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列原则标准

陈列原则标准

流程编号:1.4.6.1流程名称:陈列原则标准一、目的:加强卖场陈列的管理,为商品陈列工作提供原则标准,以使卖场整齐、美观有活性,增加销售。

二、流程适用范围:适用于营运各门店三、流程原则:简单易懂、可操作为原则。

四、工作职责:品类部:负责棚割图(货架陈列)的制作、调整及检核。

营运部:负责按品类部的棚割图(货架陈列)要求进行商品陈列,并反馈相应陈列信息及需求。

五、工作内容:A陈列总体规范(一)陈列的种类及方法1、整箱陈列(堆头/端架),将进货纸箱按一定深度裁剪,然后将商品放入其中陈列。

1)适用商品a.新品、促销品。

b.有意培养的商品。

c.季节性商品。

d.高流转的商品。

2)陈列要点a.堆头底座按照栈板的倍数成方型或长方型,底部栈板不外露。

b.整箱商品陈列要对齐,不允许有变形或破损箱,同一通道内的堆头要尽可能呈一条直线。

c.堆头商品一般高度在1m~1.3m之间,最高不宜超过1.5m。

5kg食用油堆头(整箱)和大瓶饮料高度以不高于5箱为好。

听装饮料一般应在10箱左右高度。

3)陈列效果a.创造价格低廉的形象。

b.量感突出。

c.亲切易接近。

d.易补充,易撤收。

2、物流筐陈列,将商品放入陈列筐中1)适用商品a.体积较小商品、价格广为人知的商品。

b.嗜好性、简便性较高商品。

c.低价格、低毛利商品。

d.不规则,不易做堆头的商品。

e.怕压碎的商品,如饼干类。

2)陈列要点a.不因易变形而损伤商品。

b.物流筐陈列不得超过两种单品。

c.商品陈列量应平行或高于物流筐的高度,筐内商品码放整齐,四周面向通道处的商品应直立陈列,不得露出筐内的填充物。

d.筐内陈列2种商品时,两种商品间应纵向用纸板隔开。

3)陈列效果a.价格低廉的形象,价格易被传播。

b.可成为整个卖场或某类商品销售区的焦点。

c.陈列时间短,易操作。

d.陈列位置易变更,易撤收。

3、突出陈列,超过通常陈列线,面向通道突出陈列的方法。

a.促销品、季节品及高流转的商品。

b.冷藏商品应尽量避免选用此种陈列方法。

2)陈列效果a.商品的露出度较高,使顾客易发现。

b.可突出商品的廉价性、丰富感,并使店铺有一种热闹的感觉。

4、梯式陈列箱装商品、罐装商品堆积成阶梯状(3层以上)的陈列方法。

1)适用商品箱装、罐装堆积码放不会变形损坏商品。

2)陈列效果a.美观、易产生感染力。

b.易使顾客产生一种廉价而又具有高级感的印象。

5、翼形陈列,在平台的两侧陈列关联商品的方法1)适用商品a.与主陈列相关联的商品。

b.特卖销售的少量剩余商品。

2)陈列效果a.商品露出度较高,增加出现在顾客视野中的频率。

b.突出廉价性、丰富性。

c.可实现单品的大量销售。

6、挂式陈列,将小商品用挂钩挂起来的陈列方法1)适用商品a.体积较小、轻量商品。

b.在常规货架上很难采用立体陈列的商品。

c.多尺寸、多颜色、多形状的商品。

2)陈列效果a.比较容易选择。

b.修改陈列方便。

7、货车陈列,使用带轮子的货车进行陈列a.体积较大商品需时常调整位置的。

b.较重的商品,不易放在货架上。

c.可大量销售的商品。

d.具有稳定感的商品。

2)陈列效果a.可突出商品的廉价性。

b.可动式陈列,可使陈列更加及时。

c.操作节省人力物力。

d.陈列位置可随意改变。

8、花车陈列1)适用商品a.体积较小商品。

b.重量轻的商品。

c.促销廉价的商品,易于顾客挑选。

2)陈列效果a.可有效展示商品美观。

b.可移动。

9、空间陈列,置于专用陈列架或吊挂于空间1)适用商品a.具有一定关联性非冷藏食品。

b.体积较小商品,在陈列架上具有稳定感。

c.能提高店铺形象的商品。

2)陈列效果a.提高店铺整体形象。

b.提高顾客对货架展柜的靠近率。

c.易向顾客传达信息。

10、墙面陈列,利用墙壁及墙壁状陈列台进行陈列的方法1)适用商品瓶装商品。

可吊挂陈列的商品。

2)陈列效果a.可有效地突出商品。

b.商品的露出度提高。

11、样品陈列,让顾客观看触摸的商品1)适用商品a.不易变味腐烂的商品。

b通过陈列,商品的价格易传扬的商品。

2)陈列要点a.样品应与商品紧凑摆放,且只放一个样品,如家电类。

b.样品有脏、残的,及时更换新样品,如服装类。

3)陈列效果a.有效突出商品。

b.使商品与顾客有亲近感。

c.进行效果演示,使顾客了解商品性能。

12、扇型陈列(接近半圆型的陈列)1)适用商品a.陈列量较少的商品。

(如电须刀)b.回转率不高的商品。

c.通过陈列效果促进销售的商品。

2)陈列效果a.可突出商品的高级感、价值感。

b.即使商品的陈列量不大,也会提高商品的存在感。

c.使顾客对商品注意程度提高。

13、在库陈列,在卖场内设置库存的陈列方法补充用的常规商品,可以提高补充作业的效率,容易确认库存情况。

14、主题陈列,即在布置商品陈列时采用各种艺术手段、宣传手段、陈列用具,并利用声音、色彩突出某一商品的主题。

1)适用商品a.新品或者某一时期的流行产品。

b.某种原因大量推销的商品。

2)陈列效果a.陈列突出卖场气氛。

b.节假日(儿童节、端午、中秋等)气氛浓烈突出。

15、端头陈列,即在货架两端进行的陈列,这是销售极强的陈列位置。

可以是单一品种商品,也可以是组合商品端头陈列原则:1)组合陈列时商品种类不宜过多,一般以四个品种为限。

(便利店可多种组合)2)组合商品之间要有关联性,无关联商品不可放在同一端架内。

3)组合中,至少有一种是低价促销商品,目的是带动其它商品的销售。

4)端头位置专门陈列特价及重点推销商品。

5)可以将同一个商品在不同的陈列架上陈列,但这种重复是在将有关联性的商品组合销售时才允许出现。

6)在端架上陈列的商品要定期更换,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如需继续陈列某种商品,需调换位置。

16、关联陈列,也称配套陈列,是一种以主力商品为中心,将关联性商品陈列于周围,以吸引并方便顾客的购买方法。

1)用途上的关联,如牙膏和牙刷.台灯和灯泡。

2)附属上的关联,如旅行用品。

3)年龄上的关联,如半岁婴儿和周岁婴儿的食品。

4)商品上的关联,如分属两个部组的羊肉片和调料。

17、量感陈列。

单纯商品陈列数量很多,并非最佳做法,应注意陈列技巧,使顾客感觉量多。

量感陈列,一方面指实物很多,另一方面是看起来很多。

量感陈列适用于食品杂货,以丰满亲切、价格低廉、易挑选等来吸引顾客。

18、岛形陈列,运用陈列柜、货架等陈列工具,在卖场的适当位置展示陈列商品,此种陈列能强调季节性、时鲜感和丰富感。

注意:1)陈列工具应与商品特征相结合。

2)陈列工具一般使用于放置在卖场的前部和中部,放置位置易被顾客发现。

3)陈列工具不宜太高,最好装有滑轮。

4)陈列工具要牢固安全。

(二)陈列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1)商品的安全陈列a.陈列稳定、不易碰倒。

b.合理陈列,不使商品受挤压、变形和破碎。

c.陈列商品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d.商品必须保证皮肤、衣服接触是安全的。

e.破损、渗漏、生锈、过期或接近保质期的、质量发生变化的商品必须下架,入库房残品区。

f.展柜、隔板无破损现象,以免危及顾客的安全。

g.不超出地面、货架、展架的承重要求。

2)特殊商品的陈列a.体积较大、较重的商品应考虑其陈列的位置及高度。

b.对玻璃制品等要采取安全措施。

c.对有棱、角、刃的商品要采用特殊方法和适当陈列工具进行陈列,(如刀具等),以防伤及顾客。

2、有效性原则:陈列效果应起到刺激顾客实施购买行为。

1)展示商品与销售可区分。

2)重点商品(A类商品)、特卖商品做大量陈列。

3)有效利用黄金陈列带。

(货架高度在120cm左右,上限不宜超过150cm,下限不宜低于90cm。

)可将下列商品放在黄金陈列带:a.希望引起顾客注意的高价商品及高毛利商品。

b.准备培养的商品c.高周转的商品(A类商品)d.新增商品和促销品4)销售量稳定、毛利较低的商品在货架下部陈列(B、C类商品)。

5)陈列方式与商品特点相符合。

6)根据商品的销量变化及时调整商品的摆放位置。

3、伸手可取原则:商品位置适当,易取易放回。

1)不要将商品陈列在够不到的地方。

2)考虑重型、体积大商品的易取性。

3)商品要与上层层板有5cm左右的距离,使商品易于取放。

4)根据商品高度和大小调整层板的高低。

4、感受原则:使顾客感觉良好,并起到引导顾客动线的作用。

1)有效利用音响、照明、色彩a.有效利用音乐,如主题音乐。

b.充分利用照明,注重照明质量。

c.考虑色彩,调节色彩搭配进行陈列。

2)新鲜感a.引入裸露陈列(如包装洋酒可打开包装)。

b.商品保持清洁,残损商品不上货架。

c.POP不应有破损、污迹、字迹不清洁等现象。

d.防止容器、商品上出现污迹或破损。

e.在整齐的陈列中适当加以变化。

f.考虑商品关联性。

g.使陈列看上去令人心情愉快、有美感。

3)为顾客提供信息a.为顾客提供建议,如提供菜谱。

b.提供样品:试吃、试用、现场演示等。

c.有效利用pop、宣传板。

d.采用关联销售的陈列方法。

e.突出季节感,提示顾客购买换季商品。

5、陈列成本收益原则1)陈列应有计划的系统实施。

2)使用栈板及有轮的输送车。

3)使用商品自带的包装箱陈列。

4)明确规定陈列最大量与最小量。

5)注重陈列空间的收益性,有效利用店铺每一处空间。

6)可以搭配销售一些高收益性商品。

7)有效利用POP。

6、分类原则1)按商品分类陈列。

如生熟分开原则:a食品可以分为“即开即食”和需经加工两个类别,而需经加工,又可以分为“半成品”和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完全生食品。

b商品包装情况,可以分为“需冷冻”、“需冷藏”、“真空”和“无需冷藏”等多种形态,必须分别陈列,防止细菌感染和顾客误食、误购。

2)按商品用途归类陈列,如无糖食品可归类陈列成专柜(架)。

3)同一小类商品中的不同品牌、不同性能、用途横向陈列。

7、相关联性的原则1)相邻货架、相邻商品要有关联性。

2)按顾客需求、特点、商品特性进行关联陈列,使顾客易于挑选。

8、纵向原则:同品牌不同规格、不同口味纵向陈列。

不同品牌、功能相同、包装相同也可纵向陈列。

例如:饮料类9、集中原则:指对多数顾客认可的品牌,将同一品牌所有口味、规格集中陈列在同一货架。

10、满陈列原则:1)保证单品陈列量丰满。

(考虑周转率、保持恰当的陈列量)2)保证族群品项齐全,无断档缺货。

3)保证整个货架的丰富量感,无空隙。

11、相对稳定原则:商品陈列位置不要经常变动,要能让顾客很容易的凭借自己的记忆就能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12、无冲突性原则1)有些商品虽属同一个商品大类,但由于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原因,它们之间有相互不容性,如注意少数民族的消费习惯,牛羊肉与猪肉必须分柜陈列。

2)保质期长短相差较大的、使用方法明显不同的、商品含水量有较大差异的、有互相串味可能的商品都要分柜陈列。

(如草莓和苹果,冰激淋和冻虾,竹制品和干燥剂,香皂和樟脑等)。

13、可对比原则有意制造一些明显差异,如在价格、功能、形态、颜色等方面,以便顾客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