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定稿版

a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定稿版

a 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附件1:设计工艺流程图课程设计题目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2010级环境二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11 月30 日目录课程设计.......................................................... 第一章设计概论 .....................................................1.1 设计依据和任务...............................................1.2 设计目的..................................................... 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2.1 A2O工艺流程的优点............................................2.2 工艺流程的选择...............................................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3.1 原始设计参数.................................................3.2 格栅.........................................................3.3提升泵 .......................................................3.4沉砂池 .......................................................3.5初次沉淀池 ...................................................3.6 A2/O 生化反应池..............................................3.7 二沉池.......................................................3.8 触池和加氯间.................................................3.9 污泥贮泥池的设计.............................................3.10 脱水间...................................................... 第四章平面布置......................................................4.1平面布置原则 .................................................4.2具体平面布置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环境工程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A2O 法处理某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设计水量: 100000 m3/d2.设计水质(mg/L):CODCr :390 mg/L BOD5: 180 mg/L SS: 180 mg/LNH3-N: 40 mg/L3:设计出水水质: CODCr :60 mg/L BOD5:20 mg/L SS: 20 mg/LNH3-N: 8 mg/L4.厂址:厂区设计地坪绝对标高采用 15 m,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自设。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 11月 30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2年 11 月30 日第一章设计概论1.1 设计依据和任务(1)原始数据: Q=100000m3/dmg:进水水质()l Array mg:出水水质()l(2)设计内容和要求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文献获取: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获取充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2)工艺方案比选:对文献认真阅读后,就课题内容进行酝酿和思考,确定设计方案。

3)工艺及主要构筑物计算:对计算确定各构筑物主要尺寸及工艺流程主要运行参数。

4)设计图纸:详见设计要求。

(3)设计要求1)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该项目的设计,包括:学会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了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2)对所查阅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归纳、运用,写出文献综述。

3)弄清设计思路,掌握工艺设计的程序并进行该项目的工艺设计,包括:确定工艺流程、设计计算、编制说明书及绘制工程设计图纸等。

实际成果及要求包括:①设计说明书②计算书;③设计图纸1.2 设计目的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在“三废”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水是生命之源,而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可以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水污染控制理论,系统的掌握污水处理方案比较、优化,各主要构筑物的尺寸、运行参数等。

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和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2.1 A2O工艺流程的优点①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②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③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④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

缺点:①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 值高时更是如此。

②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

③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浓度也不宜过高。

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

一体化反应池(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无需建造单独得二沉池。

基本运行方式大体分六个阶段(包括两个过程)。

阶段A:污水通过配水闸门进入第一沟,沟内出水堰能自动调节向上关闭,沟内转刷以低转速运转,仅维持沟内污泥悬浮状态下环流,所供氧量不足,此系统处于缺氧状态,反硝化菌将上阶段产生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逸出。

在这过程中,原生污水作为碳源进入第一沟,污泥污水混合液环流后进入第二沟。

第二沟内转刷在整个阶段均以高速运行,污水污泥混合液在沟内保持恒定环流,转刷所供氧量足以氧化有机物并使氨氮转化成硝态氮,处理后的污水与活性污泥一起进入第三沟。

第三沟沟内转刷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第三沟仅用作沉淀池,使泥水分离,处理后的出水通过已降低的出水堰从第三沟排出。

阶段B:污水入流从第一沟调入第二沟,第一沟内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转。

开始,沟内处于缺氧状态,随着供氧量增加,将逐步成为富氧状态。

第二沟内处理过的污水与活性污泥一起进入第三沟,第三沟仍作为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通过第三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C:第一沟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需要设过渡段,约一小时,至该阶段末,分离过程结束。

在C阶段,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污水仍然通过第三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D:污水入流从第二沟调至第三沟,第一沟出水堰开,第三沟出水堰关停止出水。

同时,第三沟内转刷开始以低转速运转,污水污泥一起流入第二沟,在第二沟曝气后再流入第一沟。

此时,第一沟作为沉淀池。

阶段D与阶段A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反硝化作用发生在第三沟,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沟已降低的出水堰排出。

阶段E:污水入流从第三沟转向第二沟,第三沟转刷开始高速运转,以保证该段末在沟内为硝化阶段,第一沟作为沉淀池,处理后污水通过该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E 与阶段B类似,所不同的是两个外沟功能相反。

阶段F:该阶段基本与C阶段相同,第三沟内的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一沟出水堰排出。

其主要特点:①工艺流程短,构筑物和设备少,不设初沉池,调节池和单独的二沉池,污泥自动回流,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简便。

和SS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

COD得去除③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其BOD5率也在85%以上,并且硝化和脱氮作用明显。

④造价低,建造快,设备事故率低,运行管理费用少。

⑤固液分离效率比一般二沉池高,池容小,能使整个系统再较大得流量和浓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⑥污泥回流及时,减少污泥膨胀的可能。

以下为各种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2.2 工艺流程的选择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①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 =0.75,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 、COD 、SS 值为典型城市污水值。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

由于将来可能要求出水回用,处理工艺尚应硝化,考虑到NH 3-N 出水浓度排放要求较低,不必完全脱氮。

根据国内外已运行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要达到确定的治理目标,可采用“A 2/O 活性污泥法”。

具体工艺流程:各种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方案技术指标(BOD5去 除率%)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基建费能耗 占地运行 稳定 管理 情况 适应负 荷波动 备注 氧化沟90~95 <100 >100 >100 稳定 简便 适应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厂、 需要脱氮除磷地区 SBR 90~99 <100100 <100稳定 简便 适应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AB 法 85~95 <100 <100 约100一般 简便 适应可分期建设达到不同的 水质要求A/O 和A2/O 90~95 >100 >100 >100一般 一般 一般 需脱氮除磷的大型污水厂生物膜法>=90<100 <100约100稳定简便适应 适用于小型污水厂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3.1 原始设计参数原水水量 Q=100000m 3/d=1.157m 3/s总变化系数K z 24.111577.27.211.011.0z ===Q K 设计流量 s Q K Q /m 4347.175.1124.13z max =⨯==3.2 格栅⑴ 栅条的间隙数n,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v=0.8 m/s ; 栅条间隙宽度b=0.04 m; 格栅个数2个; 格栅倾角,取α=60 0Q 24347.1==0.717 m 3/s 由最优水力断面公式得栅前水深 h = 0.47m B 1 =2h=2×0.47=0.94m式中 Q------污水设计流量,m 3/s ; α------格栅倾角,(o ),取α=60 0; b ------栅条间隙,m ,取b=0.04 m; n-------栅条间隙数,个; h-------栅前水深,m ,取h=0.47m; v-------过栅流速,m/s,取v=0.8 m/s;隔栅设两组,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一格停用,一格工作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