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人教版九上) 练习

《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人教版九上) 练习

《古代两河流域》提高练习
1、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A.长江B.尼罗河C.两河流域D.亚马逊河
2、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
3、《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

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人权宣言》
4、“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

该法典的实质是()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5、亚洲西部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是()
A.印度河流城B.尼罗河流城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城
6、最早的文明出现在:()
A.埃及B.中国C.印度D.西亚
7、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我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

8.汉漠拉比法典维护的是
A.自由人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奴隶和平民的利益D.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9.“新月沃地”居住的人群中,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C.希伯来人D.腓尼基人
10.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扩大公民权利C.实行种姓制度D.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这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河流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俗称两河流域。

考察学生对古巴比伦的了解。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

孕育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长江、黄河,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故选D。

3.【答案】A
【解析】英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期间。

三部法律文献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故选A。

点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把当时已形成的阶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地固定下来。

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

4.【答案】C
【解析】这个是汉莫拉比法典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奴隶终归是奴隶,奴隶主也终归是奴隶主,就像这句英文的意思一样:眼睛就是眼睛,牙齿就是牙齿.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体现了统治阶级利益。

故选C。

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法典)的理解。

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史实。

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的理解。

6.【答案】D
【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才是最早的。

考察学生对大河流与文明的理解。

7.【答案】《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本题是对古巴比伦文化的考查。

考察学生对古巴比伦的理解。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中:“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故正确答案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的识记情况。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中:“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出,是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这其中的一个就发展成了古巴比伦王国;另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文中插图,C项希伯来人和项腓尼基人在亚洲的西面紧靠地中海的地方,已不属于两河流域的范围;A项古埃及人在非洲,更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子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中:“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B选扩大公民权利在当时的奴隶社会很荒谬,明显不符;C项实行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内容,不合题意;D项促进经济发展从内容根本看不出来,内容主要是规定如何惩处奴隶。

由此很容易看出是A项正确。

相关主题