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9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培训会,是市卫生局、计生局机构改革,组建市卫生计生局后,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有两项内容,一是传达省卫计委最近召开《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紧急会议精神,二是对具有助产资质的签发单位进行《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培训。
是一次重要的培训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依法管理《出生医学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是《母婴保健法》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出生医学证明》作为人生的第一个法律证件,本身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上户口、入学、出国出境等重要的证件。
所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和我省发生的几起《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方面的违法事件,引起了公安、卫生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发生在西安市未央区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的违法案件,就是一起典型案例。
省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后,我们也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检查,虽然没有发现违法案件,但要引以为戒,高度重视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
二、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经市级卫生计生部门批准的助产机构,是签发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的责任主体。
近年来,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及有资质的助产机构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签发工作,签发管理不断规范。
但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变化,户籍管理的改革,《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呈现复杂化,有些地区发生卖假证、造假证、变造假信息等违法案件。
由《出生医学证明》引发的群众不满和矛盾可能直接牵连妇幼保健机构和助产机构。
一张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涉及公安、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
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法律观念,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群众负责的态度,自觉抵制诱惑,把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给拐卖儿童违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保护好我们自己,不能以签发疏忽造成违法案件。
三、坚持制度,务必做到规范化管理。
出生医学证明由国家卫计委统一印制。
我国从1996年1月1日开始使用《出生医学证明》,2014年1月1日启用第5版《出生医学证明》,新版出生医学证明已在全国联网,由依法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签发。
实行省级保健机构—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级机构凭单位领证介绍信、领证人身份证领取,不允许私自印制。
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和各助产机构要成立出生医学证明组织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分明,实行证、章分离管理,做好证
明的领用、保管、发放、报损、补发申请等所有记录。
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由接生医生填写《出生医学证明》发证登记表。
发证人员要详细核对新生儿有关信息及父母身份证件,并将新生儿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存档。
非本院接生的新生儿,一律不得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做好资料档案的管理,是卫生计生局将组织检查,并把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四、实行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
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2015年底全省实行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管理,以市为单位建立信息网络系统。
市妇幼保健院在市卫生计生局的支持下,建立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系统,对出生医学证明实行县区、市、省联网报告。
本次会上请有关专家培训,就是为2016年起实行《出生医学证明》网络管理打基础,希望参会的同志们珍惜学习机会,掌握操作技术,确保向省上报送有效数据。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