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二)含答案

2021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二)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二)一、选择题1.(2020·全国小升初模拟)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是()A.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B.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2.(2020·全国小升初模拟)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红杏桃花菜花梨花B. 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 红杏桃花梨花菜花D. 红杏菜花桃花梨花3. 下列诗词描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春节B.①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元旦C.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元旦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4. 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诗句是( )A.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物的一项是()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7.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一项是()A.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 下面的诗句中,哪句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 下面的诗句哪句表明作者的心情很孤独?()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 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终日不成章.章: 文章B.泣涕零.如雨零: 零散。

C.相去.复几许去: 距离。

D.脉脉不得.语得: 得到。

12. 下面四句诗朗读节奏从意义上划分正确的一句是()A.一道残阳/ 铺/ 水中B.半江/ 瑟瑟/ 半江/ 红C.可怜/ 九月初三/ 夜D.露似真珠/ 月似弓13. 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思援/ 弓缴/ 而射之。

B.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 将至。

C.为是其智/ 弗若与?D.日初出/ 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14. 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清B.汗青C.汗清16.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下一句()A. 白云生处有人家B. 白云升处有人家C.白云深处有人家17.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C.陆游18.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19. 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 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20. 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放/ 歌/ 须纵酒B.小/ 扣柴扉/ 久不开C.谁道/ 人生/ 无再少D.若/ 有人/ 知春/ 去处二、根据意思写诗句。

(1))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

(2))及时的好雨似乎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催发植物生长。

,。

(3))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边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成千上万的花朵把花枝都给压弯了。

,。

(4))嬉戏的蝴蝶时常在花丛中起舞,舍不得离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正在枝头上欢快地鸣叫着。

,。

三、连线。

《送元二使安西》但使龙城飞将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早春》渭城朝雨浥轻尘春光懒困倚微风韩愈《江畔独步寻花》最是一年春好处万紫干红总是春王昌龄《书湖阴先生壁》采得百花成蜜后黄花雪白菜花稀王安石《四时田园杂兴》茅檐长扫净无苔为谁辛苦为谁甜范成大《春日》梅子金黄杏子肥花木成手自栽朱熹《蜂》等闲识得东风面绝胜烟柳满皇都罗隐《出塞》黄师塔前江水东不教胡马度阴山杜甫四、填空。

(1)默写一则你积累的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

,。

(2)在古代诗人笔下,祖国的山川湖海是那么迷人,有“卷地风来忽吹散,”的西湖水,有“清风半夜鸣蝉” 的明月清风,还有“ 绿树村边合,”的绿树青山。

我还知道“,。

”的美丽春景。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诗人),诗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4)中秋节时,当我们看到那闪闪的星星,圆圆的月亮时,会想起苏轼的诗句,。

(5)鞭炮声响起,灯笼挂起时,我就会想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

(6)小学六年来,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

我最爱读的古诗句是:,。

我最爱写的名言警句是:。

(7 )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脚下,我不由得吟诵起李白,。

这句诗。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并称“史学双壁”。

(9)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写山的非常多,如,。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10 )望着大雨过后的望湖楼,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

(11)春天,一家人到郊外踏青,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景色,我不禁吟诵起朱熹的,;夏天,夜晚走在乡间小路上,耳边传来阵阵蛙声,我想起了辛弃疾的,;秋天,来到山村,看着眼前的绿树、青山,我想起了孟浩然的,。

(12)爷爷回到老家,村口的孩子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爷爷望着远处不由自主地吟起了贺知章的,。

(13)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

(14)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15)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兰兰打算痛痛快快地玩一玩,爸爸给她安排了一组旅游路线,你能根据下面的诗句来推测出她将要去的旅游景点吗?(填写景点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五、诗词曲鉴赏。

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1. 将诗句补充完整。

2. 理解词语的意思。

(1)依依:。

(2)霏霏:。

(3)昔:。

(4)迟迟:。

3. 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 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一、1.A 2.B 3.C 4.C 5.B 6.D 7.B 8.A 9.B 10.B 11.C12.D 13.A 14.C 15.B 16.C 17.A 18.A 19.A 20.C二、(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三、四、(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2)望湖楼下水如天明月别枝惊鹊青山郭外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6)略(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8)司马迁史记鲁迅资治通鉴(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