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附各单元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附各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题型:
右面这些照片是谁看到的?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书上注意题型:书71—72页练习十六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知识点梳理: 这部分知识是在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 间。主要知识点如下: 1.认识钟面上的刻度 (1)时针转一大圈是12小时,分针转一大圈是60分钟。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 (3)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2.时和分的关系:1时=60分 半小时=30分 一刻=15分 3.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 面加0;如9:09 4.会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个时间。 5.会计算某一时刻过一段时间的时刻。如:6时30分过5 分是( );5时45分过一刻是( )。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知识点梳理: 一、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 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 二、知道一厘米,一米有多长。 1、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 米; 2、人的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 3、一拃大约有多长,一步大约有多长; 三、要知道1米=100厘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计算。 四、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把尺子的零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 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从几刻度起量到几厘米,就用大数减小数,得几 就是几厘米。如果用数的方法,要注意数段数。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总结
角的组成 角的分类
角的大小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直角,锐角,钝角 直角符号 画角时,先画顶点再画边。
锐角
直角
钝角
角的大小 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分类
锐角
直角


钝角
火眼金睛
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
×
√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45 &##43;1 6 ( )4
( )3 -2( )
60
7( ) -( )5
35
5、先比一比哪一个得数大,再笔算。
42-1.7+28= 53
42 - 17
25 + 2 18
53
42-28.+17= 31
42 - 28
14 + 1 17
31
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一句口诀可用来计算两道乘法 算式。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3×6 可以表示3个6相加或者6个3相加。如果有图或者条 件则根据图意或题意说意义。(此类题一般表示一 个意义。) 七、会列乘加和乘减的算式,完成应用题。 八、会完成几个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五、角的大小: 1、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没有关系,和角张口的大小有关系。 2、能判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会根据题目要求画出不同大 小的角。 六、数角:容易错的地方:学生数角时不容易数出组合的角和 图形外的角,如:数学测评P35,5.
相关题型: 我会填 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板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3、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一、本学期主要内容:(目录)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三)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四)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五)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书上注意题型:书99页练习二十四
第一单元题型:
一、填合适的单位:
1、我的床高60( ),宽120( )。
2、一根黄瓜长21( )。
二、换算、计算长度单位。
3米=()厘米 400厘米=()米
14厘米-8厘米=()厘米 40米+5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三、一辆行车每分钟行100( )
A:厘米
B:米
数学练习本长约28( )
一、认识角: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例中认识角,在此基础上认识角的各 部分名称。能说出角的特征。 容易错的地方:学生容易将角的顶点与第一单元中线段的端点混淆。 二、判断角:给出任意一个角,学生能准确的说出哪是顶点,哪是边。并 能清楚的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 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容易将一条边长一条边短的角认为不是角。 三、画角:先确定一个点,从这个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直线, 就画成一个角。 四、直角的认识:1、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 2、三角板的三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3、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点对点、 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 容易错的地方:1、学生容易用肉眼去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而不是用三 角板比一比。 2、画直角时,学生不画直角符号。
乘加乘减:在一道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 法的运算,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一共有几颗五角星?
?
表示( 3 )个( 4 )相加
加法算式: 4+4+4=12 乘法算式: 4 × 3 = 12 或 3 × 4 = 12
各部分名称:乘数 乘数 积 读作: 4乘3等于12
乘数 乘数 积
3乘4等于12
4、5个2相加,一个乘数是( ),另一个乘
数是( )
5、3×6读作:(

看谁画的对,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出来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 (
)(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 )。 4.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写出过10分的时刻,并画出分针
书上注意题型:书91页做一做;93页1、2;94页4、5;95页7、9、10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知识点梳理: 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五、会认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数线段的数量。 1、线段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之间是一条直直的线。 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直尺上5厘米到12厘米之间长( )厘米。 3、会数较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注意数的方法)。 六、会画线段。如: 1、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画线段标出长度。
容易错的题目: 1、被减数个位是0的减法:70-34=46 2、计算减数个位上是9的题目,学生容易写成加法的得数
83-29=52 3、学生计算了竖式,却忘了写横式的得数。 4、学生计算进位加法时忘了写进位的1,计算退位减法时 忘了点退位点。 5、学生列竖式时,把数字抄错,导致计算结果不同。 6、含括号的加减混合如:72-(47+16)需注意运算顺序 及书写格式。 7、做加减混合笔算时,学生没看清运算符号而做成连加、 连减了。 8、用数学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计算时,忘了写单位名称, 或写错单位名称。
A:厘米
B:米
书上注意题型:
P3的例题3;P6的例题7;P9的8;P10的9、10;
P102的5;
104的9;105的10.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点梳理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加法。(不进位加、进位加)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特殊题目:两次连加得数是100的题目。 二、两位数减两位笔算减法。(不退位减、退位减)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再减。 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 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6.看谁算的都对: 56+34-20= 78-24+39=
32+(55-46)= 86-(13+42)=
重点题目:书P29,2;P30,6,7;P36,2 P22,12;P24,做一做;P25,1、2、3; P26,5、6、7;P33,1;P34,8;P36,5;P37,6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梳理
1、解决问题
42元
28元
17元
丁丁:玩具车比卷笔机贵多少元?
42-17=25(元)
答:玩具车比卷笔机贵25元。
小芳:我买小熊娃娃和卷笔机带60元够吗?
38+17=55(元) 55元<60元 答:小芳带的钱够。
2、在○里填上“>”、“<”或“=”
42+28○42-28 42-17○28-17
42+28○42+17 42-28○42-17
第七单元题型: 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填空。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 ),分针走 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小格,也就是( ) 分,所以说1时=( )分。 3.时针从“2”走到“5”走了( )小时。
分针从“2”走到“5”走了( )分钟。 4.90分=()小时()分
小神手
用手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 直角一样大。(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4、直角没有顶点。 ( ) 5、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6、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7、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 得小,角就小。( ) 8、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
( )×6<25 6×( )<38
20>3×( ) 34>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