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2. 真 菌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原生动物 藻 类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细 真 菌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原生动物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原生动物 藻 类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砂 土
概 述
粘 土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壤 土
组成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质地层次性
性质:土壤分层 (地表1.5~2.0m) 原因:母质沉积 物质运动 生产活动 种类:砂盖粘型 粘盖砂型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质地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不同粒级的土粒, 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 量,称作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的机械组成。根据土壤不同机械 土壤的机械组成 组成所产生的特性对土壤进行类别划分,称作土 土 壤质地。因此质地是一类土壤的名称,其名称来 壤质地 源依据于机械组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孔隙的数量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土壤比重: 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含粒间空隙)的 质量。一般2.60~2.75( 2.65 )。 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 一般1.00~1.70,土壤表层容重1.20~1.30。 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体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 般采用百分数的形式)。 土壤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一、土壤矿物质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土壤:土壤是疏松多孔、含有各种化学元素、通气 透水的物质。它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 物质组成的。 固相:矿物质(骨架) ,有机物,微生物。 土壤 液相:土壤水分。 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 土壤矿物质 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土壤有机质 腐质化过程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组成成分 腐殖质 转化过程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4.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减轻土壤的污染程度 刺激植物生长发育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组成成分 腐殖质 转化过程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腐殖质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不溶解的腐殖质----→胡敏素 土 壤
加稀碱
------→
(NaOH)
沉淀物质→胡敏酸
溶解 加酸 的暗 褐色 ----→ HCl 溶液
概 述 孔 性 结构性 耕 性 吸收性 酸碱性 退 出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与环境
一、土壤孔性
先做一个试验: 先做一个试验: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结论: 结论: 土壤中有空隙。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质地的改良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施有机肥,改良土性 引洪漫淤,引洪漫砂 种树种草,培肥改土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概
概
述
孔
性
结构性
耕
性
吸收性
酸碱性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影响土壤孔隙状况的因素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 土壤质地: 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 ~ 60%,砂土 33% ~ 45%,壤土45 % ~ 52%。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 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团聚体多,总孔隙度 高。孔隙大小协调,通气透水,保 温保水。 (团粒结构)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矿物质的粒级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粒级: 粒级: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特点: 特点:颗粒愈大,透气性愈好,保水保肥力愈差。
国 际 制 粒级 名称 石砾 粗砂粒 细砂粒 粉砂粒 粘粒 粒径 (mm) ) >2 2~0.2 0.2~0.02 0.2~0.002 <0.002 中国制(暂拟方案) 中国制(暂拟方案) 粒级 名称 石块 粗石砾 细石砾 粗砂砾 细砂砾 粗粉粒 细粉粒 粗粘粒 粘粒 粒 径 (mm) ) >10 10~3 3~1 1~0.25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0.001 粒级 名称 石块 石砾 粗砂砾 中砂粒 细砂粒 粗粉粒 中粉粒 细粉粒 粗粘粒 细粘粒 胶粒 苏 联 制 粒 径 (mm) ) >3 3~1 1~0.5 0.5~0.25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0.001~0.0005 0.0005~0.0001 <0.0001 简 称 >1石砾 >0.01物理性砂粒 <0.01物理性粘粒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颗 粒 组 成 (%) 砂 粒 粗粉粒 粘 粒 1~0.05mm 0.05~0.01mm <0.001mm ―― ―― >70 60~70 50~60 >20 >40 <30 <20 >20 <40 >30 ―― <20 >30 >50 ―― ―― 30~35 ―― ―― 35~40 40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土壤中土粒或土团间的空隙称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土壤孔隙的大 土壤孔隙 小、比例和总孔隙体积所反映的土壤性质称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性
概 述 孔 性 结构性 耕 性 吸收性 酸碱性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组成成分 腐殖质 转化过程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二、土壤有机质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土壤有机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肥 料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形态有机成 分,主要有新鲜的有机质、半分解有机残余物 和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供给植物生长的营 养物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不同种类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同。
概 述 孔 性 结构性 耕 性 吸收性 酸碱性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孔隙的类型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孔隙直径< 0.02mm, 非活性孔隙 孔隙中水分被土粒吸附,植物不能利用。 毛管孔隙:孔隙直径 0.02 ~ 0.2mm,水分借毛管 毛管孔隙 力保持并移动,是植物生长有效水。 通气孔隙(空气孔隙):孔隙 通气孔隙 直径> 0.2mm,空气占据,决定 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第二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植物生长 与土壤环 境 • 土肥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环境调控 本章小结
植物生长与环境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环境调控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 生长植物,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指土壤供给和协调植物 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 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 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任何一种土 壤都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质土粒、 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一般占土壤总体积的50%。土壤固相是土壤的 主体,它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 所,它的组成、性质、颗粒大 小和配合比率也是土壤性质的 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 着土壤肥力高低。
细 真 菌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4. 藻 类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原生动物 藻 类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中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质颗粒并不是单独存在 的,一般通过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团聚体。 土壤颗粒之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及相互 间的比例,决定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不仅影响到土壤中许 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各种肥力因素 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决定土壤的耕作性能。此外,粘粒和腐殖质及其 二者的结合物都是土壤胶体,这些胶体的带电性和具有的表面能,具 有很强的吸附物质能力,从 而影响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 及其它许多性质。植物生长 的土壤环境是否适宜,不仅 决定于土壤的基本组成,与 土壤的基本性质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