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荫山房导游词

余荫山房导游词

余荫山房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余荫山房游览,我是这里的导游。

相信大家都知道余荫山房是属于什么样的景点,是的,是岭南园林。

我听到有人问:园林最出名的不是苏州园林吗?这个岭南园林有什么好看的!您这是小瞧了我们这个余荫山房了。

余荫山房吸收了北方和苏州园林的特色,在只有几亩土地上,巧妙布局,各种构园要素搭配合理,用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手法,造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境界,是岭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参观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您觉得园林应该如何游览?其实我国园林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有着各种理想意境的风景。

因此,欣赏园林要在景色的主次、深浅、轻重和隐显虚实变幻中,品味造园家创造的意境。

好了,闲话少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大门。

这里原本的山房正门很小,且有照壁,经迂回方进入园林的中心地带,这才符合传统建筑的“藏而不露”。

现在所看成到的大门是当宗祠外建的。

这大门的最亮点是斗拱。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所特有,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

我们都知道每个园林的名字都有来历的,那么余荫山房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原是清朝举人邬彬之私家园林,已有130年历史。

他官至刑部主事,任七品员外郎。

更难得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所以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

后来园主人看破世情,便告老归田,隐居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

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作为园名,同时期望子孙后代能永泽先祖的福荫。

要进入余荫山房参观可是要经过一门与二门的,一门的“夹墙翠竹”是余荫山房的一大奇景。

这夹墙中怎么会有一排竹子呢?这排竹子到底多少岁了呢?相传在造园时先种下了竹子 然后再建墙与房 如果是这样的话 这排夹墙竹几乎有140年的寿命了 但现在看上去还很青翠嫩绿。

提起竹子,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这也寄托了园主人的清新高雅。

进入二门就可以看到第二大奇景是“虹桥印月”。

知道园林最美的景致是在哪里吗?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前面,我们这里的主体建筑就是大家眼前的深柳堂。

这里原来是园主人读书的地方。

堂前楹联是 “鸿爪为谁忙 忍抛故里园林 春花几度 秋花几度 蜗居容我寄 愿集名流笠履 旧雨同来 今雨同来。

”“深柳藏珍”是这里的第三大奇景。

那这里有什么珍宝呢?大家请看这里的一幅长4米的樟木板 上面刻着有清咸丰帝封赠园主人的祖父母、父母及其本人和妻室三代的圣旨。

中厅有两幅大型的花鸟挂落,全用紫檀木双面雕成,名为“松鹤延年”、“松鼠菩提”。

图案精致优美 栩栩如生。

另外 在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晚清广东三大才子刘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 以及乾隆时期大学士刘墉的墨宝 。

园林的一草一木一字一联都寄托着园林主人的情操与文化修养,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均安堂,在这里有意思的是所种的植物,大家能告诉我这里都有什么树木吗?这位大姐的观察力很强,是的,这里有酸杨桃树、龙眼树、紫荆花树。

这就可以出一谜语了,知道它能组成什么意思吗?对了,是“子孙成龙”的意思,表示园主人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继承先祖余荫,使邬氏后世昌盛繁荣。

好了,最后我拿我们这里的文昌苑的楼顶的神像与旁边的木棉树来祝福大家,读书独占鳌头、五子登科。

我的讲解完毕,现在的时间给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