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
( 2) 内脏敏感性增高: 主要包括: ①正常人不被感知的生理 刺激,在疾病情况下被感知,引起腹胀、早饱等; ②对伤害性刺 激反应强烈,引起剧烈的疼痛。尤其对于那些与慢性或再发性 疼痛有关的疾病,如 IBS、FAP 综合征等,与运动异常相关性差,
而与内脏感觉异常密切相关〔3〕。 ( 3) 神经免疫机制: 肠道黏膜或神经丛炎症导致症状形成,
唐 岚等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第 4 期
·77·
年龄显著高于 FBDs 组,年龄在 30 ~ 50 岁之间的患者。FBDs 与 OBDs 所占比例相当接近,45 岁以上者 FBDs 所占比例逐渐 下降,OBDs 所占比例逐渐上升。FBDs 患者腹痛、腹胀、腹部不 适、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排便窘迫感、排便不尽感、排便 费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OBDs 患者,肛门坠胀感发生率虽 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亦略高于 OBDs 患者,年龄在 30 ~ 50 岁 之间的患者。FBDs 与 OBDs 所占比例相当接近〔8〕。 3. 2 FBDs 与 OBDs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状态 FBDs 的发 病及临床表现与心理因素有极大的相关性; OBDs 如溃疡性结 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 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及感染因素有关外,心理精神因 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溃疡性 结肠炎患者的焦虑和( 或) 抑郁发生率很高〔9〕。结直肠肿瘤治 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有心理因素的参与。 3. 3 警报征象 警报征象包括〔10〕: 便血、贫血、体重减轻、腹 部包块和结直肠癌家族史。夜间腹痛、抗生素使用、病程短是 否作为警报征象尚有争议,英国 IBS 诊治指南〔11〕和世界胃肠 疾病组织( 2008) 将近期使用抗生素列入警报征象。不同地区 的诊治指南列入进一步检查的年龄有差别〔12〕。
( 1) 运动障碍: 许多年来,FBDs 研究较多的是 IBS,将 IBS 归咎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因为动力加快而引起腹泻,动力减 慢而导致便秘,肠道“痉挛”产生腹痛。IBS 患者可发生多种动 力紊乱,但没有一种形式的动力障碍可特异地解释 IBS 的全部 症状,其动力障碍的形式随症状的变化而变化〔1〕。
( 5)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在 FBDs 发病中的重要 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据统计 40% ~ 50% 的 IBS 患 者有心理障碍表现,其中以焦虑、抑郁、癔病多见。这些情绪障 碍开始出自于病人对疾病的不理解和担忧,而这种担忧和焦虑 又加重了肠道的症状,形成了恶性循环,约 80% IBS 患者病情 发作和加重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6〕。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唐 岚 王智昊1 王英凯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功能性肠病; 器质性肠病;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4-0876-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4. 106
2 OBDs 常见疾病为: 慢性结肠炎,显微镜下结肠炎,炎症性肠病,
吸收不良综合征,结直肠肿瘤,盆腔疾病,代谢性、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甲亢、甲低,注意初诊时容易漏诊。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内科 通讯作者: 王英凯( 1963-) ,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疾病
动力与基础研究。 第一作者: 唐 岚( 1987-) ,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胃肠疾病动力与基
( 6) 家庭和遗传因素: 澳大利亚学者曾对双胞胎患者 IBS 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同卵双生患者双方发病概率显著 高于异卵双生患者,表明可能有基因参与 IBS 致病。
( 7) 食物: 部分腹泻型和功能性腹泻患者中,某些特定食物 可诱发腹泻症状〔7〕,如某种药物、蔗糖、咖啡、酒精或某些产气 的蔬菜。
功能性肠病(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 的发病率呈 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化心理因素为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往 往不被重视; 在器质性肠病( OBDs) 中心理与年龄因素对临床 表现有极大的影响; 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利于指导诊断 和治疗。
1 FBDs 的概述 1. 1 定义 FBDs 是指患者具有多种下消化道不适症状,而缺 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的临床表现。罗马Ⅲ标准是诊断功能性 肠病的新标准,它包括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功能性腹泻( functional diarhea,FDi) 、功能性便秘 (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功能性腹胀 ( functional abdominal bloating,FAB)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 病、功 能 性 腹 痛 (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FAP) 及 非 特 异 性 功 能 性 腹 痛〔1〕。其 中 IBS、FDi 和 FC 在临床最为常见,最具有代表性。 1. 2 机制 FBDs 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 与运动障碍、内脏感觉异常、神经免疫机制、脑-肠互动、精神心 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2〕。
础研究。
3 FBDs 与 OBDs 的比较 3. 1 FBDs 与 OBDs 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和临床症状 均 有明显差异,了解并仔细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两者的初步鉴别 诊断。一般情况 FBDs 组性别构成与 OBDs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FBDs 为女性多见而 OBDs 为男性多见。OBDs 组平均
这可能是由黏膜炎症性细胞因子诱发的外周致敏和( 或) 运动 增强所致。新近研究提示,感染后的症状可能由肠内分泌细胞 释放 5-羟色胺( 5-HT) 增加或肠黏膜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 加所致,这种效应可能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4〕。
( 4) 脑-肠互动( brain-gut interactions) : 有研究发现额叶组 织对于悲伤和焦虑等干扰项存在显著的群组差异。在系列项 目研究中发现: 在思维、大脑和直肠道之间存在很密切的相互 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