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导论(一)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scarcity)。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

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举例解释)二、需求与供给(一)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两个要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商品的价格:A.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和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即该物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特例:a.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b.炫耀性物品-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首饰中的黄金与钻石;派克笔价格;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c.表面上的“例外”-在价格大变动时由价格预期引起的高价多买,低价少买。

“买涨不买落”。

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的非名牌商品;这应看作两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B.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斜率为负。

2.收入水平:收入越高,需求越大(真实收入)收入越低,需求越小(恩格尔系数:2016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0.1%)3.相关商品的价格:A替代品:替代品价格越高,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大。

如短信与微信B互补品:互补品价格越高,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小。

如汽油与汽车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三)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即为均衡数量。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分析(表现形式、政府政策、结果)1.价格控制(1)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工资、农产品等)。

供给大于需求,Q2-Q1=Q1Q2为剩余部分,为了能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就要收购过剩产品,用于储备、出口、援外等。

(2)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某种物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供给小于需求,Q2-Q1=Q1Q2是供给不足部分,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政府会实行配给制,市场上会出现抢购现象和黑市交易。

2.最低工资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没有政策干预时,工资调整使劳动的供求平衡。

工资为P0,如果存在最低工资的劳动市场,最低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工资为P1 。

因此,最低工资增加了有工作工人的收人,但增加了失业。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注:与供给弹性结合在一起分析实例1.谷贱伤农需求弹性不足,供给增加但需求增加很少,使价格大幅度下降,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减少。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因此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只差。

类似地,在歉收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作用,农产品的均衡数量减少的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

2.薄利是不是一定能多销带来利润的增加●需求富有弹性:提高价格,销售量大幅下降●需求缺乏弹性:提高价格,销售量减少不多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

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六)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可替代性:一种物品的替代品越多,替代程度越大,那么该物品需求弹性也就越大。

(例如:日用品)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弹性越大。

3.在预算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用于某种物品的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该种种物品需求弹性也就越大。

(例如:音乐光盘与单反相机)4.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非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

(例如:食品、医疗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对食盐的需求价格弹性甚至接近于零,而对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的需求弹性就较大)5.观察期的长短:一种物品的价格变动后,短期内需求难以调整,因而缺乏弹性;长期内需求可以作出调整,因而富有弹性。

三、效用论(此章有计算)(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 ):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Q f TU =Q Q TU MU ∆∆=)((二)消费者均衡等式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用更一般的形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写为:在P1•X1 + P2•X2 + ……+ Pn •Xn = I 的限制条件下,MU1 /P1 = MU2/P2 =……= MUn /Pn =λ式中,P1,P2,……P n 为种物品的价格; X1,X2,…… Xn 为种物品的购买量;I 为消费者的收入;MU1,MU2,…… MUn 为n 种物品的边际效用;λ为每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二)消费者均衡(曲线位置描述)消费者均衡点E 所对应的两种商品的数量Q1、Q2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a.位于预算约束线上(Q1、Q2满足预算约束方程)b.该预算约束线与商品组合点所在的无差异曲线相切(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dQ Q dTU Q Q TU MU Q )()(lim 0=∆∆=→∆在E出有相等的斜率)(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解释:生理或心理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MRS1,2=-dQ1/dQ2=MU1/MU2第一种商品对第二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第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成正比,与第二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成反比。

表明,第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高,它对于另一种商品的替代能力就越强。

(五)价值悖论为什么许多生活必需品(水)的“市场”价值很低;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许多奢侈品(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但市场价格很高,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总效用的增加量/消费某种商品的增加量。

水虽然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带来极高的总效用,我们消费大量的水,增加一个单位的水,给人们增加的效用很低了,即水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的价格也就很低。

宝石作为一种奢侈品,可以给人们带来炫耀等效用。

而且数量很少,所以增加一个单位的宝石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很大。

即宝石的边际效用很大,消费者愿意以较多的支出来购买。

价格与总效用无关,但与边际效用有关。

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他的支出在各种商品之间的分配,必须使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都相等。

(六)计算关于计算的说明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线约束I=P1X1+P2X2下寻求效用U(X1,X2)极大化,是一个条件极值问题,即:⎩⎨⎧+=221121..),(XPXPI t sXXMaxU例:212211X X U =设效用函数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1=4元,P2=5元,消费者收入为1000元,试求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答案:先求出边际效用212211121X X MU -= 212211221-=X X MU消费者均衡条件是:521421212211212211--=X X X X化简为4X1=5X2,与限制条件4X1+5X2=1000联立,可得消费者最优选择为:X1=125,X2=100(七)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下降对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的影响可以概括在下表中四、生产理论(此章有计算)(一)短期生产函数合理投入区(二)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1.总产量TP: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量TPL = Q = f(L)2.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生产的产量APL = TPL/L3.边际产量MP:每增加一单位变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MPL = dTPL/dL关系:a.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

b.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平均产量的值;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总产量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最陡的的连线即一条切线,其切点为最大值点。

c.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取线的最大值点;在平均产量递增阶段,边际产量一定大于平均产量;在平均产量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一定小于平均产量。

(三)长期和短期的区别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注意:长期和短期并不以固定的时间为界。

不同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界限也并不相同。

五、成本理论(一)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二)会计成本:厂商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出的一切费用(三)可回收成本:可以通过出售、出租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回收的成本;已经发生的会计成本中,有的(如办公楼,汽车,计算机)等等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回收,属于可回收成本;(四)沉没成本:已经支出且无法回收的成本。

有的则不可能回收,属于沉没成本(Sunk costs)。

沉没成本包括广告费用、专用资产费用以及合并费用、人才培养和猎头成本等等。

(五)总固定成本:是在既定生产规模下的固定开支,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如地租、利息、厂房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薪金等。

(六)总变动成本:总变动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如厂商对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人工资的支付等等。

(七)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是企业使用的所有资源总的机会成本。

(不考之间的关系,要了解各种线的形状)六、完全竞争市场(一)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利润达到最大的必要条件是利润对产量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即:MR=M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