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灾情信息采集方法(征求意见稿)二Ο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一、总体要求二、灾害种类三、受灾海域(区域)四、受灾人口(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三)数据获取方式五、房屋(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三)数据获取方式六、海洋渔业(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水产养殖产品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三)养殖设备、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计算(四)毁坏渔船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五)损坏渔船直接经济损失计算(六)数据获取方式七、交通运输(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毁坏船只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三)损坏船只直接经济损失计算(四)船只货物直接经济损失(五)航道淤积直接经济损失(六)损毁航标(七)数据获取方式八、海岸基础设施(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受损港口/渔港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三)损毁码头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四)冲走、损毁货物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五)损毁防波堤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六)损毁海堤、护岸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七)损毁道路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八)损毁通讯设施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九)其他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九、海上工程设施(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损毁石油平台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三)损毁油气输送设备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四)损毁海上桥梁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五)损毁海水浴场护网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六)其他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计算及获取方式十、淹没农田(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三)数据获取方式十一、淹没盐田(一)主要指标填报说明(二)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三)数据获取方式十二、预警报信息发布情况十三、其他附件前言为便于受灾区域中县级及以上海洋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填写风暴潮灾情信息表,进而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特给出风暴潮灾情信息采集方法。
风暴潮是指由于热带气旋、温带天气系统、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的局部海面振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
因风暴潮通常夹带着近岸浪影响受灾区域,因此风暴潮灾情信息采集时需将风暴潮和由于风暴潮引起的近岸浪所造成的损失统一归入风暴潮灾情进行填报。
1、 总体要求海灾表1(风暴潮、海浪、海啸灾情信息表)中的“内容”列,填写受灾人口及承灾体的受灾数量,单位见“项目”列括号中的内容;“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列,填写风暴潮发生过程中承灾体在遭受风暴潮灾害的损坏后,直接造成其自身价值降低或者丧失的经济损失,不含任何中间环节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风暴潮过境后降雨对承灾体造成的损失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风暴潮灾情信息表应按行政区划进行统计和报送。
2、 灾害种类《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送规定(暂行)》中,风暴潮、海浪和海啸三种海洋灾害引起的灾情采用同一张报表(海灾表1)进行填报,本次给出的风暴潮灾情信息采集方法仅适用于海灾表1中的风暴潮灾害。
《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送规定(暂行)》中,风暴潮灾情信息填报分过程报送和时段报送两种。
过程报送要求每次灾害发生都需要及时填写上报,并根据《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送规定(暂行)》的要求进行灾情信息的初报、续报、核报和补报。
时段报送分一季度报、上半年报、前三季度报和年报,是对统计时段内灾情信息的汇总上报,按《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送规定(暂行)》中规定的时间进行报送。
如为过程报,在“内容”列中对应的风暴潮选项打“√”,并在“备注”列中相应的位置注明风暴潮发生的时间和引起风暴潮的台风名称,直接经济损失填写当次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为时段报,在“内容”列中对应的风暴潮选项填写既定时间段内风暴潮发生的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填写统计时段内几次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之和。
3、 受灾海域(区域)受灾海域(区域):指受到风暴潮灾害影响且造成一定损失的海域(区域)所属的行政区域,该项填写镇、县、市名或者海域名称。
县级海洋部门填写时,需填写至乡镇一级;市级海洋部门填写时,需填写至县一级;省级海洋部门填写时,需填写至市一级。
报送时应将下一级报送的风暴潮灾情信息表与本级填写的风暴潮灾情信息表一并报送给上一级海洋部门,如市级海洋部门需将县一级报送的风暴潮灾情信息表连同本级填写的风暴潮灾情信息表一并报送至省级海洋部门。
4、 受灾人口(1) 主要指标填报说明1、 受灾人口:指受灾区域内因风暴潮灾害遭受生产、生活损失的人数,单位为人。
2、 死亡人口:因风暴潮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单位为人。
3、 失踪人口:因风暴潮灾害导致下落不明、暂时无法确定是否死亡的人数,单位为人。
4、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指因风暴潮灾害受到威胁、袭击,由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需提供临时生活保障的人数,单位为人。
5、 死亡人员基本信息:死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死亡时间和死亡地点。
(2)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等不用填写直接经济损失。
(3) 数据获取方式上述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据均从当地三防部门获取,或从《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中“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一)中获取。
死亡人员基本信息从《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中“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见附件二)中获取,并将由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基本信息作为风暴潮灾情信息表的附件报送至上一级海洋部门。
5、 房屋(1) 主要指标填报说明1、 倒塌房屋:指因风暴潮灾害导致房屋整体结构塌落,或承重构件多数损毁,必须进行拆除重建的房屋数量,单位为间。
2、 损坏房屋:指因风暴潮灾害导致房屋部分承重构件出现损坏,或非承重构件出现明显裂缝,或附属构件破坏,需进行修复的房屋数量,单位为间。
3、 统计时,不统计独立的厨房、牲畜棚等辅助用房、活动房、工棚、简易房和临时房屋。
(2)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1、 “倒塌房屋”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当地的同类同等房屋在受灾当年恢复到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金并减去折旧后进行计算。
折旧办法具体参照建设部门的有关规定。
2、 “损坏房屋”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当地的同类同等房屋在受灾当年修复到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金并减去折旧后进行计算。
折旧办法具体参照建设部门的有关规定。
(3) 数据获取方式以遭受海洋灾害的沿海县等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以此行政区的民政部门发布或填报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中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民统表1)(见附件三)为基准,将其中“倒塌房屋间数”、“农房倒塌间数”,“严重损坏房屋间数”、“农房严重损坏房屋间数”,“一般损坏房屋间数”、“农房一般损坏房屋间数”等相关数据剥离使用。
同时,参照对比当地三防部门获取的数据,并适当筛选使用。
6、 海洋渔业(1) 主要指标填报说明1、 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海水养殖产量损失一成(含一成)以上的养殖面积,单位为公顷。
2、 水产养殖成灾面积: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海水养殖产量损失三成(含三成)以上的养殖面积,单位为公顷。
3、 水产养殖绝收面积: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海水养殖产量损失八成以上的养殖面积,单位为公顷。
4、 损失水产养殖数量: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损失的水产品数量,单位为吨。
5、 养殖设备、设施损失:风暴潮灾害造成的养殖设备、设施的损失量,单位按照具体的损失内容确定。
不同的养殖方式,涉及的养殖设备、设施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1)网箱养殖:鱼排、网箱、增氧机、生活设施等;(2)池塘养殖:塘堤、增氧机、防渗膜、抽水机等;(3)筏式养殖:浮筏、养殖筏架、吊绳、网笼等;(4)滩涂养殖:围网、人工鱼礁等。
6、 毁坏渔船数量:指因风暴潮灾害导致渔船无修复价值、需要重新购置的渔船数量,单位为艘。
7、 损坏渔船数量:指虽受风暴潮灾害影响受损,但可通过不同程度的修复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使用的渔船数量,单位为艘。
(2) 水产养殖产品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水产养殖”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养殖产品的减产或损失数量乘以当地受灾前市场平均价格计算。
如需分类详细计算,可参考附件四中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3) 养殖设备、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计算1、 “养殖设备、设施”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在受灾当年恢复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金并减去折旧后计算。
即,养殖设备、设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受灾当年恢复到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金(万元)-折旧费用(万元)。
2、 折旧的计算:以养殖设备、设施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减去受灾时的实际使用时间进行计算;没有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的可参考同类受灾体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进行计算。
计算时应尽量采用渔业部门的现行规定。
(4) 毁坏渔船直接经济损失计算1、 毁坏渔船的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毁坏渔船数量(艘)×购买同类渔船的市场平均价格(万元/艘)-折旧费用(万元);2、 折旧的计算:以损坏渔船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减去受灾时的实际使用时间进行计算,没有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的可参考同类渔船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进行计算。
计算时应尽量采用渔船管理部门的现行规定。
3、 将各类毁坏渔船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加,得到受灾区域内毁坏渔船的直接经济损失。
(5) 损坏渔船直接经济损失计算1、 “损坏渔船”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在受灾当年恢复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金并减去折旧后计算。
即,损坏渔船的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受灾当年恢复到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金(万元)-折旧费用(万元)。
2、 折旧的计算:以损坏渔船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减去受灾时的实际使用时间进行计算,没有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的可参考同类渔船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进行计算。
计算时应尽量采用渔船管理部门的现行规定。
(6) 数据获取方式海洋水产养殖损失和损坏渔船的相关数据可从当地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发布的《渔业受灾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五)中获取。
7、 交通运输(1) 主要指标填报说明1、 毁坏船只数量:指因风暴潮灾害导致船舶(渔船除外)无修复价值、需要重新购置的船舶数量,单位为艘。
2、 损坏船只数量:指虽受风暴潮灾害影响受损,但可通过不同程度进行修复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使用的船舶(渔船除外)数量,单位为艘。
3、 船只货物损失:指因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船上货物的损失数量,单位为吨。
4、 航道淤积长度:受灾海域内风暴潮灾害导致海上航道淤积的长度,单位为千米。
5、 损毁航标:受灾海域内,风暴潮灾害导致航标损毁的数量,单位为座。
(2) 毁坏船只直接经济损失计算1、 毁坏船只的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毁坏船只数量(艘)×购置同类船舶的市场平均价格(万元/艘)-折旧费用(万元)。
2、 折旧的计算:以损坏船只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减去受灾时的实际使用时间进行计算;没有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的可参考同类船只的设计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