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教师之师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职业道德是道德系统中一个十分独特和重要的领域。
他是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及其道德表现。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劳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通过这一规范的遵守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可以从师德存在的必要性、教师道德病态克服的需要和师德能够发挥的功能两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教育劳动关系的特点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存在的必要。
教育劳动关系的特点之一是,教师在自己的劳动中一定会面临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教育劳动关系的特点之二是,教师对这些关系的调整有非常大的自由度。
其次,教师道德病态的克服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
教育罪恶的四个主要类型是:物欲型罪恶、权欲型罪恶、名欲型罪恶、情欲型罪恶。
最后,教师职业道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对教育对象,教师职业道德有教育功能;对教师集团,教师职业道德有调节功能;对教师自身,教师职业道德有修养功能;对社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有促进功能。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是指教师在政治方向、立场、观点、品德和思想作风等方面
基本情况的总和。
它整体素质的灵魂。
2、道德素质。
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的稳定的特征。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3、文化素质。
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文化修养,已经由此进一步形
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基本情况。
4、能力素质。
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
5、心理素质。
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6、身体素质。
是指教师在身体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应具备的条件,它是教师体质
的反映,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集体能力。
7、外在素质。
是指教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风度仪表,外在的精神面貌。
三、教师的职责
教师的职责是指教师职权范围内应负的责任。
包括: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教师语言中的礼仪
声不在高,但清晰有穿透力;话不在多,但准确能到位;批评不可避免,但一尊重人格为前提;若被学生顶撞,以幽默化解尴尬;切忌语言粗暴粗陋。
五、教师要有“博爱”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内容是“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爱”,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
思考: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要有友善的态度。
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学生。
3、要有足够的耐性。
4、兴趣要广泛。
5、具有良好的仪
表。
6、处事公正,公平。
7、具有一定的幽默感。
8、具有良好的品性。
9、关注每一位学生。
10、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11、教育学生方法得当,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