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物料统筹
影响日程计划的因素
1.紧急订单的处理; 2.客户订单及需求的稳定性; 3.长、短期订单的搭配; 4.季节性的变化; 5.制造途程的安排; 6.生产状况的确实掌握; 7.设备、材料、人员的稳定性; 8.存货调整的必要性。
计划生产型的系统构成
新产品初期管理 产品库存 需求预测
生产计划的建立方法
生产指示
进度管理
绩效把握与评估
预测 销售计划 库存计划
生产计划程序
接单 必须生产的产品及数量
产能计划(调整)
编制月生产计划
生产能力 产能基准
日程计划
各种安排及准备 着手生产
月份生产计划的拟定
月份生产计划,虽不只限于一个月 的期间计划,但无论计划期间是一个月 或是三个月的,都必须每月拟定,以应 对可能出现的: 1、产品的变更; 2、库存的调整; 3、销售计划的修订; 4、生产能力的变化。
生产计划
日程计划
途程计划 物料管制记录
生产计划内容及订立依据
说明 计划内容 1、各月份、各规格/ 机种及销售别的生产 数量; 2、批量。 订立计划依据 1、订货记录; 2、成品库存政策; 3、各种产品月份批 生产数量。 注意事项 1、紧急订单必须规 定其生产计划方式; 2、每月至少修订一 次计划。
B
C A
③
① ② ① ④ ② ①
125
86 72 170 45 40 50361乙ຫໍສະໝຸດ B A B C242
丙
135
③产能、生产能力分析调整 产能、生产能力累计表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540(能力) 360(产能) 360(能力)
242(产能) 180 135(产能) 甲 (3台) 乙 (1台) 丙 (2台)
日
小时
生产计划的内容
1、生产什么东西—产品名称、零件名称; 2、生产多少—数量或重量; 3、在哪里生产—部门、单位; 4、要求什么时候完成—期间、交期;
生产计划应满足的条件
1、计划应是综合考虑各有关因素的结果; 2、必须是有能力基础的生产计划; 3、计划的粗细必须符合活动的内容; 4、计划的下达必须在必要的时期。
生产能力的掌握
能力(人/机) =1个月开工日数×每天平均实际工作时 间×开工率×人员或机械(台)数 人员开工率=出勤率×(1-间接作业率) 机械开工率=开机率×(1-故障率)
生产能力不足时的对策
1、加班以增加能力; 2、外协支援; 3、调整日程计划,部分工作后推; 4、增加临时用工; 5、长期连续状态下,计划增加人员/设备。
东莞培训网
Http://
E-MAIL:bz01@
课堂要求
欢迎阁下参加本次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 请注意以下的几点: 1、手机 2、吸烟 3、其它 请将您的手机开为振动或关闭。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 课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举手提问; 不要随意走动。
销售与生产运作流程图
订单 销售部 •产品/工艺图 •材料表 •生产程序单 •机器产能表 •人力记录 •人工、机器设 备计划 •材料需求计划 •工作进度计划 •前期准备工作
生管部
人力需求
物料需求
制造命令
人事部门
采购部门
制造部门
生产计划的内涵
一方面:为满足客户要求的三要素 “交期、品质、成本”而计划; 一方面:使企业获得适当利益,而 对生产的三要素“材料、人员、机器设 备”的适切准备、分配及使用的计划。
A、乙产能超过乙正常能力(242-180=62H); B、为保证交期,必须安排乙加班62H(产能能力调整)
产能计划步骤
1、依产品别、制程别计算出产能; 2、依机械(人员)别、制程别作产能合计; 3、进行产能、能力的比较、分析; 4、对产能、能力进行调整,使之一致。
个别订货生产计划程序
订单
存量记录 产能产能调整
说明:*甲、乙、丙表示各制程使用的加工机械 *机械配置:甲3台、乙1台、丙2台 *机械能力(单机) =25(天) ×8(小时/天) ×90%=180(小时)
基准能力: 甲机械=3×180=540(H) 乙机械=1×180=180(H) 丙机械=2×180=360(H)
②机械别、制程别产能
机械 产品 A A 甲 制程 ① ③ 产能(H) 96 54 产能合计(H)
标准材料表(BOM)
使用的材料、材质、尺寸/规格、型号等
其他条件
加工批量、生产场所、制程分类、 日程的有限顺序等。
标准工时(ST)
制程别标准作业时间 (含准备及换模时间)
途程计划是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资料,就各项目分别设定
产能计划
产能计划又称为工时计划(以工时 作为产能与能力的测定基准),在生产 计划里只是基本的机能。此计划为追求 工作量(产能)与能力(人、机)的平 衡而拟定。 为使生产计划尤其是日程计划切实 可行,有一可靠的产能计划是必不可少 的。
种类
3~6个月生产计划
月份生产计划
1、当月各规格/机种 1、3~6个月生产计划; 1、注意连贯上月、 生产数量及生产日期; 2、订货记录; 本月和次月的生产计 划; 2、生产别部门/单位; 3、紧急订单; 2、考虑人力、材料、 3、批量。 4、成品库存政策; 机械等各项生产资源 5、当月份各种产品 的配合。 生产数量及日期。
生产计划的种类
划分种类 大日程 (长期) 长期生产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 对象 产品群 产品群、产品别 产品别 产品别、零件别 产品别、零件别 期间 2~3年 1年 季、半年 月 周 期别 季 月 周、月 日 日
中日程 3~6月生产计划 (中期) 月份生产计划 小日程 (短期) 周生产计划
日生产计划
产品别、零件别
生产日程计划架构
日程计划
目的计划 数量计划 日期计划 成本计划 (生产管理) 手段计划 对象计划 (产品管理)
主体计划
(成本管理)
(设备管理)
品质计划
(品质管理)
方法计划
(制程管理)
生产日程计划体系
出货计划 基准日程 1.标准工时表 2.途程表 3.产能产能分析表 生产计划 月生产计划 周生产计划(制程别) (作业日程表) 日生产命令(作业别) (生产日程表) (生产计划) (生产日程) (制造日程)
案例
某客户下单,经相关部门评估后确 认接受,由PMC部门负责计划: 客户订单明细表:
产品 数量 交期 A 300 B 500 30天 C 200
①产品别、机械别产能
产品 A (300) 制程 ① ② ③ ④ B (500) ① ② ③ C (200) ① ② 使用机械 甲 乙 甲 丙 乙 丙 甲 甲 丙 标准工时/个 0.32(H) 0.24(H) 0.18(H) 0.15(H) 0.34(H) 0.08(H) 0.25(H) 0.43(H) 0.25(H) 产能(工时) 0.32×300=96(H) 0.24 ×300=72(H) 0.18 ×300=54(H) 0.15 ×300=45(H) 0.34 ×500=170(H) 0.08 ×500=40(H) 0.25 ×500=125(H) 0.43 ×200=86(H) 0.25 ×200=50(H)
生产日程表
部门: 序 号 品 名 规 格 月 日至 单 位 计划 量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日 1 2 3 …… 28 共 页第 期 29 30 页
日程计划
• 日程计划是生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之一,如何对计划进行的生产预先设定时间、 顺序、不同产品、批量的衔接等,都是日程计 划要明确的事项或中心内容。 •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复杂的 体系,要使这个体系能顺畅运作,就得有系统 的生产日程计划和安排,以为各部门生产提供 依据,各部门乃至全面运作才可能有序、高效。
生产计划的标准
作业计划的标准 制程计划、余力计划的标准 ⑴作业及加工的场所;⑴作业及加工制程别的能力 ⑵作业及加工的种类、基准; 顺序; ⑵作业及加工制程别的产能 ⑶标准工时等。 基准。 日程计划的标准 ⑴基准日程表‘; ⑵加工及装配批量 材料、零件计划的标准 ⑴零件构成表及零件表; ⑵安排分区、供给分区; ⑶批量大小、产出率
生产计划的任务
1、要保证交货日期与生产量; 2、使企业维持同其生产能力相称的工作量 (产能)及适当开工率; 3、作为物料采购的基准依据; 4、将重要的产品或物料的库存量维持在适 当水平; 5、对长期的增产计划,作人员与机械设备 补充的安排。
生产计划的用途
1、物料需求计划的依据; 2、产能需求计划的依据; 3、其他相关计划的制定依据。
拟定库存计划的标准 ⑴库存管理分区; ⑵订购周期; ⑶订购点、订购量; ⑷安全库存、最高库存、最低库存。
上述计划标准,每逢变化时,应及时修正并予维持!
途程计划的内容
标准途程(SOP)
1、加工顺序的作业及内容; 2、装配作业的顺序及零配件构成; 3、加工作业所需的人员及技能; 4、加工作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工具、 模具)及其能力。
销售别、产品别生产计划表
销售别:□内销 月别 项目 产品 品名 批量 月 数量 批量 月 数量 批量 月 数量 批量 月 数量 □外销 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
说明:1、生产计划周期:3~6个月; 2、编制日期:每月25日提出; 3、批量:订单号、计划批量。
月份生产计划表
本月份工作天数: NO 批号 天 数量 日期: 金额 年 月 日 生产日期 开工 完工 共 页第 预定出 货日期 页 备注 产品 名称 制造 单位
(操作日程)
日程计划拟定
1、决定基准日程 按作业的制程别/材料别表示开工及完工时 期的基准/先后顺序。 2、决定生产预定 依基准日程、生产能力及出货计划的要求 订立详细的月份生产计划。 3、安排日程 • 按照交期先后安排 • 按照客户优劣安排 • 按照制程瓶颈程度大小安排 4、前期作业准备 充分的作业准备及生产日程计划的检讨, 确保计划的可行及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