. 216m/s2,方向与碰撞前的方向相反16.【答案】(1)16节;(2)0.34s【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n-得1(t tn ==++- 所以28=,n =16,故这列火车共有16节车厢。

(2)设第9节车厢通过他所用的时间为9:t 1919(60.34.t t t s s t ===-=17. 答案 (1)2 m/s 2 (2)1 s解析 (1)由v 20=2ax 推知,图线“斜率”为12a ,根据图象可知,12a = 1 m 4 m 2·s -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2 m/s 2.(2)由图象可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4 m/s 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最低点,故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时能滑到斜面最低点.设滑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时间为t ,则x =v 0t -12at 2,解得t =1 s ,t =4 s(舍去).18. 解析:(1)设甲车的起始速度为v 1,乙车的起始速度为v 2,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历的时间为t 1,则 由v 2=v 1+at 1得,t 1=v 2-v 1a =4 m/s -10 m/s-0.5 m/s 2=12 s ,此时甲车的位移x 1=v 1t 1+12at 21=⎝⎛⎭⎫10×12-12×0.5×122 m =84 m 乙车的位移x 2=v 2t 1=4×12 m =48 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x =x 1-x 2=(84-48) m =36 m. (2)设经过时间t 乙车追上甲车,此时两车的位移相同,则 由v 2t =v 1t +12at 2代入数据解得t =24 s.甲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 ′=v 1a=20 s.所以乙车在甲车停止运动后才追上甲车,应根据v 212a =v 2t ″,代入数据得,1001s =4t ″,解得t ″=25 s.答案:(1)36 m (2)25 s19. 解析:(1)因为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接收信号的时间间隔变大,可知是后测速仪工作时发出和接收的信息;p 1、p 2间有30个刻度,时间长度为1 s ,发出超声波信号p 1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 1间是9个刻度,则时间Δt 1=T 030×9=0.3 s .汽车接收到p 1时,有x 1=12v Δt 1=12×340× 0.3 m =51 m .发出超声波信号p 2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 2的时间Δt 2=12×T 030=0.4 s .汽车接收到p 2时,有x 2=12v Δt 2=12×340×0.4 m =68 m ,x =x 2-x 1=(68-51)m =17 m.(2)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经历的时间Δt =T 0+Δt 22 -Δt 12,汽车速度v ′=xΔt ,代入数据解得v ′≈16.2 m/s. 答案:(1)后测速仪 17 m (2)16.2 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