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冀教版语文三下《燕子》word教学设计

春冀教版语文三下《燕子》word教学设计

1 燕子
关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4、能仿照课文第一节的写法,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二、重点和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2、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
蓬勃向上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的图片。

1、齐唱少儿歌曲《小燕子》。

2、师: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
春天的到来。

它的名字叫——燕子。

媒体出示课题:1、燕子
3、指名读课题。

4、出示媒体:燕子的图片。

师:大家了解燕子吗?用二三句话来介绍燕子的外形。

说明:
看看图,唱唱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导入了本课的教学。

而且唱歌、看图都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很好地调动起来了,这样他们就会更有兴趣介绍燕子。

这一设计可谓一举多得。

(二)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用喜欢的方法学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

(3)思考问题:“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中的正待演奏的将是什么曲子?
2、学生自学。

3、检查预习情况。

说明:
要让学生理解“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就必须认真阅读全文,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生的回答,对整篇课文的大概内容、感情基调进行定位,帮助学生懂得预习时可以从整体入手。

(三)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1节:
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指名读课文第1节。

(3)从这节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的呢?
边交流,边板书:
羽毛:乌黑、光滑(抓住颜色光泽描写)
翅膀:俊俏、轻快(突出燕子的飞行特点)
尾巴:剪刀似的(抓住形状描写)
(4)听老师读,删减比较。

a、你们发现老师读的与原文有哪些不同?有“**”标出。

师读:“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学生标出不同之处;乌黑光滑的、俊俏轻快的、剪刀似的、活泼可爱的)
b.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
c.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删,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 (5)替换比较,巩固练习。

学生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

(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
(6)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 (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

)
(7)师生配合读第1节。

说明:
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练习来让学生不着痕迹地掌握。

这一环节的学习,通过删减对比朗读,学生自主替换比较,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课文第2—4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2—4节。

(2)自由朗读课文2—4节,思考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3)请完成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并说说理由。

媒体出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着它剪刀似的尾巴,()着身子在天空里
()过,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有几对燕子()倦了,()在电线上。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4)交流:
①完成填空,说说这些词用得好在哪里。

②随机字词教学:重点指导“添”字的写法。

媒体出示:“添”字的笔顺。

③指名读这三小节。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给这三小节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即用列小标题的形式归纳三节的内容。

④说说哪幅画面最吸引你,为什么?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圈出文中列举的具体景物?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⑥借助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喜欢的理由。

3、媒体出示句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出示媒体图片。

理解“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的含义。

(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
说明:
这个重点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比如展示青草、绿叶、鲜花、柔柳怎样“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又是如何为春光增添生机的,最好能播放表现重点词语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地领悟到:“这个姿势就是横掠”,“这就是由几痕细线和停歇的燕子组成的五线谱”……如不具备上述条件,教师可动手画一些简笔画,或者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画。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媒体出示作者的照片和简介。

作者简介:郑振铎(1989-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本文节选于郑振铎的著名散文《海燕》。

散文是郑振铎在1927年5月间赴欧洲学习和考察途中于海轮上所作。

初次发表于同年6月上海出版的《文学周报》。

在整篇散文中,作者由深情地回忆故乡的春燕入手,谈到海上所见燕子的矫健和轻盈,进而怀疑起它们是否就是故乡的燕子。

其后,自然地点出深深激荡着作家内心的巨大感情波澜,那就是游子远离故土所难以排遣的“轻烟似的乡愁”。

(五)拓展作业
媒体出示:
1、抄写词语
俊俏色彩鲜艳光彩夺目伶俐可爱
百花争艳增添波光粼粼演奏
2、仿照课文第一节的写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说明:
由于在第一小节教学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初步了解要抓住外形特征进行描写。

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也就不难了。

这样的作业设计,便于课内与课外交相呼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1、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
羽毛:乌黑、光滑(抓住颜色光泽描写)
翅膀:俊俏、轻快(突出燕子的飞行特点)
尾巴:剪刀似的(抓住形状描写)
关于训练材料
一、将上下两排的字,用“→”连成词。

悄俏消峭哨稍梢捎
俊壁取静带子息眉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羽毛一()翅膀一()鸣叫一()尾巴
一()春雨一()细线一()歌曲一()柳树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是我国著名作家()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

课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出燕子()、赶春、()、()的情景,突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

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和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2、文中“五线谱”指的是(),“音符”指的是()。

面对春天的美景,可爱的小燕子会唱“()”。

四、积累:
1、描写春天的成语很多,请写四个。

2、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请摘抄两句。

五、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飞倦了的燕子这么优雅、美好地停歇着,大家想想:燕子会谱什么歌,你能为它写一写歌词吗?
探究实践活动
步入春天,去认识春天里大自然当中的许多朋友,并用自己的话来为春天歌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