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修复及再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报告班级:成型三班姓名:徐杰学号:指导老师:刘艳、马传平2014年6月8日先进修复及再制造技术—堆焊工艺设计实验班级:成型三班组员:徐杰陈振华蔡万青张洋李遥老师:刘艳马传平一、实验目的1.了解堆焊的基本原理;2.观察堆焊焊接的过程,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通过控制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平板进行堆焊;2.对堆焊后的焊件进行切割,分析金相组织和硬度值分布; 2.分析堆焊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nb-350igbt型逆变焊机;2、送丝机控制箱1个;3、轻型单丝埋弧自动焊小车一台; 4、jdhs-38#药芯焊丝一盘; 5、钢板若干块。
四、实验原理及方案堆焊方法是焊接技术的一个分支。
就其物理本质、冶金过程和热过程的基本规律而言,与一般焊接过程是相同的。
但是,它的目的不一样,它不是为了联接工件,而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在零件的表面堆敷一层或几层具有一定性能材料的工艺过程,主要用于修复零件或者增加其耐磨、耐热、耐蚀等方面的特殊性能。
通过查阅资料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设定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堆焊的实验。
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 自主设计的堆焊焊接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参数值电压(v) 26.5 焊接速度(mm/s) 12干伸长(mm)14五、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试板,用砂轮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除锈;2.按设计的方案对设置堆焊过程的工艺参数;3.用焊渣将焊丝和要焊接的区域盖住,避免弧光污染;4.开始堆焊,记录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5.完成每一道堆焊后都需要进行敲渣处理并观察其宏观外貌,继续进行下一道堆焊,直至完成10次堆焊。
6.用线切割方法将焊件切块,观察各堆焊道的显微组织,并测量硬度值。
六、实验注意事项堆焊过程注意弧光灼伤眼睛。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堆焊后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由10道焊缝呈四层金字塔形堆焊在试板面上,相邻的焊道间存在着间隙,并没有紧挨在一起。
图1 堆焊后的宏观形貌2、根据堆焊过程中所记录的电流和电压值并结合堆焊后板件的宏观形貌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中记录的电流和电压的值如表2所示。
有数据分析并结合板件的宏观形貌,我们发现:虽然设定的电压值为定值,但由于堆焊过程的影响,电流和电压都会发生变化。
如果电流较大时,则电弧的穿透能力逐渐增大,焊丝的熔化速度也增大,因此,熔透深度增大,熔宽增大,堆焊余高也增加(会增加应力集中)。
表2 堆焊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值电压(v)堆焊设计电压值:26.5 26.6电流(a)25426.6 29826.6 25126.7 25926.7 24226.6 24226.5 21726.6 25026.8 20226.6 2133、对堆焊后各层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堆焊后,对板件进行切割并进行金相组织的观察,得到的各层的金相图如下图所示,且通过对金相图的观察和分析,随着堆焊层数的增多,该区域的相当于同时进行了焊前的预热和焊后的热处理,随意累积堆焊的材料组织更加均匀,没有应力的集中,组织性能更好。
母材金相图(200x) 中间层焊缝区(200x) 中间层热影响区(200x) 中间层熔合区(200x) 最高层焊缝区(200x) 最高层熔合区(200x) 最高层母材区(200x) 最高层热影响区(200x) 图2 各层金相图4、根据测得的硬度,进行分析;在10kg载荷的作用下,得到的从最高焊缝至母材的微氏硬度值如下表所示:编号123456789微氏硬度 233.27 226.16 240.73 234 240.73 241.49 231.11 228.26 214.80 根据上述表中的数据,可得到硬度值的分布图,如图3所示:由横截面上最高层到母材的硬度变化曲线来看,经堆焊后,堆焊层的硬度值要大于母材的硬度值。
八、思考题1.堆焊工艺与一般的焊接工艺区别是什么?答:堆焊主要是以获得特定性能的表层、发挥表面层金属性能为目的,所以堆焊篇二:电路焊接实训报告电路焊接实训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一实习时间2010年12月15日~2010年12月17日二实习地点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6101 三实习目的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学生对电子元件和电子电路(数字万用表)的组装、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同时实习使学生获得了电子电路板与产品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掌握与熟悉电工电子器件与产品的调试方法和基本步骤,熟悉手工制作电子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电子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电工工具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四、实习内容1、任务讲课操作2、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1). 讲解印电子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2). 讲解电子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流程;3). 讲解了电子电路图的识图方法。
4). 练习焊接;3. 分发与清点元件。
绘制电路的原理图:1). 讲工作原理及其分类;2). 讲解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3). 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组装、焊接与调试。
电路的原理图如下:五对焊接实习的感受(1500~3000字)上周是不寻常的一周,通过这周的学习,我明显感觉自身素质提高了很多,下面就是我总结上周的实训心得。
组装万用表,看似简单,万用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看到和用到的,可这就包含了两大难点:一是焊接电路,二是万用表的安装。
首先是焊接,焊接真是困难重重,以前也只是看到别人焊东西,从来没自己动过手,正所谓“知易行难”,往往表面简单的东西里面包含着很多道理,焊接亦是如此。
我把焊接里面的学问大致总结了下,大概有以下几点:1.焊接前一定要注意,烙铁的插头必须插在右手的插座上,不能插在靠左手的插座上。
烙铁通电前应将烙铁的电线拉直并检查电线的绝缘层是否有损坏,不能使电线缠在手上。
通电后应将电烙铁插在烙铁架中,并检查烙铁头是否会碰到电线等易燃用品。
烙铁加热时以及加热后不能用手接触烙铁的发热金属部分,以免烫伤或触电。
2.新电烙铁的最初使用,新的电烙铁不能拿来就用,需要先在烙铁头镀上一层焊锡,方法是:用锉刀把烙铁头锉干净,按上电源,在温度渐渐升高的时候,用松香涂在烙铁头上;待松香冒烟,烙铁头开始能够熔化焊锡的时候,把烙铁头放在有小量松香和焊锡的砂纸上研磨、各个面都要磨到,这样就可使烙铁头镀上一层焊锡从而加强烙铁头寿命。
3.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不易焊接,可在烙铁中带水的海绵上或者在烙铁架的钢丝上抹去多余的锡。
不可在工作台或其他地方抹去。
4.焊接练习板是一块焊盘排列整齐的线路板,先将一根电线芯剥出,插入焊接练习板的小孔中,练习板放在焊接木架上进行焊接。
5.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后,接焊锡丝,观察焊锡丝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
但焊锡熔化,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立即将焊锡丝移开,再将电烙铁移开。
为了再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尖抵在电路板的焊盘上。
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
之后就是万用表的安装,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二极管、电容等的认识:判断二极管极性时可以用实习室提供的万用表,将红表棒插在“+”,黑表棒插在“—”,将二极管搭接在表棒的两端,观察万用表的偏转情况。
注意观察在电解电容侧面有“—”,是负极,如果电解电容上没用标明正负,也可以根据它引脚的长短来判断,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2.万用表中元器件的焊接:为了保证焊接的整齐美观,焊接时应将电路板板架在焊接木架上焊接,两边架空的高度要一致,元件插好后,要调整位置,使它与桌面相接触,保证每个元件的焊接高度一致。
焊接时,电阻不能离电路板太远,也不能紧贴电路板焊接,以免影响电阻的散热。
当元件焊错时,用烙铁将元件脚上的锡尽量刮除,然后将电路板竖直放置,用镊子在黄色的面将元件引脚轻轻夹出,在绿色面,用烙铁轻轻烫,同时用镊子将元件向相反方向拔除。
3.电刷的安装:将电刷旋钮的电刷安装卡转向朝上,v形电刷有一个缺口,应该放在左下角,因为电路板的3条电刷轨道中间的2条间隙较小,外侧2条较大,与电刷相对应。
当缺口在左下角时电刷接触点上面有2个相距较远,下面2个相距较近,一定不能放错。
电刷四周都要卡人电刷安装槽,用手轻轻按下。
以上都结束之后就是万用表的调试了,先装上电池和后盖,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极,档位开关旋转至欧姆档,红黑表笔靠在一起,观察指针是否转动,并微调校零旋钮进行校零。
校零之后,用红黑表笔进行测量电阻阻值,或测干电池两端的电压。
如果电压指针反偏,一般是表头引线极性接反;如果测电压示值不准,一般是焊接有问题,应对被怀疑的焊点重新处理。
一周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我回过头想一想总体的感觉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焊接的辛苦,总体上这一周给我留下的宝贵经验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并将作为我可以受用终生的财富。
这次实习给我的体会是:第一,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焊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工作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这次的实习使我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终生受用。
实习实训成绩评价:指导教师:2010- -篇三:等离子堆焊实验结果报告等离子合金粉末堆焊实验报告摘要:对合金粉末co190在等离子堆焊机上进行注塑机螺杆堆焊实验。
总共进行两次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急需解决。
实验一实验一焊后实物图如下实验前对待焊试件进行打磨抛光去除表面杂物以及焊前预热,通过对焊接工艺参数的调节与优化进行粉末堆焊,焊后用通达自有砂轮进行打磨平整,对焊接表面进行洛氏硬度测试,实验硬度为40-45度之间。
通过对实验过程分析得出,焊接硬度未达到co190合金粉末的实际硬度(57-63度)的原因如下:1.焊接试件在焊后未进行有效的焊后保温,使焊接熔池未达到完全结晶(焊件温度含在300-400℃)的情况下,就直接用磨床对焊件进行干磨损;在合金未完全固化的状态下就进行干磨,焊件在干磨过程中由于摩擦起热,焊件温度仍然会保持在300-400℃高温状况下,必然引起耐磨系数下降,使得焊件的耐磨度下降;2.在焊件干磨完后,焊件温度会仍然保持在300-400℃下,就对对焊缝表面进行硬度实验,这样在高温情况下,焊件未完全固化,硬度肯定不会达到co190的实际硬度(57-63度);3.在焊件干磨完后,一部分空冷,表面出现少量明显的条状裂纹,另一部分直接进行水冷,水冷部分由于温度急速下降,使得焊缝的残余应力未完全释放,导致出现大面积的裂纹,但是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裂纹变得细小,肉眼无法观察到,其实表面由于急速冷却裂纹仍然存在,进而使焊缝表面硬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