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目录
1适用范围 (2)
2施工准备 (2)
3操作工艺 (3)
4成品保护 (5)
5质量验收标准 (5)
6施工质量注意事项 (5)
7安全环保措施 (6)
8编制参考标准与规范 (6)
9质量记录 (7)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小砌块)墙体砌筑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要求:
2.1.1砌块:
小砌块主规格一般为390m材l90mmx 190mm规格、质量、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2.1.2砌筑用砂浆:主要是水泥、中砂、石灰膏、外加剂等材料配制的砂浆。
2.121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2.1.2.2 砂:用中砂,含泥量小于5%
2.1.2.3其他材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少于
7d。
2.2主要机具设备:
2.2.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塔式起重机、卷扬机及井架、切割机等。
2.2.2主要工具:瓦刀、木锤、线坠、灰斗、吊篮、大铲、小撬棍、手推车及砌块夹具等。
2.3作业条件:
2.3.1对进场的砌块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已进行检查、验收,能满足施工要求切块按不同规格和强度等级整齐堆放。
堆垛上应设标志。
堆放场应平整,并做好排水。
2.3.2所需机具设备已准备就绪,并己安装就位。
2.3.3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条件编制施工方案,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施工。
2.3.4放好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口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预检合格,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标尺杆。
2.3.5砌块基层已经清扫干净,并在基层上弹出纵横墙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其他尺寸线。
搭设好操作和卸料架子。
2.3.6配制异形尺寸砌块(同材割制);砂浆经试验确定配合比,准备好试模。
237砌块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底部的毛边均清除干净。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找平f墙体放线f立皮数杆f排列砌块f拉线f砌筑f勾缝
3.2砌筑前应在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上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用I : 2水泥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
3.3砌筑前应按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
砌筑一般采用“披灰挤浆”,先用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铺灰长度为2-3m,在待砌的砌
块端头满披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
3.4制配砂浆:按设计要求的砂浆品种、强度制配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土2%砂、灰膏控制在土5%以内,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5砌筑小砌块时,应清除表面污物和芯柱用小砌块孔洞底部的毛边,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小砌块。
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用反
砌法(底面超上)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侧进行。
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
墙交错搭接。
上下皮砌块要求对孔、错缝搭砌,个别不能对孔时,允许错孔砌筑,
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如无法保证搭接长度,应在灰缝中设置构造筋或加网片拉结。
3.6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严实。
水平和垂直灰缝的宽度应为10± 2mm
3.7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
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它的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
不得采用砖镶砌。
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一般按一步脚手架高度控制)。
如必须留槎应设© 4mm钢筋网片拉结。
3.8预制梁、板安装应坐浆垫平。
墙上预留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凿洞。
3.9如需移动己砌好的砌块,应清除原有砂浆,重铺新砂浆砌筑。
3.10砌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镶砌砖的强度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
3.1I在墙体下列部位,空心砌块应用混凝土填实:底层室内地面以下砌体:
楼板支承处如无圈梁时,板下一皮砌块:次梁支承处(宽不小于400mm高不小于190mm)
3.12对五、六曾房屋,常在四大角及外墙转角处用混凝土填实三个孔洞以构成芯柱。
浇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灌孔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应小于90mm每浇灌400~500m蔺度应捣实一次。
3.13浇灌芯柱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1)清除孔洞内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洗。
(2)砌筑砂浆强度大于1MPa时,方可浇灌芯柱混凝土;
(3)在浇灌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
3.14砌块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每砌完一楼层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和标高。
在允许范围内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应在楼板面上予以纠正。
3.15圈梁浇筑应先在底一皮混凝土小砌块上用C15混凝土封底,然后再砌墙工作底模,并在砌块竖缝中预留孔洞穿入螺栓及夹具,固定圈梁模板,绑钢筋,浇筑混凝土,拆模后立即用混凝土嵌填孔洞。
3.16钢门、窗安装前,先将弯成丫或U形的钢筋埋入混凝土小型砌块墙体的灰缝中,每个门、窗洞的一侧设置二只,安装门窗时用电焊固定。
木门窗安装,事先在K3混凝土小砌块190mrhC l90mm内预埋浸过沥青的木砖四周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砌筑时一般门洞用六块木砖,每个窗洞用四块木砖。
3.17在砌筑过程中,应采用“原浆随砌随勾缝法”,先勾水平缝,后勾竖直缝,原浆勾缝深度一般为3-5mm灰缝与砌块面要平整密实,不得出现丢缝、瞎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以避免墙面渗水和开裂,以利于墙面粉刷和装饰。
4成品保护
4.1砌块运输和堆放时,应轻吊轻放,空心小砌块不得超过1.6m,堆垛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
4.2先装门窗框时,在砌筑过程应对所立之框进行保护:后装门窗框时,应注意固定框的埋件牢固,不可损坏、不可使其松动。
4.3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损
坏砌体的完整性。
4.4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
4.5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4.6雨天施工应有防雨措施,不得使用湿砌块。
雨后施工时,应复核墙体的垂直
度。
5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质量应满足企业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HS/M-20KK-Z203的要求。
6施工质量注意事项
6.1砌体粘结不牢:原因是砌块浇水、清理不好,砌块砌筑时一次铺砂浆的面积过大,校正不及时,砌块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应充分浇水湿润,随吊运随将砌块表面清理干净:砌块就位后应及时校正,紧跟着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竖缝6.2第一皮砌块底铺砂浆厚度不均匀:原因是基底未事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标高, 必然造成砌筑时灰缝厚度不一,应注意砌筑基底找平。
6.3拉结钢筋或压砌钢筋网片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设计和规范的规定,设置拉结带和拉结钢筋及压砌钢筋网片。
6.4砌体错缝不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未按砌块排列组砌图施工。
应注意砌块的规格并正确的组砌。
6.5砌体偏差超规定:控制每皮砌块高度不准确。
应严格按标帜杆高度控制,掌握铺灰厚度。
7安全环保措施
7.1安全措施
7.1.1作业前,由专业架子工搭设好脚手架及防护设施,严密可靠。
高处作业,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系好安全带。
7.1.2严格遵守搅拌机、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箱上锁。
7.1.3吊运材料时,严格遵守塔吊、卷扬机及井架安全操作规程,在吊臂的回转范围内下面不得行人或停留。
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
7.1.4手推车运输时要平稳,不可猛跑或撒把,前后两车保持适当距离。
7.1.5拆除脚手架应严格按规范进行。
7.2环保措施
72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化,主要道路硬化,水泥库房及时覆盖,易起尘的施工面及时洒水围挡,保证现场扬尘排放达标。
7.2.2固体废物实现分类存放,有效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
生活和生产用水分类排放。
723车辆运输不超载,出入冲洗轮胎,保证运输不遗洒。
8编制参考标准与规范
8.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KK
8.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8.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KK
8.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
8.5《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
8.6《烧结普通砖》GB5101
8.7《蒸压灰砂砖》GB11945
8.8《粉煤灰砖》JC239
8.9《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
9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9.1砌块、原材料出厂合格证。
9.2砂浆配合比通知单
9.3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9.4施工试验报告。
9.5施工组砌图资料。
9.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