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劳务外包、机械租赁服务项目劳务施工服务方案四川XXXXX工程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编制总说明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第四章服务质量、进度保证措施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六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七章甲供材料及周转材料管理措施第八章劳动用工管理、民工工资支付等保证措施第九章工作重点、难点分析第十章合理化建议第十一章售后服务承诺书附表一、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一览表附表二、劳动力配置计划表第一章编制总说明一、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清单文件。
2、我国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4、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技术规范规程。
5、工程地理位置、交通和现场踏勘情况。
6、本公司的技术素质及施工能力。
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XXXX劳务外包、机械租赁服务项目。
2、工程范围:XXXX有限责任公司管辖范围内给水安装工程,主要包括水表安装,给水管道(钢管、球墨铸铁管、钢塑管等)及相应管件的安装,管沟土石方的挖、填,各类阀门安装,砌(浇)筑各类型井、池,管道碰头(口)及道路的拆除恢复等劳务外包及机械租赁内容。
3、服务期:4、服务地点:5、标段划分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1、准备工作1.1项目经理部测量组在工程测量放样之前,应将用于本工程施测的各种量仪器、测量工具进行检验、校正,符合要求方准进入现场使用。
测量仪器配备数量:水准仪:3台全站仪:1台钢尺、测绳等其它测量工具。
1.2项目经理部在收到施工图纸和施工范围内平面控制点线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后,测量放样工作开始之前首先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进行复测验算,详细查阅图纸及测量数据,选择测放方法,在确认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施测放样,否则需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工程师核实情况,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并以书面资料确认后方可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任何口头通知或未报审批的资料测量放样。
1.3选择测放方法:在熟悉现场的基础上选择测放方法、布置平面控制网,绘制测放图,将工程施工的位置控制点标注于图中,测放图及所用数据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同时将测放方案上报监理工程师。
在控制点上加密控制点,应布置在通视不易破坏的位置,且边长比不大于1:3以减小误差,同时控制点应有醒目标志。
2、平面控制测量2.1测量之前应根据设计、施工测量资料按规范规定对本工程的原始资料进行校核,施测时根据已校核的资料在施工现场测设测量控制网基准点,控制网基准点布设安全可靠、埋设牢固,并有明显易识别的标识,以防被破坏,又要便于施工放样,如施工中有被破坏的可能,则应做好引测桩布设。
2.2根据规范要求对已布设的导线进行闭合测量,采用经纬仪配合测距仪测量,测量中对各测站即时计算测角中误差、归零差等,当满足精度要求后再进行下一站测量。
2.3内业计算:外业测量结束尚需进行内业计算,测回差、闭合差等符合精度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
2.4如闭合差不合规范要求,需进行全面或局部检查,直至精度完全满足要求。
2.5平面控制测量结束,应将下列资料整理归档:a、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络;b、平差计算成果资料;c、外业观测记录手簿;d、技术工作小结。
3、测量(放样)3.1做好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工具、材料、仪器准备齐全,所需施测点的数据需事先进行内业计算。
3.2以场内布设导线控制点为测站,用极坐标法施放待测点,测定后需进行校核,其精度相对于基本控制点允许误差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高程控制测量:4.1依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场内导线控制点高程,对加密布设高程控制网时,宜布设成附合路线网,按三等水准要求测量。
4.2每测站及时计算误差及前后视距,当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站测量。
4.3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外业测量完毕进行闭合计算,合格后方进行平差计算,汇成成果表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审核。
4.4所有测量记录手簿应近规范填写,手簿中记载的项目和原始观测数据必须字迹清晰、端正、填写齐全。
测量手簿由两人独立校核、检查。
4.5高程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应将下列资料整理归档:a、原始观测记录;b、仪器校正资料;c、水准网络图和点位说明资料;d、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资料:e、技术工作小结。
二、管道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沟槽开挖→沟底夯实→安装准备→清扫管膛、管件、就位→管道连接→管道检验与试压→阀门安装→给水构筑物砌筑→管沟夯填→管道消毒冲洗→验收。
2、土方开挖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根据管径不同开挖不同宽度的沟槽,单侧抛土方。
2.1给水管道一般直接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天然基土上,如槽底为岩石或坚硬地基时,管身下方需铺设200㎜中砂垫层。
砂基角度为90°如遇软土地基,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并另做地基处理。
2.2管道遇填河塘段,将塘底2m范围内的淤泥全部清除后,用素黄土换填,并分层夯实(层厚30㎝);塘底淤泥深度超过2m的,清淤2m后,以下部分用块石挤淤(50㎝),后在用素黄土换填并分层夯实。
换填部分回填土的密实度为93%。
沟槽开挖时应做好场地和沟槽排水工作,雨季应昼夜排水,严防沟槽内积水;管沟底要求原状土,且在施工排水过程中未受扰动;机械挖土时不准超挖,要求人工清底;沟槽严禁晾槽,不应泡水。
3、沟槽土方开挖应注意事项:3.1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布置设计进行,结合施工开挖区,合理确定开挖方法和开挖运输机械的运行路线及土料堆放场,规划好开挖区域的施工道路。
3.2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平面尺寸、水平标高、控制桩号、平面平整度、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3.3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主体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均应在晴好天气进行施工。
在阴雨天施工中,制定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土壤。
3.4明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3.5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采用人工修整,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和平整度,保证施工的安全。
3.6不允许在开挖范围的上侧弃土,如必须在边坡堆放弃土时应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并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但不得在沿河岸边弃土,防止雨水冲刷等造成河道堵塞。
3.7在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边坡滑动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的变化,做好记录,以便在关键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
3.8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应在雨水到来之前按照施工图纸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护面和加固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3.9在开挖过程中,合理安排其他工序的施工,为整个工程的按期完成创造有利条件,且保证整个施工的安全与可操作性,避免交叉施工的影响。
3.10在建筑物旁边开挖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稳定和安全的措施,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3.11施工过程中需在危险地带设置明显的标志,保证夜间施工的足够照明。
4、球墨铸铁管道安装4.1管材及接口: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T形滑入式橡胶圈接口(球墨铸铁管出厂前应有内、外防腐措施)。
预留给水支管均采用钢管,端部包封保护。
钢管件中的三通、四通及其他管件的开孔处应进行孔洞加固。
墨铸铁管与钢管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4.2管道安装:在管道转角小于10°的管道转弯处及曲线段处,利用管道借转完成,安装允许的最大借转角为2°管道的配管,应确保管道的每节管段按照设计中心位置和高程稳定在基础和坐标上。
管道连接前用钢丝刷清除管内与插口处的粘砂与毛刺,并将橡胶圈表面油污清除干净。
球墨铸铁管管道连接时,确保橡胶圈不翘不扭,均匀一致地卡在槽内,如有衬里破损,应在承插部分涂刷植物油润滑,随之将管自插入承口内,拨正管道后用手拉葫芦拉紧(管子插入的深度应在管口做好记号),每个承插口最大转角不得大于4°21′。
4.3阀门和阀门井:井室砌筑应在铺好管道、装好阀门等配件后进行。
构筑物尺寸与阀门、配件在井室内的位置,应保证阀门与配件的拆换,接口与法兰不得砌于井外,且与井壁、井底的距离不的小于0.25CM。
管道穿过井壁时预留5cm~10cm环缝,用粘土填实,沥青麻筋捣固,再用砂浆封面,阀门井砌筑过程中,应随砌随检查井的内壁,用原浆勾缝,内壁需抹面,并分层压实.DN≤300,采用闸阀;DN>300,采用管网法兰式伸缩蝶阀,井室深及管顶覆土以设计图纸为准。
井盖安装时.下面要铺设M7.5水泥砂浆与砌体粘合牢固,井盖安装要保证轻便、牢靠、型号统一、标志明显,井盖上配备提盖与撬棍槽。
盖板顶标高力求与路面标高一致,误差不超过5mm,当地面为非路面时,井口须高于路面,但不超过50mm,且做坡度的护坡。
除特别说明外,阀门井在人行道上时井顶标高与实际路面平接,在绿化带上时井顶标高出地面5cm~10cm。
5、钢管的铺设5.1管道的铺设管道放置,其纵向焊缝的位置,应力求避开最大受力点和管道下半部。
钢管及管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出厂合格证。
钢管表面应无显著锈蚀、无裂纹、重皮和压延不良现象,进场时应对钢管逐根量测、编号、配管,并做好标识,表面不得有超过壁厚偏差的凹陷、锈蚀及机械损伤。
5.2接口钢管焊接:①钢管外围周长允许差不得超过5毫米。
②管子椭圆度不超过,在管节的安装端部不得超过。
③管节组对时,中心线的偏差不得超过2㎜,管节不直度每米不超过1㎜。
④管端接口间隙不应大于2㎜,如超过应加入短管连接,禁止用强大的外力或加热使管壁拉长的办法缩小间隙。
⑤钢管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外表面不小于10-20㎝范围的油漆垢、锈及毛刺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⑥对口点焊焊缝长度一般为40-100㎜,电焊间距不宜大于400㎜。
即每道口点焊数为8个。
⑦钢管现场安装采用手工电弧焊,“V”型外坡口,每焊完一层都用手砂轮清根处理,将气泡、夹渣、流坠等缺陷清除干净后,在焊下一层。
⑧ 为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焊接时采用对称或分段等焊接方法,分段长度一般为200-400㎜,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坡口的型式预留反变形或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⑨焊接的焊缝在焊背缝时,应用手砂轮将根部的焊瘤、焊渣和未焊透等缺陷清除干净。
⑩施焊焊工(自动焊、手工焊)遵照(GB50236-98)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考试合格证,并遵照钢管焊接工艺规程规定进行施焊。
5.3钢管焊缝质量检查:①焊缝质量等级为Ⅲ级。
②焊缝表面无裂纹,无气孔,无夹渣,无弧坑或焊疤。
③焊缝边缘咬边深度<㎜,咬边连续长度小于100㎜,每道焊缝咬边的总长度(焊缝两侧之和)不的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