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P1:安全环境管理
最低要求/检查的相关内容 根据风险和受控情况,可能存在的要求和证明方面的示例 注意事项和参考文件
P1.1 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环境管理机构,并且明确了管理机构及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 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确定了安全环境管理的部门(安委会)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和其它部门的接口和落实权限; 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 组织机构图; 制定的各项相关的管理制度; 确定的安全和环境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参照《安全生产法》,对照企业所确定的职责是否有遗漏); 建立了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文件;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表(通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 《安全生产法》;
《环保法》;
《(管理中心)立中
合金集团安全管理
制度》;
《立中合金集团安
全管理工作实施细
则》;
《年度经营计划》。
P1.2 是否为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源?相关资源是否已经到位?
满足安评和环评的要求的资源; 有相应资质的管理人员(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 提供了适宜的安全环保设施(包括适宜的安全警示标识); 相关费用的计提。 安评、环评批复文件,消防验收报告; 安全管理和负责人员的资质证明书;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发放记录; 安全环保设施(如灭火器、消防器材、环保设备等)清单与使用状态;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财务预算及相关报表。 《安全生产法》;
《环境影响评价
法》;
《安全生产费用提
取和使用管理办
法》;
《建筑工程消防监
督管理规定》;
现场操作人员劳保
穿戴情况;
《立中合金集团员
工劳保用品管理规
定》;
现场安全警示标识。
P1.3 是否按策划的要求实施了相应的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
编制培训计划及三级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消防器材检查记录; 安全保卫人员的巡查记录; 干部值班记录; 日常应急救援物品; 化学品的MSDS。 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记录、效果验证结果; 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每月的隐患排查情况及措施结果; 消防器材检查结果和措施; 环保设施点检表和运行记录; 危险化学品(包括气瓶)和易制毒物品的检查记录; 明示的MSDS。 现场有应急药箱等物品。 培训管理程序;
《立中合金集团安
全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相关
要求;
报表要求;
现场及储存库房检
查压力气瓶(如乙
炔、氧气瓶)存储和
使用情况;
化验室中易制毒化
学品标识、存放等管
理情况;
急救包/急救物品清
单。
P1.4 特种设备的管理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编制的特种设备台账; 编制特种设备检定计划;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维修记录及点检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和作业证的管理; 特种设备是是否有档案、台账、有定期维护保养,是否有记录; 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定,是否在有效期;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否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是否均在有效期。 现场观察特种设备
使用情况及设备的
完好状态;
持证上岗人员证书
有效期;
《(人力资源部门)
特种设备作业和特
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件管理规定》。
P1.5 是否请有资质部门对安全和环境定期进行了检测,有无检测报告?
有效的《排污许可证》; 作业场所的尘、毒、噪的监测报告; 对排污许可证要求的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因素的检测报告。 对排污许可证要求的内容是否定期检测?检测结果是否在有效期; 有效的尘、毒、噪监测报告。 对照排污许可证和
安评、环评批复,不
能缺少相关内容;
检测报告的结论为
不合格时的整改计
划;
关注有效期。
P1.6 是否对安全和环保工作情况进行了监视和测量,指标完成情况?
对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跟踪和分析; 安委会每月1次活动,安全员日常检查,干部值班检查结果的分析; 安全隐患排查报表上报及时率; 员工体检结果; 发生事故的通报和调查分析情况。 趋势图或柱状图; 指标完成情况说明和整改措施; 安全会议纪要,检查整改纪要; 安全环保目视化; 安全隐患排查; 接触尘、毒、噪员工体检结果; 现场应急照明灯的完好状态; 事故上报。 数据的对比;
图表分析;
《(管理中心)立中
合金集团事故管理
规定》;
《(管理中心)事故
责任追究制度》;
员工体检结果要告
知员工;
事故通报及目视化。
P1.7 是否在安全环保方面对相关方实施了影响?
对有外来施工、运输外包、出租等项目,是否签订有安全、环境方面的协议; 是否与危废处理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协议;处理时是否有转移联单。 查相关协议; 外来施工人员的施工现场; 危废日常管理情况。 转移危险废物协议
与企业产生的危险
废物一致;
危险废物处理单位
的资质要求;
协议的有效期。
P1.8 企业是否定期进行了应急演练?
编制应急计划或应急预案; 实施应急演练; 应急物资的准备。 应急计划; 应急预案; 疏散路线图; 疏散指示标识牌; 应急记录(包括演练照片); 应急演练报告。 关注应急演练的参
加人员在企业的分
布;
演练后对预案的评
审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