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一、生活活动教师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常规(一、)晨间活动:教师行为:1、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主动问好。

简要和家长交换意见。

记录家长的特殊需要。

对幼儿进行晨检,及时处理。

培养幼儿有礼貌和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愉快和家长道别。

2、提醒并指导幼儿按要求插好晨检牌,放好自己的物品。

3、组织幼儿早餐,培养幼儿进餐的好习惯。

4、提醒并指导幼儿观察、劳动,游戏。

学习记录。

5、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6、根据气温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

7、清点幼儿到园人数,做好记录。

保育员行为: 1、开窗通风,准备好开水。

2、搞好室内卫生。

并做好午睡室和口杯、餐具的消毒工作。

3、调节室内温度及采光。

4、观察园幼儿情绪,健康状况。

5、做好幼儿早餐的准备工作。

6、协助教师培养幼儿进餐的好习惯。

7、做好餐后卫生工作。

8、做好幼儿锻炼准备。

(场地、器械、录音机等)幼儿行为: 1、衣着整洁,情绪愉快,主动接受晨检,2、主动向老师问好,进教室后按要求插好晨检牌,把所带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

3、餐前洗手,方法正确, 4、安静愉快进餐。

5、餐后自己收拾餐具。

擦嘴漱口。

6、学习劳动、观察、学习记录。

7、自主游戏。

(二、)盥洗:教师行为: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2. 观察指导幼儿盥洗,不拥挤,有秩序。

正确盥洗:不玩水和肥皂,不把水弄到地上,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搓干净,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并挂好毛巾。

3. 正确使用护肤品,保护幼儿皮肤。

4.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毛巾,学会正确的擦汗、擦鼻涕。

5. 提醒和帮助幼儿剪指甲、梳理头发。

6. 教育幼儿常洗头,洗澡,常换衣服、被褥。

保育员行为: 1. 协助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盥洗。

2.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毛巾和护肤用品,防止幼儿手脸皴裂。

3. 做到幼儿用品、毛巾洗净、消毒并按时更换。

4、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和肥皂,保持地面干爽。

5、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毛巾,学会正确的擦汗、擦鼻涕。

幼儿行为: 1、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2、盥洗时不拥挤,有秩序,学会轮流和等待。

3、正确盥洗:不玩水和肥皂,不把水弄到地上,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搓干净,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并挂好毛巾。

4、正确使用护肤品,不浪费。

5、学会使用手纸,毛巾,学会正确的擦汗、擦鼻涕。

6、常剪指甲,常洗头,洗澡,常换衣服、被褥(三、)入厕: 1. 逐渐培养幼儿大小便自理的能力。

2. 允许幼儿随时入厕。

不限制和规定时间。

3.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

4. 对自理能力差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三、)入厕: 1. 允许幼儿随时入厕。

2. 协助老师对自理差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

3. 及时为遗尿的幼儿更换洗衣物。

4、协助教师培养幼儿便后洗手的习惯。

(三、)入厕: 1、学习大小便自理。

知道想解便时自己上厕所。

2、学会使用手纸。

3、学会扎好衣裤。

(四、)进餐: 1. 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创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餐前半小时不做剧烈活动。

2. 介绍膳食名称,引起幼儿食欲。

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保持桌面整洁。

3、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保持进餐时的正确姿势,养成饭后自己收拾餐具、漱口、擦嘴的习惯。

4、对每个幼儿的食量和进餐习惯心中有数。

照顾好进食慢和体弱幼儿,让每个幼儿吃饱吃好。

5、不催食,让幼儿逐步学会细嚼慢咽。

6、指导幼儿餐后安静游戏、休息。

(四、)进餐: 1. 做好餐前准备工作。

(消毒、取餐、分发餐具、食物) 2. 照顾幼儿进餐,根据幼儿食量,及时添饭菜,让幼儿吃好吃饱。

3. 适当掌握生病或病后幼儿的进餐量。

关心照顾吃饭慢的幼儿。

4. 教育幼儿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不浪费粮食,不挑食。

(四、)进餐: 1、餐前洗手。

2、安静、愉快进餐。

姿势正确。

3、正确使用餐具,进餐速度不快不慢。

4、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不浪费粮食,不挑食。

5、餐后自己收拾餐具,漱口、擦嘴,安静休息。

(五、)午睡、起床: 1. 指导幼儿安静进午睡室。

有顺序地脱鞋子、衣服并放在固定地方。

盖好被子,安静入睡。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睡姿:侧卧、不蒙被。

良好的午睡习惯:不玩东西、安静入睡。

3. 勤巡查,及时为幼儿盖被,及时处理异常,并做好记录。

4. 起床时指导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逐步养成独立穿衣服、整理床铺的能力。

5.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

6. 检查幼儿衣服、鞋、袜是否穿整齐、穿舒服,领子要翻平整,不露腰。

7. 根据天气变化和幼儿身体情况,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五、)午睡、起床: 1. 为幼儿做好午睡准备。

2. 协助教师,帮助幼儿穿好衣服,收拾好床铺。

3. 根据天气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

4、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午睡、起床: 1、安静进午睡室。

有顺序地脱鞋子、衣服并放在固定地方。

2、侧卧、不蒙被,不玩东西、安静入睡。

3、起床时做自己能做的事,逐步养成独立穿衣服、整理床铺的能力。

4、幼儿互相帮助,穿戴整齐,5、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六、)喝水: 1、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杯子,接水时,有秩序,不拥挤,不浪费。

2、指导幼儿在适当的地方坐下安静喝水。

3、照顾幼儿喝足够数量的水,提醒幼儿渴了会自己接水喝。

(六、)喝水: 1、准备温度适宜和足够量的开水,供幼儿随时饮用。

2、教育幼儿接水时不把水洒在地上,不浪费水。

(六、)喝水: 1、用自己的杯子接水,有秩序,不拥挤,不浪费。

2、在适当的地方坐下安静喝水。

3、知道渴了会自己接水喝。

二、游戏活动教师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常规教师行为:1.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时间、空间、材料、玩具等。

2. 尊重幼儿的选择和意愿,观察幼儿游戏,记录幼儿游戏需要。

3. 激发幼儿参加各种游戏的兴趣。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能主动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

5. 鼓励、引导幼儿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6.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7. 教育幼儿和同伴友好谦让,爱护游戏设施和玩具图书,会整齐地取放和正确使用,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保育员行为:1. 游戏前协助教师为幼儿准备游戏场地和材料。

2. 保持室内外活动环境的安全卫生。

3. 关心性格内向、孤独幼儿的情绪,吸引他们参加游戏。

4. 观察幼儿游戏,了解幼儿需要。

5. 指导幼儿游戏后收拾整齐游戏材料。

幼儿行为:1、自愿选择游戏主题、游戏同伴、游戏地点,愉快地参加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 3、主动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

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会正确地取放和使用游戏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5、学习自我保护,不做危险的游戏,不离开集体。

三、教学活动教师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常规教师行为:1. 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鼓励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自己想办法克服。

2. 活动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

3. 环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4. 充分发挥幼儿同伴群体的资作用。

让幼儿感到受尊重、受欢迎、受信任,能够得到爱,感到温暖。

5.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幼儿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6.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保育员行为:1、活动前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2、协助教师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学习活动。

3、给幼儿必要的个别指导,协助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行为: 1、情绪愉快,主动、积极参加活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

3、喜欢动手、动脑。

4、乐意与人交往,合作,互助,分享。

5、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体育活动:教师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常规教师行为:1、根据气温和活动量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检查场地、幼儿衣着、鞋带、扣子是否整理好,排除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愉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喜欢并积极锻炼。

3、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

4、注意照顾个别幼儿,运动量适当。

5、教会幼儿自我保护方法。

保育员行为:1、根据气温和活动量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2、保持活动环境的安全卫生。

3、照顾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锻炼的幼儿。

4、做好场地、运动器具等准备工作。

幼儿行为: 1、愉快参加体育活动,积极锻炼。

2、懂得必要的自我保护常识:不做危险动作。

学会自己增减衣服。

3、身体不适及时告诉老师。

五、保教质量全面检查制度(一)按时提交各种计划和总结:1. 提交时间:(1)班务工作计划应在新学期开学半月内;(2)月、周工作计划应在月、周开始前一周内;(3)其它工作或活动计划应在工作或活动开始之前;(4)生成教育活动应根据需要做好方案设计;(5)学期工作总结应在学期结束前半月内;(6)月、周工作总结应在本月、周工作结束,下一个工作周期开始之前;(7)其它工作或活动总结应在工作或活动结束(阶段结束)后一周内; 2.交接人员:由计划制定人交给相应的负责人。

(二)认真组织幼儿半日活动:1.检查人:各级领导、教师互相之间; 2.方式:(1)有目的、有计划地看评;(2)随机深入实际的看评;(3)教研活动的研究;(4)优质半日活动展示;(三)做好班务工作:1.检查内容:(1)班务会(2)班级内务(3)幼儿安全(4)清洁卫生、消毒(5)家园联系工作(6)保育工作(7)幼儿发展水平(8)环境创设和幼儿活动材料(9)按幼儿园要求的各种记录2.检查时间:(1)每周定期检查:周一下午(2)不定期随机检查。

3、检查人员:安全检查由各级安全责任人;各级领导、保健医生; 4、检查要求:根据相关工作制度和临时工作需要。

以上各种检查应做好检查记录。

六、保教计划、总结与记录制度1. 各班班长应根据本园贯彻《纲要》精神和工作重点、岗位工作职责和对工作现状、工作对象的分析,结合园务工作计划等制定相应的学期工作计划。

2. 园级计划由保教主任制定:保教计划于开学第一周完成。

开学后半月内完成园科研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

3. 班务工作计划由班组人员根据本班实际和园保教工作计划制定。

班务计划应包含教育教学工作,保健保育工作,常规培养工作,游戏活动,家长工作,班级特色活动等计划,在开学一周内完成,班长执笔。

班务工作计划可在每月工作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做出工作安排。

4. 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开学第一周制定出周六兴趣班工作计划。

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制定好相应活动计划。

5. 各岗位责任人应有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记录和检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